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编号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541615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0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40编号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540编号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540编号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540编号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540编号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40编号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40编号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 题 目: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 在施工中的控制 系 部: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I 目 录 摘 要 .III 1 前 言.1 1.1 钢筋保护层控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1 1.2 钢筋保护层控制及其质量的研究现状.2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内容.3 2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控制的重要性分析.4 2.1 从力学角度分析.4 2.2 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分析.4 2.3 从构件的耐久性分析.4 2.4 从混凝土的防火要求分析.5 3 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8 3.1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8

2、 3.2 钢筋的翻样工作.8 3.3 模板工程的制作和安装.8 3.4 重视钢筋的绑扎成型工序.9 3.5 安放、绑扎固定钢筋保护层垫块.9 3.6 提倡文明施工,注意成品保护.10 3.7 钢筋骨架的安装要求.10 3.8 实行四级检查验收制度.10 3.8.1 严格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11 3.8.2 加强管理,制订相应的奖罚措施.11 3.8.3 严格检测程序.11 4 结 论 .12 II 摘 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在我们的建设工 程质量监督的日常工作中,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查监督无疑是一个重点。 由于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大面广,在检

3、查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混 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造成钢筋位置不准。再加上模板尺寸偏差较大 等因素造成钢筋保护层超标,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后,又不能直观的看到其内部结构,因 而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是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力学性能和建筑物使用寿命的重要 因素,介绍了施工时 3 种行之有效的控制板负弯矩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方法。 除了原材料质量因素以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偏差直接影响到钢筋 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 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 因此, 参与建设、 施工的各方均应足够重视并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问题。下面就

4、笔者参与建设工 程质量监督工作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提出几 点见解供大家探讨。 1 1 前 言 1.1 钢筋保护层控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钢筋保护层控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钢铁工业尽管起步较早,但真正应用于工程施工时间并不长,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 的应用更是近 100 年左右时间的事。自从人们找到水泥这种新兴建筑原材料,工程施工 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特别是近 50 年, 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钢筋混 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更使得建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 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几百米跨度的桥梁建造也由过去的神话变成了现实。这中间都少不了钢筋和混凝

5、土这两 种材料的功劳。 那么,钢筋与混凝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从材料的 物理力学性能来讲,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而混凝土只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却很低,但是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还有较好的粘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 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 因为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足够的粘结力,在结构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 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的;又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为简化计算,一般混凝土只考 虑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对于受力构件截面设计来讲,受拉的钢 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

6、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的效率 也就越高。所以一般来讲,无论是梁还是板,受拉钢筋总是应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 构件的边缘。如挑梁的受力筋应设在构件上部受拉区。如果放置错误或者钢筋保护层过 大,轻则降低了梁的承载能力,重则会发生重大事故。 那么,受拉的钢筋是否越靠边越好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钢筋的主要成 分是铁,铁在常温下就很容易氧化,更别说在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中。钢筋被包裹在混凝 土构件中形成钝化保护膜, 不与外界接触相对还比较安全, 但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 也就是钢筋过分靠近受拉区一侧,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 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

7、化,用不了多久,钢筋外混凝土 就失去了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 粘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通常除基础外梁 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 2.5cm。 在工程实际中,由于钢筋保护层厚度未按规范要求所导致的质量问题不胜枚举。比 较突出的如现在商品住宅楼工程建设中楼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及现浇框架结构中主 2 次梁交界处主梁的上部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偏大的问题。以住宅楼为例,如今的住宅面积 越来越大, 楼板跨度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客厅楼板。 笔者曾见到过某单位建设的跨度达 5. 7 米的楼板,厚度为 15cm,设计是双层双向钢筋网。从

8、结构的力学计算来讲,支座处的负 弯矩不比跨中板底正弯矩小多少,但由于施工时施工单位对支座负弯矩钢筋未引起足够 重视,结果工程刚竣工还未使用就发现楼板上表面四周墙根处出现了许多裂缝。后经权 威检测部门检查测试后发现,支座处负筋的保护层普遍超过规范 2-4cm,最大的甚至超 过了 7cm,使楼板上部的负弯矩钢筋的作用大大降低,有些甚至完全失去作用,最后在 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经设计同意采取局部加固补强措施,尽管这样还是给施工单位本身造 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住宅楼板开裂原因中 70左右是由钢筋保 护层位置不正确引起的。 诚然,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单项工程质量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但如果不重

9、视它,所 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在正确了解钢筋及混凝土的受力机理的前提下,充 分认识到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工程结构的重要性。只有防微杜渐,才能使我们的工 程施工技术水平更上一个档次。 1.2 钢筋保护层控制及其质量的研究现状钢筋保护层控制及其质量的研究现状 钢筋和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来分 析,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而混凝土只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很低。 但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还有较好的粘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 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 钢筋保护层又该如何控制呢?我认为重点应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抓施工前技术交底 ; 二是抓过程中要素控制。在施工前,应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 规范,确定正确的钢筋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并非千篇一律,一般来说现浇楼板的保护 层厚度 1.5cm,而基础的保护层厚度通常为 5cm,有时甚至达到 10cm。因此,在对操作 者的技术交底中必须明确此厚度,否则很容易造成返工。在施工过程中,则重点要做到 规范操作,特别是在混凝土现浇板浇捣过程中,尤其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