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473738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邓怀志 2012年10月21日,近年来历史高考选择题越来越侧重结合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创设新情境、新问题,考查学生依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分析、理解、概括、判断、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变化正好与材料型选择题的特点吻合,因此材料型选择题越来越成为高考的重点。 温馨提示:2012年福建文综卷12 道历史选择题中除了16题和18题以外,其余10题全部是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 : 材料型选择题一般是由材料(文字、图画、图表等)与简明扼要的设问构成,备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明的含义的正确理解。 类型: (一)文字型材料选择题 (6道) (二)表格型材料选择题 (3道) (三)

2、图片型材料选择题 (1道) (四)地图类材料选择题 材料型选择题的材料来源广,形式多样。对考生能力要求比较高,既要求考生具有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又要求考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以获得正确的答案。,(一)文字型材料选择题 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 1、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2、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读懂材料后,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 3、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

3、。,技巧:,1、(2012年福建高考文综17)学者段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到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A自强与求富 B. 进化与革断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典型题型】,2、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典型题型】,【试一试】 1、与宗法制

4、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2、左传定公四年载子鱼之语曰:“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这反映了周初实施分封的主要依据是 ( ) A是否出身王室 B是否出身先代贵族 C是否对周王室效忠 D是否立有军功,3、(2012年福建高考文综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中绳墨,坊有墉(yng 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的隋都城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4

5、、(2012年福建高考文综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商品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待社会稳定的必要性,一、“审”:审表、审注、审设 二、“比”:即对图片中的内容或横向或 纵向比较。从表格中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升或降),思考这种趋势背后的历史原因,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二)表格型材料选择题 首先要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中数字反映的问题,再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所学内容,确定正确的选项。,下表是甲

6、午中日战争中某重大战役中日双方兵、 损失对比表。据所学知识推断,这一战役应是( ),解析:从表格所示信息可见双方互有损伤,而且规模较大,符合题意的只有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主要在陆上进行。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下令“避战保船”,致使中方损伤远超日方,材料信息与之不符。台湾保卫战开始于马关条约签订后。,解题技巧,【试一试】:1、右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 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A,2以下是19791991年的我国对日贸易(单位:百万美元)示意图,导致对日贸易变化的

7、主要因素有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促进 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贯彻 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 B C D,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 抓住特征,看清提示,“提示”:一是图,要求弄清图片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图片类三要素:人物、器物、文字) 二是注,注的内容是对图起补充性或解释性的作用,对理解图及组织答案有好处。 三是设问,设问是图片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三)图片型材料选择题 图片型材料选择题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的图片为依托,综合性考查多项能力,既有图片的处理能力,也有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8、,图片类材料分析,(2008广东,7)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1、(2007江苏21)右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是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试一试】,2、观察右图,对图中 “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扶持控制西欧 援助欧洲发展 建立北约组织 遏制苏联力量 AB CD,A,(四)、地图类材料分析,例1(2008上海) 右图所示的是 A.秦朝的疆域 B.宋朝的疆域 C.元朝的

9、疆域 D.明朝的疆域,以图补文型,例2(2007山东)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 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以文补图型,解答关键:1、抓住地图两要素(图、文),其中有一项必为解题突破点。 2、注意历史地理事物的名称变化、政治地理区域范围的变化和新旧历史事物的兴亡变化。,【试一试】,1读右图,中国 政府面对当时的 周边形势,所采 取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鼓励对外贸易 C禁海闭关 D对外扩张,C,图表题解题的指导方法: “三读”:读设问;读标题; 读内容。

10、“二比”:柱状图要比趋势和幅度; 折线图要比变化趋势和变化中的关键点; 表格要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比较。 “一联”:把图表的标题与内容联系起来、把内容的趋势和幅度、横向和纵向联系起来、把图表和设问联系起来、把图表材料与教材要点、社会热点及党的方政方针联系起来。 “三忌”:忌脱离标题和设问读图表; 忌死套教材知识;忌离开背景导向主观臆断。,1. 牢固掌握历史基本知识;,做好历史选择题的基础,微观上:掌握具体史实的时、地、人、因、过、特、果。 宏观上:掌握教材三或四级结构(章、节、目、点),2 .准确理解历史概念、把握基本规律 理解历史史实、历史的内涵、外延;熟知一些基本的规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1、1. 三审题干(咬文嚼字)明确题目要求 一审:审时、空、角度等限制条件明确选择范围 二审:审关键的词句明确中心内容及内涵、外延 三审:审整体明确考查意图 2. 三辨选项(咬文嚼字)确定最后答案 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 二辨:是否符合题干主体内容; 三辨: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技巧方法,锦上添花,实战欠缺,技巧不熟,1.(嘉兴基础测试卷)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 启示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 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A.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12、 C.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课堂巩固】,2、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3、(2012年福建高考文综20) 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流行歌谣唱到: “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 为图景就成了图7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A平等 B自由 C人权 D博爱,4(杭州期末卷)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有“立 春、雨水

13、、惊蛰、春分、清明、冬至、 小寒、大寒”等名称。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 相关 B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 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 D节气体现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深入挖掘法,5宋代经济的发展被不少西方史家称为“商业革命”。下列各项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B江南市镇的广泛兴起 C都市中始现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D“市”分散于宅屋之间,6、下列关于右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推动了亚太经合组织健康发展 C中国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6

14、、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红底黄镰刀斧锤星) (白蓝红三色) A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认识到世界格局的变化,8、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 B. C

15、. D. ,例1、(2011年1月福州市质检题)1919年11月16日,在福州的日本侨民数十人持械寻衅,与福州市民发生流血冲突,死伤8人,其中大部分是学生,史称“图案”,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的学生集会声援“图案”,指出:“国人欲图自救救国,除人人尽力不用日货外,别无他法”。会后举行示威游行,沿途极力劝说商人抵制日货。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抵制日货是反帝爱国运动的一种形式 B“闽案”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延续 C“闽案”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相同 D“闽案”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1)时间一定要抓住; (2)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一定要清楚; (3)选项和题干的吻合度一定放在第一位考虑; (4)尽可能把试题放回所在教材章、节、目考虑; (5)程度动词和程度副词一定要注意,往往表述不当; (6)注意一些常见的求答词解题的一般规律。 如:“根本原因”一般沿着生产力、经济基础、主观原因等思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3、解题时须经常自我提醒的几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