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技术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486401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15.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急救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常用急救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常用急救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常用急救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常用急救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急救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急救技术PPT(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急救技术,嘉应学院医学院 刘丹丹,救护新概念,传统救护观,传统救护与新救护概念的区别,心肺复苏术,4,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46分钟,早 期 呼 救,早期 心肺 复苏,早 期 除 颤,早期 高级 生命 支持,早期完 整的心 脏骤停 后治疗,五早生存链,5,时间就是生命,6,基础生命支持(BLS),以徒手的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维持心搏骤停病人全身各器官(特别是脑)最低限度的供氧需求。,7,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1、评估环境 2、判断意识 3、紧急呼救 4、判断循环 5、胸外按压 C 6、开放气道 A 7、人工呼吸 B 8、评估效果,8,自我保护的重要性,1、评估环境 自我保护,保护伤病员,防止二次

2、伤害,9,2、判断意识 轻怕双肩(婴儿轻拍足底) 高声呼喊 3、如无意识则紧急呼救 (启动EMS并尽可能获取AED),心肺复苏体位,将病员双手上举 一腿屈膝 一手托其后颈部 另一手托其腋下,头、颈、躯干 整体翻成仰卧位,11,4、判断循环,对非专业人员不再要求判断动脉搏动,判断无呼吸即可实施按压。 把握时间(6-8S),12,关于无呼吸的界定,喘息样、叹息样呼吸可视为呼吸即将消失。,13,心肺复苏关键环节,5、C:ompressions 胸外按压 6、A:airway 开放气道 7、B:breathing 人工呼吸,14,心脏按压(Compressions),准确定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挤压部

3、位,15,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婴儿在连线下一横指) 按压深度(强调快而深的胸部按压): 成人至少5cm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儿童约5cm; 婴儿约4cm) 按压频率: 100次/分 按压:通气=30:2,心脏按压(Circulation),16,心脏按压(Compressions),肘关节伸直。 上肢呈一直线。 双肩正对双手。,手掌根部紧贴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上。 手掌根部长轴与胸骨长轴一致。 十指紧扣。,开放气道(Airway),仰头举颏法,举颌法,18,不同人群开放气道的程度,人工呼吸 (breathing ),口对口 口对鼻 口对口鼻 胸廓稍有起伏即可停止吹

4、气,关于人工呼吸的重要性 非专业人员如条件不允许可单纯实施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共同进行时抢救效果更好,21,8、评估效果,5个“30:2”的循环或单纯胸外按压2分钟后进行评估。 如有条件,立即使用AED除颤。,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恢复自主的脉搏及呼吸 瞳孔由大到小 面色、口唇、甲床转为红润,23,心肺复苏终止的条件,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有专业人员接替抢救 实施人员无法继续,24,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5个循环的CPR后使用 除颤后从胸外按压开始复苏 可多次除颤,A E D 机(自动体外除颤),创伤救护,27,创伤后的三个死亡高峰,第一高峰 伤后数分钟 死因:脑干损伤、高位颈髓的严重

5、损伤、心脏和大血管的损伤。 第二个高峰:伤后68小时之内 死因:颅内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及四肢骨折所致的大出血。 第三高峰:伤后数天数周 死因:严重创伤后引发的重症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28,创伤救护 四项技术,止血 要彻底 包扎 要准确 固定 要牢固 搬运 要安全,可以避免和降低第二、第三个死亡高峰,29,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先重后轻,先抢后救,抢中有救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需要急诊手术的伤员,禁止进食和饮水,避免影响手术和麻醉。,30,现场急救的处理步骤,1、观察环境 检伤 初步评估 审视能力 2、尽早呼叫 120 3、表明身份 4、现场急救,详查

6、伤情 安抚伤员 预防感染 正确救护,31,检伤:ABCDEF程序,A(airway) 呼吸道是否通畅 B(breathing) 有无影响呼吸的因素 C(circulation)循环血量及心脏功能 D(disability) 颅脑损伤和脊柱、脊髓损伤 E(exposure) 检查腹部 F(fracture) 检查四肢,32,TOP PRIORITY(第一优先),控制不住的严重出血 头部受伤 腹部开放性受伤,肠管脱出 骨盆骨折 眼部开放性创伤,33,2nd PRIORITY(第二优先),严重烧伤 颈椎以下的脊柱受创 中度失血或失血量少于1000ml 头部严重受创但仍然清醒 多处骨折 背部受伤 服用

7、药物过量但情况尚稳定,34,现场急救八不原则,不用手摸伤口 不用碘酒、酒精擦伤口 不用水冲洗开放性骨折伤口 不取出伤口中的异物 不塞回脱出的内脏 不轻易确定死亡而停止抢救 不轻易搬动伤员 不相互推诿延误抢救,35,36,一、创伤止血技术,37,动脉出血,38,静脉出血,39,毛细血管出血,40,常用材料 有敷料、止血带、三角巾就地取材 可用毛巾、手绢、衣物、领带注意 禁止用电线、铁丝、绳子,止 血 材 料,41,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止 血 方 法,42,适用范围: 头部、四肢小动脉、小静脉的出血;大面积毛细血管渗血。,(一)、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43,包扎止

8、血/加压包扎止血,44,加压包扎止血时要注意,加压包扎时不 要包扎太紧, 防止组织因 缺血坏死,加压包扎时打 结的结头不可 打在伤口上,开放性骨折伴 出血时,不可 将骨折的断端 回纳,1,2,3,45,(二)、指 压 止 血 法,适用范围: 用手指压近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 运,用于出血多的伤口。,46,颞浅动脉压迫点,47,肱动脉压迫点,上臂中段内侧,48,桡、尺动脉压迫点,49,指动脉压迫点,按压手指 两侧,50,股动脉压迫点,腹股沟韧带中点偏内侧下方,51,操作要点:,1、准确掌握压迫点。 2、力量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 3、压迫10-15分钟,仅是短时间急救止血。,52,适用范围:

9、仅用于四肢较深较大,出血多,组织损伤严重伤口出血。,(三)、填 塞 止 血,53,填 塞 止 血,注意:填塞止血法不可以用于 头部,胸部,腹部伤口,54,(四)、止血带止血法,适用范围: 上、下肢大出血,加压包扎止血法或 指压止血法无效时。,55,止血带止血法,加衬垫,56,止血操作的注意事项,首先要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采取哪种 止血方法; 大血管损伤时常需几种方法联合使用; 无论使用哪种止血带都要记录时间,注意定时放松,放松止血带要缓慢,防止血压波动或再出血; 布料止血带因无弹性,要特别注意防止肢体损伤, 不可一味增加压力。 伤口不清洗、不上药、骨折不复位、异物不拔除 (四不原则)

10、,57,二、现场包扎技术,58,包扎目的,1、保护伤口, 防止污染, 减少感染机会; 2、减少出血, 预防休克; 3、保护内脏、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 组织器官。,59,包扎材料,常用的有 绷带、胶布、三角巾。 就地取材 毛巾、手绢、衣服、布条等。,60,包 扎 方 法,尼龙网套包扎 绷带包扎 三角巾包扎,61,(一)、尼龙网套包扎,62,(二)、绷带包扎,环形包扎法 螺旋包扎法 螺旋反折包扎法 “8”字包扎法,63,1、环形包扎法,适用肢体粗细较均匀处伤口的包扎。,64,2、螺旋包扎法,适用于粗细相等部位的包扎。,环绕时压住上圈的12或23,65,3、螺旋反折包扎法,适用于粗细不等的部位,如

11、小腿、前臂等。,左手拇指按绷带上面的正中处,右手将带向下反折向后绕并拉紧,66,4、“8”字包扎法,用于手掌、肘部、踝部、膝部关节处伤口的包扎,67,68,(三)、三角巾包扎,顶角,底角,底边,底角,69,1、头顶帽式包扎法,70,2、胸部包扎,燕尾夹角约100度,71,3、膝部包扎,72,4、手(足)包扎,指缝或足缝间加垫敷料,73,三、现场骨折固定,74,固定目的,1、减少疼痛; 2、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 3、减少出血和肿胀; 4、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 5、便于搬运病人。,75,股 骨 干 骨 折,先固定骨折两端,用“8”字法固定足踝,“健肢固定”,76,小 腿 骨

12、折,固定物间加软垫,77,四、创伤搬运护送,78,目的: 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 尽快使伤病员获得专业治疗 搬运的方法要正确,防止损伤加重 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79,搬运的方法 担架搬运,徒手搬运,80,(一)徒手搬运,腋下拖行,衣服拖行,1、拖行法,81,适于年幼伤病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2、扶行法,3、抱持法,82,4、背负法,适用于老幼、体轻、清醒的伤病者,83,5、爬行法搬运,适用于在狭小的空间及火灾烟雾现场的伤病人的搬运.,84,6、拱 桥 式,85,(二)、担架搬运,担架,担架器材,自制担架,86,1、担 架 器 材,折叠铲式担架

13、,折叠担架,脊柱固定板,帆布担架,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的救护,88,常见急症救护,脑卒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89,心绞痛,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 一时性心脏供血不足引起 心绞痛时由于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边狭窄或发生痉挛,引起心肌缺血而致痛,有压迫、发闷或紧缩感,有时有烧灼感,有时疼痛还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或达手指、下颌、颈部等处, 多在从事较强体力活动时发生, 一般休息35分钟后可缓解。,90,心绞痛救护,1.就地采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休息,切勿活动,以免加重病情。保持安静,松开领扣、腰带,保暖,不随便搬动伤病员。,2.疼痛缓解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活动。,91,3.有条件可吸氧,舌下含服硝

14、酸甘油,心绞痛多在5分钟左右缓解;若症状无缓解,10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4. 多次含药仍不见效,且症状不断加重,应怀疑有心肌梗死的发生。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说清病情。 5. 密切监测伤病员的意识、呼吸、循环体征,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心绞痛救护,92,常见急症救护,脑卒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93,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冠状动脉严重阻塞或痉挛,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可有心绞痛的历史 发病前常有先兆表现 近期心绞痛发作频繁 持续时间延长 服用硝酸甘油的效果不如从前 伴有恶心、呕吐 疼痛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更剧烈,持续时间长,有濒死感、恐惧、恶心呕吐等症状。,94

15、,急性心肌梗死救护,立刻让患者就地休息,对其采取和救护心绞痛患者相同的措施,尽快地叫救护车。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的状况。如出现心跳骤停,立即予以心肺复苏。 患者自己不要动,尽快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将患者送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95,常见急症救护,脑卒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96,脑卒中,多见于有高血压病史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 常在情绪激动,劳累或剧烈活动时发病。寒冷季节多发。 脑血管意外多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如抢救不及时,致死致残率均很高。 幸存者常遗留有偏瘫及言语 障碍等神经功能方面的后遗 症。,97,脑卒中救护,识别中风的征兆。(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说话或理解困难,意识错乱,

16、行走不稳,失去平衡,突发严重头疼等) 保持安静,半坐位或卧床,头部抬高,有条件可给予吸氧,要求患者不要活动。宽松患者的衣服。 昏迷病人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将患者摆放成侧卧位,头稍后仰,或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取出患者的假牙,注意及时清理呕吐物。 病人咽部可能麻痹,应限制饮水、进食。 注意发作的时间,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密切观察意识、呼吸,等候专业医务人员到来。离医院近者,可用担架平稳搬动病人,在尽量少震动、颠簸的条件下,迅速将病人送往医院救治。,98,为了弄醒病人,家属猛烈拍打其肩膀,摇动其头部。 随意翻转、搬动、拖拉病人,甚至拼命摇动病人的四肢。 在病人耳边高声呼叫其名字,企图将其叫醒或在病人身边失声痛哭等。 这些做法只会使已破裂的大脑血管裂口增大,出血量增加,脑压升高,病情势必迅速恶化,从而造成终身遗憾。,脑卒中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