134编号幼儿园班级管理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542221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9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4编号幼儿园班级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34编号幼儿园班级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34编号幼儿园班级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34编号幼儿园班级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34编号幼儿园班级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4编号幼儿园班级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4编号幼儿园班级管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第一章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 1、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 2、掌握幼儿园班级的特征; 2、掌握幼儿园班级的特征; 3、认识幼儿园班级的功能; 3、认识幼儿园班级的功能; 4、了解影响幼儿园班级组织的因素。 4、了解影响幼儿园班级组织的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 1、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 2、幼儿园班级的特征。 2、幼儿园班级的特征。 一、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一、幼儿园班级的基本结构 幼儿园班级:幼儿园班级:幼儿园班级是对 3 岁6 岁(或 7 岁)的幼儿进行保教

2、活动的基本 单位,其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人员结构、组织结构、物质设施和保教任务四个方 面。 (一)幼儿园班级的人员结构幼儿园班级的人员结构 1、保教人员保教人员 教师和保育员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要承担者, 他们肩负着对幼儿进行教育 和保育的双重任务,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着核心作用。 保教人员在幼儿园完成各项保教任务中起着关键作用。保教人员的数量、素 质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幼儿园保教目标的达成度。 保教人员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 2、幼儿幼儿 幼儿是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班级的主体。在此有幼儿分班、班级人数、性 别比例和幼儿背景等问题。 其中班级人数一般是 : 小班 25 人, 中班 30 人, 大

3、班 35 人,混合班 30 人,学前班不超过 40 人。 有关幼儿背景中,目前绝大多数的独生子女背景有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因素: (1)家长不正确的教养观念和教养态度 (2)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和亲情 (3)家长教育方式不一致 (二)幼儿园班级的组织结构幼儿园班级的组织结构 幼儿园班级是一个正规组织,该组织的目的是对幼儿施加系统的影响,而这 种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 组织的教育活动以全班集体、固定小组、自选小组、个别活动和自由活动为 基本形式。 1、班集体1、班集体 班集体是幼儿园班级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开展班集体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 主要方式之一。利用班集体的组织力量、竞争力量,

4、对于某些内容的教育可以较 集中较有效地达成教育目标,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 2、小组2、小组 固定小组是幼儿园小班和中班幼儿主要的生活、学习和游戏单位,是幼儿最 为贴近的集体。同时还可以根据活动目的、内容和情景的不同分指定小组和自选 小组。 在小组中,幼儿可以有较多的互动机会,更易于合作以及对活动目的达成共 识。 3、个体3、个体 班级由保教人员和幼儿个体组成,个体对小组和班集体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此个体的生活背景、个体已形成的特征都是重要的影响成分。 (三)幼儿园班级的物质要素(三)幼儿园班级的物质要素 物质要素是幼儿园班级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它对保教质量有重 要影响。 1、空间

5、条件 1、空间条件 就是房舍、场地条件。它直接影响到幼儿活动的充分度及活动 质量。 (1)室内条件 主要是班级活动室,它是班级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 要求空气流通、光线充足,陈设整齐舒适,有足够面积(人均不低于 2 平米,总 面积不低于 50 平米)还要有廊道、贮藏室、独立寝室、独立餐厅等。 (2)室外条件 包括相对固定的室外活动空间和户外活动场地,室外环境 绿化面积不低于 15%,有种植园地和动物角,大自然和大社会等。 2、设施 2、设施 包括桌椅、玩具架、盥洗卫生用品,以及必要的教具、玩具、图书 和乐器等。 其中图书至少人均 12 本,有流动水盥洗,做到一人一巾一杯。 (四)幼儿园班级

6、的任务(四)幼儿园班级的任务 幼儿园班级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对幼儿实施体、 智、 德、 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1、保育1、保育 现代幼儿保育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 身体保健上,要注重幼儿的疾病防止,加强营养和锻炼,搞好安全护理促进 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心理保健上,注重情感保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和个性,促进心理健康水 平的提高。 社会保健上,改善幼儿的生活环境,培养他们探索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增进友好的人际关系。 2、 教育2、 教育 不仅要教授给幼儿粗浅的知识和技能, 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 养,注重潜力的提高,注重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教育。

7、真正促进幼儿身体、 心理、社会的健康而又和谐的发展 保育与教育的关系:保育和教育是互为一体的,保教结合,保教为主,保中 有教,教中有保,保教并重。 二、幼儿园班级的特征二、幼儿园班级的特征 (一)组织特征组织特征 组织是把分散的人群和处于分散状态的任务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起来, 为达 到共同的目标而行动的一种实体。 1、渐成性1、渐成性 指幼儿园班集体并不是瞬间形成的, 而是在学习和生活活动中逐步形成并稳 定的。 2、权威性2、权威性 指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的人与事。幼儿心目中的权威只有一个:班级 教师。 教师的权威来自于教师的职责和素质,它是教师关心、尊重幼儿的结果。 “严而不厉,爱而不溺

8、”的教师才能成为幼儿心目中的权威。 3、单层性3、单层性 这是幼儿园班级的特殊性所在, 幼儿园班级组织目标、 任务较为明确、 具体, 组织中的权责关系明确且集中,不存在更为复杂的层级,是一种单跨度管理。 单层性在提高效率、减少矛盾的同时,也给管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 幼儿园班级中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具有主导作用,所以班级管理必须求胜 避败。幼儿园教师不能为教而教,应当一边“备教材” 、一边“备幼儿” ,在两者 的结合点上“备教法” ,真正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 (二)运作特征 运作特征 运作指的是事物有规则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存在形式和 属性。 1、幼儿生理和心理节律性1、幼儿生理和心理

9、节律性 (1)优势法则 (2)始动调节 (3)兴奋与抑制的扩散和集中 (4)动力定型 (5)镶嵌式活动 (6)保护性抑制 2、生活节律性2、生活节律性 幼儿的生活有一定的节律, 影响幼儿生活节律的因素主要有幼儿神经系统活 动的规律、幼儿年龄特点、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特点等,因此,要根据幼儿生活节 律与要求,建立和执行合理的幼儿生活制度,按照幼儿生活的特点安排幼儿一日 生活。 3、群体互动性3、群体互动性 互动即相互作用。幼儿班级活动过程不仅仅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过程, 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参与幼儿教育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有:教师、幼儿、活动内容与方法、活动 材料与环境以及组织形式

10、。 从群体互动性看,幼儿是在与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为此,教师要 加强环境教育(小到班级环境,大到生态环境) 。并把握好每一互动形式的关系, 在设计与组织活动时,遵循目标性、整合性、活动性三原则。 三、幼儿园班级的功能三、幼儿园班级的功能 (一)生活功能 生活功能 指幼儿园班级对幼儿具有最基本的生活基础功能。 包括: 1、一日生活引导功能;幼儿园班级组织引导幼儿园每天的各项活动。 2、卫生保健实施功能;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3、身体锻炼功能 (二)教育功能教育功能 1、认知发展功能(小班强调对幼儿自我认识的教育“我会玩” 、“我会交朋友” 、 “我会学习” ;中班幼儿强调“人我认知”

11、 ;大班强调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 2、情感发展功能 3、社会性发展功能 (班级具有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良好 条件) (三)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 1、基础教育功能 2、解放父母功能 四、影响幼儿园班级组织的因素 四、影响幼儿园班级组织的因素 1、 内在因素 (1) 班级内部人的因素 主要是教师、 幼儿、 以及教师与教师、 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等因素。 (2)教师和幼儿与班级活动内容与方法、环境和材料、以及组织形式间关系的 因素 2、外在因素 包括家长,园领导及园制度、规则、园风,以及社区人口、经 济等因素。 第二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 第二章 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2、 1、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1、了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2、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2、了解并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计划 1、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计划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组织实施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组织实施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和意义 (一)管理的含义管理的含义 我们认为管理是通过组织计划来行动,把一个机构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 力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挥最大效果,以达到机构的目标,完成机构的任务。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含义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

13、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 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预定的目的。 (三)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管理是搞好幼儿园管理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基本保 证。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环节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环节 1、工作计划的制定 2、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3、工作的检查与计划调整 4、工作的总结与评估 三、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三、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 (一)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含义及重要性 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者为班级的未来确立目标并提出达到这一 目标的方法和步骤的管理活动。 包括班级情况分析、班级工作目标、实施措施、重要工作安排。 计

14、划制定的意义: 1、计划是集体行动的纲领 2、计划有调控作用 3、计划有领先和预见作 用 (二)幼儿园工作计划的依据 1、园务工作计划 2、班级的实际情况 (1)先前工作的结局,是死情况 (2)特定班级儿童与班级组织状况,是活情况 3、教师及其他条件 教师的工作经验,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文化素养,工作态度,专业水平等都是 重要因素。 教师是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的关键。 (三)班级工作计划制定的程序 班级工作计划一般是一学期制定一次。往往在开学前或开学初的时间。 程序包括: 1、认真研究上学期的工作总结 2、认真学习研究园务工作计划 3、共同讨论,确定主要内容 4、撰写班级工作计划 (四)制定班级工

15、作计划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指幼儿园的班级工作计划必须要有明确的、具体的、可检验的、 科学的目标。 贯彻目标性原则要注意: (1)注重班级工作目标的科学性 (2)注重班级工作目标的全面性 2、整体性原则 指幼儿园班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班级各种因素互相联 结的一个综合体,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这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贯彻整体性原则要注意: (1)要注重组成班级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合 (2)要注重与幼儿园计划保持一致 3、差异性原则 指班级工作计划的独特性和鲜明的个性。 差异性主要来源于对班级以往情况的分析、对班级老师情况的分析、其他方面的 独特优势。 贯彻差异性原则要注意: (1)客观公正地总结上学期的工作 (2)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的优势 四、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四、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是指将班级中的教师、幼儿、材料、物品、空 间、 时间等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 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并加以实行。 (一)幼儿园班级工作组织与实施的基本要求 1、 教师间要有明确的分工 注意书本中对保育员、 教师、 主班各自的职责要求。 2、对幼儿进行编组 一般以 6 人一组或 8 人一组为宜。 分组时要做到: (1)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主要注意男女性别、能力强弱、高 矮的搭配。 (2)在适当 的时候可设小组长 (3)定期交换小组位置 3、合理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