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课件第1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473589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第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第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第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第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第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第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化学课件第1章(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天然药物化学,第一章 总论 (introductions),第一节 绪论,一、天然药物化学的名称:,天然药物化学 (The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植物化学 (Phytochemistry) 中药化学 (The 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草药成分化学 (The Chemist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Drugs),二、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2、,(一)天然药物的定义: 由动、植物、矿物和微生物原料发酵形成的药物通俗地称之为中草药,是传统药、民间药、民族药的总称。,天然药物,植物:87%,如人参、甘草等 动物:12.3%,牛黄、鹿茸等 矿物:0.6%,石膏、朱砂等,(二)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 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 学科。,有效成分: 具有生理活性的单体物质,能用一定 分子式表示,有一定的物理常数。 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的相对性: 有效部位: 具有生理活性的群体物质。,天然药物中分离出有效成分:制剂 如:颠茄、曼陀罗:莨菪碱(阿托品); 穿心莲:穿心莲内酯 天然药物中分离出有效部位: 如:银杏叶的提取物银杏

3、黄酮 地奥心血康8种甾体皂苷,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 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知识等,此外,还有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三、 天然药物化学在医药 事业中的作用,(一)探讨天然药物治病的 物质基础 有效成分,(二)控制天然药物及其 制剂的质量,影响天然药物防病治病的主要因素: 有效成分的含量、 产地、采收季节、 加工方法、贮存条件,(三)减低原植物毒性,并提高疗效,寻找有效成分,除去无效而有毒成分, 以降低其毒性,提高疗效。,(四)扩大天然药物的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科学出版社,1994

4、 介绍: 国内天然药物12694种 植物药:11020种 动物药:1590种 矿物药:84种 目前常用的药物400500种 黄连小檗碱 代用品:三颗针小檗碱,(五)进行新化合物的研究导致 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临床新药的来源途径 : 合成一系列化合物,进行药理实验筛选。 中药中筛选活性成分,再合成新药或 制备衍生物。,例: 青蒿 青蒿素 二氢青蒿素、蒿甲醚等。 古柯叶中分离的古柯碱:局部麻醉,但毒性较大,合成了普鲁卡因:结构简单,毒性低,四、天然药化的发展与动向,(一)我国古代 本草纲目记载:发酵法 从五倍子中的到没食子酸,(二)国外的研究的状况,1796 酒石(酒石酸钾钠) 酒石酸,19世纪

5、1804 法国药学家Derdsone 1806 德国药学家Serturner 鸦片 吗啡碱 ALK 1810 Gomez 金鸡纳树皮 : 奎宁、金鸡纳碱 1817 Pelletiere 吐根碱,Roubiquet 提纯:苦杏仁苷 黑芥子苷 1842 Weisz发现了: 芦丁,1861 Gorup发现了:甘草皂苷 Fraser发现了:K-毒毛旋花子苷 1874 Schmiedeberg :洋地黄毒苷,20世纪50年代:蛇根木 利血平(发现、确定结构 合成仅4年) 吗啡碱(1804-6发现、1925定结构、1952年合成) 60-70年代:美登木 美登木碱,国外研究热点,美国:热点是抗癌和抗艾滋病

6、药物 60年代 美登木碱(maytansine) 80-90年代 紫杉醇(taxol) 日本:热点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药物 人参、葛根、柴胡、甘草、芍药、桔梗等 救心丸、杜仲茶 德国:热点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抗衰 老及胃病的药物 tebonin,(三)我国近代研究情况,有机化学家赵承嘏:30年代:麻黄 麻黄素 建国初期:麻黄素、甘草酸、长春新碱、利血平、 (10年) 摆脱进口局面。 海南萝芙木 降压灵 丹参酮 A磺酸钠盐、五味子木脂素 栝楼根新鲜汁水中的天花粉蛋白用于临床引产,1980-89年统计:从天然药物研究中发现新的化 合物已有800多个。 2000-目前:每年研究发现1000多

7、个新的天然化合 物。种类更多,应用范围更广。,我国重点研究领域: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衰老、慢性支气管等的药物,来源: 唐古特山莨菪 Anisodus tanguticus 用途: 微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代表性成果,来源:Artemisia annua,(四)我国目前研究与国外的差距,有200多公司,数百家单位从事天然药物研究,上市药物有1/4来自天然药物。,(五)今后的研究方向,1. 继续以活性为指标分离有效成分 2. 积极进行复方的化学成分研究 3. 进行组织培养、保护药源,第二节 生物合成,一、 一次代谢及二次代谢,这些是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该过程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称为一次

8、代谢过程,产生的物质称为一次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1一次代谢:,这些物质对植物生命活动不起主要作用,该过程不是存在所有的绿色植物中,产生的生物碱、萜类等化合物称为二次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2二次代谢:,二、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醋酸-丙二酸(AA-MA)途径: 脂肪酸类、 酚类、蒽醌类 2. 甲戊二羟酸类(MVA)途径: 萜类、甾类 3.桂皮酸(cinnamic acid pathway)及莽草酸(shikimic acid pathway)途径: 苯丙素类、黄酮类,(一)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途径) 脂肪酸类、蒽酮类、酚

9、类化合物由此途径生成,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二)甲戊二羟酸途径(MVA途径) 甾体及萜类化合物由此途径生成。,(三)莽草酸途径及桂皮酸途径 天然产物中具有C6- C3 结构的香豆素、木质素、苯丙素及C6- C3 - C6结构的黄酮类成分由此途径产生;,(四)氨基酸途径(AA途径) 天然产物中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产生。,五、复合途径,4.氨基酸(amino acid pathway)途径: 生物碱 5.复合途径:复杂的化合物 (1)醋酸-丙二酸-莽草酸途径(AA-MA-SA) (2)醋酸-丙二酸-甲羟戊酸途径(AA-MA-MVA) (3)氨基酸-甲羟戊酸途径(A.A-MVA) (4)氨基酸-醋酸

10、-丙二酸(A.A-AA-MA) (5)氨基酸-莽草酸途径(A.A-SA),第三节 提取分离方法,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一) 提取方法: 按提取原理分类: 溶剂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 溶剂法最为常用。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将在挥发油一章介绍.,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 依据天然产物中各种成分的溶解性能,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内溶解出来的方法。,(1)常用溶剂,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己烷(石油醚) 亲脂性有机溶剂,水、亲水性有机溶剂、亲脂性有机溶剂。,其极性大小如下: 水 甲醇乙醇丙酮 亲水性有机溶剂,(2)常见官能团极性比较

11、:,羧基酚羟基醇羟基氨基酰氨基醛、酮酯基醚基烯基烷基,(3)化合物的极性判断:,由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数目、 及排列方式等综合因素决定。,分子较小,极性基团多的物质: 亲水性较强易溶于亲水性溶剂,分子较大,极性基团少的物质: 亲脂性较强易溶于亲脂性溶剂,(4)溶解规律: 相似相溶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 成分的重要依据之一。,选择溶剂的原则: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共存杂质的溶解度最小。,2溶剂的选择,常用溶剂可分为以下三类: 水可以溶解: 氨基酸、糖类、无机盐等。,甲醇、乙醇、丙酮(与水任意比例混溶 ): 苷类、生物碱、鞣质等。 特点: 介电常数较大,水溶性较大 对植物细胞穿透能力较强 对许多成分

12、的溶解性能好,提取完全 毒性低,价格便宜,回收方便。 乙醇提取天然产物成分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挥发油、油脂、叶绿素、树脂、内酯、 某些生物碱及一些苷元。 特点:沸点低,浓缩回收方便, 易燃,有毒,价贵,设备要求较高, 穿透药材组织的能力较差, 有局限性。,亲脂性有机溶剂可溶解:(与水不能任意混溶),3溶剂提取顺序:,(1)溶剂递增的顺序,石油醚或汽油油脂、蜡、叶绿素、挥发油、 游离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 氯仿或乙酸乙酯游离的生物碱、有机酸、 黄酮、香豆素等甙元 甲醇、乙醇、丙酮甙类、生物碱、鞣质 水氨基酸、糖类、无机盐,提取液浓缩成膏,拌硅藻土等辅料,减压干燥成粉再以不同溶剂进行分步洗脱。,(2

13、)先用乙醇提取,溶剂提取的方法: 水、亲水性有机溶剂: 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水为溶剂还可以用煎煮法。, 亲脂性有机溶剂: 易挥发,多以索氏 提取器采用连续回流法。 特点: 节省溶剂 新鲜溶剂不断加入,保持较高的浓度差,提取效率高 不适合热敏成分,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一)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结晶与沉淀法,1. 结晶及重结晶法: 结晶法: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因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使部分成分析出结晶。 重结晶:选择适当的溶剂让结晶再一次溶解和析出结晶的过程。,利用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使极性改变,某些成分溶解度改变而析出沉淀。,2. 溶剂沉淀法:,某些酸、碱或两

14、性化合物可采用加入酸、碱调节溶液的pH值,分子的状态(游离型或解离型)变化,使其溶解度改变。,3. 酸碱沉淀法:,某些酸、碱性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加入沉淀试剂生成水不溶性盐类沉淀析出。,4. 沉淀试剂沉淀法:,如: 生物碱的酸性液 + 加入生物碱沉淀试剂 生物碱难溶性复盐 鞣质 + 明胶、蛋白质溶液 复合物,水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饱和,有效成分沉淀析出,其它水溶性杂质溶于水。 如: 三七的水提液中加硫酸镁三七皂甙乙 三颗针中提取小檗碱氯化钠或硫酸铵盐析。,5. 盐析法:,(二)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 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萃取法,1. 常见的萃取方法: 液-液萃取法 反流分布法(CCD) 液滴逆流层析

15、法(DCCC) 高速逆流层析法(HSCCC) 气液分配层析法(GC或GLC) 液-液分配层析法(LC或LLC),2. 液-液萃取法原理: 是利用混合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的分离方法。 分配系数K = C上 / C下 萃取时,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分配系数差异越大,则分离效果越好。,(1)正相分配色谱: 载体:硅胶等 (硅胶吸水超过17,不作 吸附剂,而作为载体) 固定相: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液等 流动相:氯仿、乙酸乙酯等弱极性有机溶剂 洗脱规律:极性小成分先洗下 极性大成分后洗下,3. 液-液分配色谱法,(2)反相分配色谱: 亲脂性有机溶剂固定相, 水或亲水性溶剂移动相。 固定相:可用石蜡油 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