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迁移看读写结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352445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学习迁移看读写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学习迁移看读写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学习迁移看读写结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学习迁移看读写结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学习迁移看读写结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学习迁移看读写结合学习迁移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指的是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称正迁移(一般称迁移) ;如果这种影响是消极的,则称负迁移(一般称干扰) 。教师自觉地运用学习迁移原理,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学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也符合思维经济原则。形成迁移性的学习,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主体的类化能力(或概括能力) ,二是客体的共同要素。小学语文的童话、寓言课文,如森林爷爷 群鸟学艺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小猴子下山小壁虎借尾巴 小蝌蚪找妈妈等,都有反复出现的情节;一些总分结合的记叙文,分述的几个部分也常采用相似的结构写

2、法,如精彩的马戏中写“猴子爬竿” 、 “熊踩木球”、 “山羊走钢丝”等节目。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写林海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特点;再见了,亲人中写与大娘、小金花、大嫂话别,等等。这些共同要素的存在,使迁移的实现成了可能,关键在于教师帮助学生在一种材料的学习中形成概括,进行类化,然后才能在另一种相类的材料的学习中把迁移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以精彩的马戏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对“猴子爬竿” 一段作者写作顺序概括:“什么节目 怎样表演观众反应” 。把握了这个顺序,学生就能顺利地自学“熊踩木球” 、 “山羊走钢丝”等段落,实行“反三”和“ 旁通” ,即迁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各种的迁移形式

3、,单就阅读教学而言,就有“段段 ”迁移(上述啪彩的马戏 即是其一) 、 “篇篇”迁移和“读写 ”迁移等主要形式。后两类,特别是“读写”迁移,我们可以按课文的不同性质,作一粗略的不完全的归类和概括。1凡是记叙活动场面一类的课文(如一次科技活动 ) ,其共同思路是:活动的时间、地点环境的布置、气氛活动的程序结束后的感想。2凡是描写环境一类的课文(如海滨的小城 ) ,其共同思路是:简述位置或总述全貌按观察顺序(地序、时序等)写总结或感想。3凡是参观一类的课文(如人民大会堂 ) ,一般的思路是:参观的时间、地点大概情况(总写)参观顺序(分写)参观后的感想。4凡是记一件事一类的课文(如第一次跳伞 ) ,

4、一般思路是:事情的发生(简写)事情的经过(详写)事情的结果(简写) 。5凡是描写小动物一类的课文(如松鼠 ) ,一般的思路是:总说外形特点分述身体的主要部分指出生活习性说明用途。6凡是写人一类课文(如我们的老师 ) ,一般的思路是: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衣着等)以事(一件或几件)表人(通过动作、语言或心理活动写其特点)总结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感情。在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材教法中,最具有特色的是,他提出了下列 7 条读写对应规律,这就使读写之间的学习迁移更具稳定的性质,并带上理论的色彩:(l)从读学解题作文练审题和拟题;(2)从读学概括中心作文练怎样表达中心;(3)从读学分段、概括段意作文练拟写作提纲

5、;(4)从读学区分课文主次作文练怎样安排详略;(5)从读学捕捉中心段作文练怎样突出中心;(6)从读学品评词句作文练怎样遣词造句;(7)从读学作者怎样观察事物作文练观察的方法。以上读写对应规律的提出,是符合认知心理学关于寻找“思维组块”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迁移原理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在学习中会形成各种有效的认知结构,当他解决面临的问题时,就利用相似联系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寻找与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思维组块”(相似块) ,借以对照、分析、推理,导致问题的解决。所以,知识的作用,主要不是知识量的作用,而是良好的知识结构的作用,即“思维组块”的作用。一个人知识量虽大,但未将知识系统化,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顶多他能解决记忆性的问题(如识字、解词等) ,而对于需要分折、综合、归纳、推理解决的新问题,就困难了。丁有宽的 7 条读写对应规律,提供了良好的“思维组块” 。当学生面临有关的读写任务时,就能利用这些“组块” ,促成知识的沟通和运用,形成迁移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