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病变影诊断(心脏先天性和其它血管疾病)-文档资料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486384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3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血管系统病变影诊断(心脏先天性和其它血管疾病)-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心血管系统病变影诊断(心脏先天性和其它血管疾病)-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心血管系统病变影诊断(心脏先天性和其它血管疾病)-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心血管系统病变影诊断(心脏先天性和其它血管疾病)-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心血管系统病变影诊断(心脏先天性和其它血管疾病)-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血管系统病变影诊断(心脏先天性和其它血管疾病)-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系统病变影诊断(心脏先天性和其它血管疾病)-文档资料(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陈洪亮 宜宾二医院CT/MRI科副主任 (副主任师医,硕士) Email:,先天性心血管病,第一节 先天性心血管病,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法洛四联症(F4),概 述,由于胚胎时期,心脏的发育异常所形成的,为小儿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病。 分类: 1.按血液动力学:1)左右分流 2)右左分流 3)双向分流 4)无分流 2.按肺血的分布:1)肺血多 2)肺血少 3)肺血正常 3.按临床有无紫绀:1)紫绀属 2)非紫绀属。,一、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病理:原始心房间隔发育、融合、吸收异常,在 出生后

2、心房间残留孔道所致,占先心病的 1222%。,血液动力学: 由于两心房压差45mmHg , 通过 ASD的血液为左右分流, 从而使右心系统的血容量增多, 肺血增多,右心系统增大 当肺循环血量达到体循环的 23 倍以上时,肺动脉压开始增 高,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分型,中央型:卵圆孔型房间隔缺损,约76%,位于房间隔的中心卵圆窝部位。 下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后下方与下腔静脉入口相延续,心房后壁构成缺损边缘,占12%。 上腔型:缺损位于上腔静脉入口下方,没有上缘,占3.5%。 冠状静脉窦型:罕见 混合型 :两种以上房间隔缺损,占8.5%。,影像学征象,X 线:典型

3、孔型ASD表现如下 : 1.肺血增多:肺动脉扩张,外围分支增粗、 增多,透视下可见“肺门舞蹈”; 2.心脏中度增大,右房、右室增大为特征; 3.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中、高度 突出; 4.主动脉结缩小或正常。 造影:左房显影后,右房内见造影剂逆向充盈,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中少量分流,X 线征像,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X 线征像,超声 肺静脉造影,左房造影,ASD,CT直接征象,两个层面以上显示房间隔中断,横断面显示缺损口和分型,冠状面显示缺损口上下径。 仅一层面显示似乎中断,无对比剂分流时,合并房间隔膨胀瘤居多,收缩期和舒张期多期观察,仅一个期相显示多半房间隔完整。

4、,先天性房间隔缺损,CT直接征象,横断位MIP,横断位MIP,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横断面测量肺动脉主干直径和心房心室大小,右房、右室扩大,右心室壁肥厚,肺动脉主干直径加宽。 冠状面上测量左、右肺动脉出肺门处上下径(左右肺动脉干直径)。 缺损口较大的上或下腔型,需注意有无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 一般不合并其它畸形,但CT成像应常规观察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房室连接和主动脉弓降部有无缩窄,气管发育情况。,CT间接征象,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例一 女 47岁,胸闷1年余。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中央型)。,横断位MIP,垂直于室间隔长轴位MIP,先天性房间隔缺损,MRI 房间隔中断,先天性房

5、间隔缺损,第一节 先天性心血管病,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法洛四联症(F4),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占先心病的首位,约25%,约为第一位。 病理:1.膜周部:80%。 分为:单纯膜周部 流入道膜周部(膈瓣后) 流出道膜周部(嵴下型) 2.漏斗部:20% 分为:干下型 嵴内型 3.肌部:少见,根据缺损的部位、大小、 两心室压力的变化而不同。 总之:为室水平的左右分流。 缺损越小,分流阻力越大, 以收缩中晚期分流为 主,虽 然分流量少, 但左室负荷增加为主;,室间隔缺损血液动力学,缺损大, 分流阻力小, 分流

6、速 度虽慢,但分流量大, 两心室负荷 均增加 室水平分流, 引起两心室血 容量增加, 肺循环及左房的血量 也增加, 导致心腔及肺动脉增大,室间隔缺损血液动力学,室间隔缺损X线,肺血增多,肺动脉段中、高度突出,肺门动脉扩张 双室大以左室大为主,伴轻度左房大 婴幼儿或流入道VSD以右室大为主 心影呈“二尖瓣型”,中、高度增大 主动脉结正常或小。,VSD,VSD+肺动脉高压,多体位成像,可对VSD的存在、部位、大小及并发的其它畸形作出诊断。 心血管造影检查: 1.根据导管走行判断缺损的存在,通过血氧、肺阻力等计算分流量。 2.左室长轴斜位及心室正侧位造影,可清楚看 到VSD的部位、判定缺损的大小。,

7、超声、 CT 、MRI和心血管造影,24,直接征象,室间隔缺:室间隔连续性中断,可见对比剂穿过室间隔连通两心室,室间隔缺损测量。 膜周部缺损:主动脉瓣下至二尖瓣、三尖瓣上层面显示室间隔连续性中断。 漏斗部缺损:肺动脉瓣下至室上嵴层面间出现室间隔连续性中断。 肌部间隔缺损:肌部间隔连续性中断,中断部位与瓣膜结构不相连。,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增宽 早期左心室扩大,后期左右心室扩大 主动脉弓和主动脉降部的血管异常,间接征象,室间隔缺损,例 女 3岁,发现心脏杂音3年,P2亢进,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室间隔缺损干下型,主肺动脉及分支增宽、肺动脉高压)。,矢状位MIP,横断位MIP,室

8、间隔缺损,例 男 8岁,发现心脏杂音3天,口唇发绀,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合并肌部缺损,右室双出口)。,横断位MIP,横断位MIP,室间隔缺损,VSD CT,VSD MRI,VSD (干下型)超声,血管造影,第一节 先天性心血管病,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法洛四联症(F4),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居先心病的第二位,仅次于ASD,约1215%。 病理:出生后胎儿期维持血液循环的动脉导管没有 闭锁,而持续存在。 分型: 园柱型 漏斗型 缺损型 导管瘤,由于主动脉与肺动脉

9、之间压力相差悬殊,引起持续性左右分流,使肺循环、左心系统血容量增多,左心扩大、肥厚;体循环血量相对减少; 长期肺血流量增多,导致肺动脉高压。,血液动力学改变,PDA血液动力学,X线: 1.肺血多,肺动脉段突出 2.左房、左室大;与VSD不同是左房大的明显 3.主动脉结宽,部分可见“漏斗征”,约40% 4.大血管的搏动增强 *“漏斗征”的病理基础为动脉导管在主动脉端的开口处漏斗状扩张。,影像学征象,P D A,X线:,术前 术后,X线:,超声、 MRI与CT:可显示心内结构的异常,并可看到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交通; 但如果PDA较小时诊断受限; 造影: 1.根据导管的走行异常来判断PDA的存在;

10、 2.主动脉造影可在主动脉显影的同时肺动脉显影; 3.肺动脉造影时可见肺动脉显影时,顶端的造影 剂“稀释征”;或降主动脉早于升主动脉显影;4.有条件的可同时做介入治疗。,超声、 MRI、CT及造影,动脉导管未闭,管型:动脉导管的主动脉端与肺动脉端粗细基本相等。,CT征象,横断位MIP,矢状位MIP,动脉导管未闭,漏斗型:动脉导管的主动脉端粗大扩张,肺动脉端移行变细,呈漏斗状,最常见。,矢状位MIP,横断位MIP,动脉导管未闭,窗型:动脉导管极短或无长度,状如缺损。,14.9mm,11.1mm,21.1mm,矢状位MIP,横断位MIP,动脉导管未闭,瘤型:动脉导管如瘤样扩张膨大。,斜矢状位MIP

11、,斜冠状位MIP,动脉导管未闭,PDA MRI,动脉导管未闭,PDA造影,动脉导管未闭,第一节 先天性心血管病,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法洛四联症(F4),法乐四联症 Tetralogy of Follot (TOF or F4 ),病理:最常见的紫绀属复杂畸形先心病之一,占30%。 常并发ASDF5 及右位主动脉弓(1/31/4)。 四种畸形:肺动脉狭窄多为漏斗部狭窄 室间隔缺损巨大的膜周部缺损 主动脉骑跨主动脉前移75% 右心室肥厚由于阻力负荷增加 *前两者为主要畸形,决定血液动力学的关键PS。,轻型:肺动脉瓣或轻度流出道狭窄合并室间隔缺损,以左向右分

12、流为主,无发绀或轻发绀,典型:四种畸形均为典型,重症:严重肺动脉发育不全,大量体肺动脉侧支形成,法乐四联症 Tetralogy of Follot (TOF or F4 ),巨大VSD、重度肺动脉狭窄,导致两心室 压力接近,室水平右左分流量,体 动脉血氧含量; 肺动脉狭窄,使肺血流量,加重乏氧; 临床: 生后46月出现紫绀、杵状指(趾),喜蹲踞, 活动少,发育迟缓。L24SM、ST(+)、P2,血液动力学,广义(不典型) F4,典 重 型 症 F4 F4,1. 心影近似“靴型”,心胸比率0.55; 2. 右心室增大,心尖圆隆上翘; 3. 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肺血少; 4. 主动脉结增宽,1/3

13、1/4合并右位主动脉弓。 5. 重症可见肺内粗乱、网状血管纹理,而无 明确的肺门结构体肺侧枝循环。,影像学征象,X线,右室造影; 左室造影; 对重症 者应根据病情同时完成大血管的造影明确体肺侧枝循环。 右室的情况及肺动脉显影时,左室及主动脉同时或稍后提前显影 右向左的室水平分流; 肺动脉狭窄的观察,漏斗部狭窄注意继发改变; 室间隔缺损的大小及部位; 判定主动脉骑跨的程度及走行,冠状动脉情况; 是否合并其它畸形。,血管造影,影像学征象,F4 平片及造影,典 型 F4,轻 型 F4,广 义 F4,重症F4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可清楚显示VSD、主动脉骑跨、右室肥厚的改变,并可显示右室流出道狭窄。但对

14、大动脉与心室的连接则有赖于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右室双出口:造影时两大血管并列,主动脉瓣下可见“肌性流出道”,二尖瓣与主动脉瓣间失去纤维性连接。,影像学征象,超声、CT及MRI,超声,CT,F4术后,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评价,超声技术为先心病的无创检查的主要方法,但有一定的限度。 X线平片与临床及心电图结合为基本的无创检查方法,70%-80%的病例可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信息。 心血管造影目前仍是显示复杂解剖细节的最可靠方法,主要用于介入治疗的组成部分。 双源CT时间瓣率高,图像质量好,现广泛运用于临床。 MRI的诊断效用优于CT,无副射。,定义:肺动脉瓣狭窄+房水平右向左分流。 常继发右室

15、流出道肌肥厚。 临床:同PS,多为晚发紫绀。 X 线:与PS相似,但肺血减少不明显,右 房室增大。造影可见房水平双向分 流及PS征象。,附:法乐三联症(F3),F3 PS,第二节 大血管疾病,胸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栓塞及肺血管畸形,胸主动脉瘤,主动脉瘤 ( Aneurysm ) 定义:动脉某部病理性扩张。 病理:1.真性动脉瘤:动脉壁的三层结构构成瘤壁。 2.假性动脉瘤:动脉壁破裂后形成血肿,周围包绕结缔组织。 一般胸主动脉直径4mm,或比邻近管腔1/3。,真性 假性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X线:1. 纵隔影增宽或形成局限性肿块; 2. 上述增宽影或肿块扩张性搏动; 3. 瘤壁可见钙化; 4. 压迫侵蚀周围器官。 血管造影:1.主动脉显影时,瘤囊内造影剂充盈,或主动脉梭形扩张;注意观察瘤口; 2.主动脉异常扩张,相邻近心端正常管腔30%; 3.混合性动脉瘤:梭形扩张基础上有囊状膨凸; 4.升主动脉根部的动脉瘤,应注意主动脉瓣、冠状窦及冠脉情况; 5.附壁血栓的判定。,影像学征象,可显示动脉内腔,管壁、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 提供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类型、附壁血栓及瘤体与动脉的关系; MR信号:新鲜血栓信号较高; 陈旧血栓中等或较低信号;,MRI与CT,主动脉瘤平片,主动脉瘤平片,假 性 动 脉 瘤,CT,腹主动脉瘤CTA,VR显示左髂总动脉动脉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