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修改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480920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辽盆地-修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松辽盆地-修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松辽盆地-修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松辽盆地-修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松辽盆地-修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辽盆地-修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辽盆地-修改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含油气盆地松辽盆地,一、盆地概况,地理位置 松辽盆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 盆地四面环山, 盆山之间以深大断裂为界, 西界为嫩江 -白城断裂和大兴安岭, 东界为依兰 -伊通断裂和张广才岭,南为赤峰 -开源断裂与阴山 -燕山造山带, 北为逊克 -铁力断裂和小兴安岭 构造控制盆地。,德尔布干断裂,松辽盆地北西缘断裂,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断裂,赤峰-开源断裂,嫩江断裂,牡丹江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塔溪-鸡西断裂,依兰-伊通断裂,1 华北板块 ;2 额尔古纳地块 ;3 大兴安岭地块 ;4 佳木斯地块 ;5 那单哈达地体 ;6松嫩地块 ;7 兴凯地块 ; 8 缝合带:TXsz-塔源-喜桂图 ;EHsz

2、-二连-贺根山 ;MJsz-牡丹江-嘉荫 ;WNsz-那单哈达西缘 ;SXsz-索伦-西林 ; 9-逆冲断裂:CKf-赤峰-开源 ;DBGf-得尔布干 ;WEf-乌奴尔-鄂伦春;XTf -逊克-铁力 ; 10-走滑断裂:YYf 依兰-伊通 ;DMf-敦化-密山;NBf-嫩江-白城 。 盆地名称:M b-漠河盆地 ;Sb-三江盆地 ;Hb-海拉尔盆地 ;ELb-二连盆地 ;Ob -鄂尔多斯盆地 ;BBb-渤海湾盆地 ;YYr-依兰-伊通裂谷 ;FWr-汾渭裂谷,松辽盆地大地构造背景(据葛荣峰等, 2010),二、构造演化,1、基底结构 (1)岩石组成:古生代不同变质程度的变质岩和花岗岩(加里东、

3、华力西、燕山期)组成。花岗岩占1/3,华力西期最为广泛。 (2)基底性质:前古生界结晶基底 (3)构造单元划分: 三个复背斜、两个复向斜;从西北向东南褶皱轴逐渐由北北东转为北东向。花岗岩多分布于复背、向斜的轴部附近。,根据基底构造形态、盆地结构和断裂特征、盖层厚度变化及构造变形等特征,可将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为 6个二级构造单元: 中央坳陷区、西南隆起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西部斜坡区和北部倾没区。,盆地演化,四个阶段: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与其他张裂型克拉通内盆地相似,大致经历热隆张裂、裂陷、坳陷和萎缩褶皱.,由于地壳大范围隆起,强烈岩浆喷发和大规模酸性岩浆岩侵入。AnPz-Pz都受到不同程

4、度的变质。 TJ1:因于莫霍面拱起,发生热穹隆-张裂构造,盆地处于剥蚀状态。 J2-3:形成规模不等断陷,沿断裂发生较强烈的岩浆活动。此时: 西部地壳破裂强、火山活动强烈; 东部地壳破裂不完全,裂陷为主,充填裂谷式补充沉积。,K1:盆地中部继续拉张。 中央断裂隆起上升,两侧形成开张裂陷,呈现与贝尔加湖、红海形态近似的裂谷。 裂陷沉降速度快,物源多,水动力强,沉积补偿作用好,沉积物以较粗碎屑类复理石建造为主,并形成目前盆地的雏形。,K1-K2: 裂谷型断坳持续的时间并不长。重力均衡调整造成盆底整体下沉,使裂陷向坳陷转化,进入盆地发展的全盛时期。 较快速的稳定沉降,在盆地中部深湖区形成以非补偿为主

5、的沉积。 约在K1n末期,日本海扩张,向西的挤压波及盆地,造成压扭应力场后产生褶皱运动,盆地普遍上升,东部地区明显,局部构造及二级构造带形成,结束了这一阶段。,K2中期以后: 由东向西全面上升。 上白垩统四方台组和明水组沉积中心西移,沉积速度缓慢。 经E-N之间的构造运动后,使得已具雏形或基本定型的背斜构造带、凹陷带和局部构造进一步发育完整,盆地西部形成一批浅层构造,从此大型坳陷基本上停止发育,形成与现今构造面貌相似的地质特征。,三、地层,坳陷阶段(早白垩世泉头期-晚白垩世嫩江期),总体特征 K1 泉头组、 K2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 为大型坳陷发育的鼎盛时期,盆地的主要沉积期。盆地以不均一

6、、较快速的整体稳定沉降为主。沉积范围逐渐扩大,向盆地边缘层层超覆。青一段和嫩一二段两次主沉降期。总沉积厚度3500m,沉积速度较小,为78m/Ma,具有由早到晚逐渐变小的特点。 构造运动:不均一的整体沉降。盆地中部在前期断陷基础上继续沉降 ,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堆积中心三位一体。,总体特征-沉积,沉积相由湖盆中部向外依次为深湖-半深湖-浅湖-滨湖-三角洲-河流冲积相;相带顺盆地长轴较宽,岩性变化慢,垂直长轴相带较窄,变化快。具有陆相盆地多物源和近物源沉积的特征。岩性以河湖相砂泥岩为主的碎屑岩,生物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和油页岩在部分层段发育。纵向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K=盆地中最主要的沉积

7、岩系,厚度大,分布广。 八个含油层,按生储盖组合关系,可划分为浅部、上部、中部、下部和深部五套含油组合。,四、油气田形成,时间演化:不同阶段构造变动形式不同:早期裂陷阶段断裂活动强烈;中期坳陷阶段区域整体沉降,接受沉积;晚期晚期萎缩阶段有三次强度随时递增的褶皱运动。 构造特征:深层以断裂为主,断距较大;中浅层褶皱构造发育,幅度大,断距较小。,2.空间变化:东早西晚、东强西弱。东部形成凹凸相间的褶皱带,西部为平缓的东倾单斜。中部为大型坳陷,在其中间形成大型正向构造带大庆长垣。,3. 变形强度:三次褶皱运动(K2嫩江期/四方台期,K/E,E/N),构造变动不很强烈。中浅层变形不强烈。地层倾角较缓,

8、褶皱两翼倾角约1-3,通常不超过10 。,4. 构造形式:以褶皱为主,断裂除早期外,在中浅层构造中处于从属地位。,5. 动力学机制:与区域构造应力和深部热动力作用有关系。,油气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中央坳陷控制生油层的发育 为白垩系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长期的叠合区,控制了生油岩的发育。青一、嫩一主要生油层,青二、三次之,姚二、三有生油能力,位于龙虎泡-古龙-葡萄花-肇州一带,发育平均厚300m的黑色泥页岩。 有机质转化为石油的时期不同,故自嫩三期后,有机质陆续转化为石油,油源丰富。,中央坳陷控制储集层的发育 坳陷自白垩纪以来,周围持续沉降,储集体围绕坳陷呈环状分布,控制其分布。 北部、东部、西部

9、(齐齐哈尔、英台)、南部(宝康)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砂体深入湖盆中,为良好储集层。,3. 具有多套生、储、盖组合,(1)浅部含油组合 K2四方台组-明水组储层及邻近的非渗透层 (2)上部含油组合 K1嫩三四段黑帝庙油层及邻近的泥质层 (3)中部含油组合 嫩一、姚家组、青山口组的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及邻近的非渗透层 (4)下部含油组合 泉四段扶余油层,泉三段杨大城子油层 (5)深部含油组合 泉二和泉一的农安油层,4. 含油圈闭多数分布在中央坳陷及其周围,中央坳陷区及其向隆起的过渡部位。 临近生油区;基底断裂多,差异升降运动频繁;差异 压实作用,构造比较发育。 斜坡上透镜状砂岩圈闭较

10、为发育。,主要油气田,大庆油田 1959年发现,为特大型油田之一。位于中央坳陷的中央大庆长垣之上。走向北北东,由喇嘛甸子、萨尔图、杏树岗、高台子、葡萄花等7个背斜组成。 储层:高台子、葡萄花、萨尔 图、扶余油层 具有陆相原生油藏特点。 形成原因:早期的断裂活动,中期沉积物差异压实及后期水平挤压等多种作用的结果。,扶余-新立油气聚集带,包括扶余、木头、新立三个油田。形成条件:由扶余基岩隆起控制的区域性鼻状构造带和西南、东南两个沉积体系相叠合而形成,具有区域性圈闭和储集条件(K1q三、四段-“扶余油层”)。为背斜层状油气藏。,位于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中部,地理位置处于吉林省乾安县境内。该区有利勘探面积1400km2。 到目前为止,该区共完钻探井63口,进尺153856米,试油39口,23口井获得工业油流,探井成功率59%。,3、大情字井油田,主要油田分布,大庆油田,扶余-新立油气聚集带,大情字井油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