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楼高支模方案(改).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3455468 上传时间:2020-08-30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楼高支模方案(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主楼高支模方案(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主楼高支模方案(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主楼高支模方案(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主楼高支模方案(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楼高支模方案(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楼高支模方案(改).doc(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地质科技园建设项目A标段 主楼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1、工程概况32、编制依据103、施工计划103.1施工进度计划103.2材料及设备计划113.2.1材料计划113.2.2设备计划124、施工工艺技术134.1技术参数134.2工艺流程154.3施工方法244.3.1 300650梁架体搭设示意图244.4检查验收254.4.1材料验收254.4.2模板工程检查验收254.5模板拆除26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65.1组织保障措施265.2安全施工技术措施275.3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285.4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295.5监测监控措施305.6应急预案315.6.1应

2、急救援的方针315.6.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315.6.3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325.6.4应急响应335.6.5救护途中335.6.6事故调查345.6.7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终止和恢复346、劳动力计划346.1专职安全员计划346.2班组劳动力计划35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35板模板(盘扣式)计算书35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47梁侧模板计算书56模板支架对混凝土楼盖影响分析计算书621、工程概况1.1、建设概况工程名称贵州省地质科技园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管理公司贵州国龙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贵州国龙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勘单

3、位贵州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施工单位中铁五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地点观山湖区石林西路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57000 工期要求总工期:567 日历天1.2、设计概况建筑层数地下一层/地上八(九)层0标高1272.5m建筑层高4.5m/3.9m建筑高度最大高度36.3m建筑类别一类抗震设防烈度6 度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 年抗震设防等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基础类型桩基础、独立柱基结构形式框架结构1.3、高支模概况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搭设高度8m以上,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按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本工程主楼结构5、6、

4、7、9#楼八层,8#楼九层,其中5、6#楼建筑面积8000 m2,8#楼建筑面积9003m2,7、9#楼建筑面积为10208.9m2,根据主塔楼的区域划分,主楼层高主要有两种;一层4.5m,标准层3.9m,主楼部位一层局部层高8.35m;跨度为8.4m,满足高支模范畴,并需要组织专家论证。具体各区域高支模概况见下表:(下表中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高支模区域层高(mm)梁主要构件截面(mm)支模跨度(m)板厚(mm)轴线位置主楼1层8350300*600250*550300*6508.41205-35-6交5-B5-C、6-36-6交6-B6-C、7-47-5交7-A7-B、7-47-

5、5交7-C7-D、8-38-6交8-A8-B、8-38-6交8-A8-B、9-49-5交9-A9-B、9-49-5交9-C9-D1.4、高支模区域分布图:因本工程高支模区域较小,现场能够一次性完成整个高支模区域的施工,因各栋号高支模区域不相同,高支模位于1层,支撑体系的基础均为地下室顶板。具体的平面图、剖面图详附图:2、编制依据方案编制依据如下:1、本工程设计图纸(包括设计变更、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交底等设计文件)。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3、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相关技术规范。(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6、(JGJ130-2011)(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6)(4)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5)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0)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1) 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撑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12)砼结构施工规范GB5

7、0666-2011(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3、施工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主楼高支模施工进度计划:3.2材料及设备计划3.2.1材料计划本工程支撑架采用48*3.0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模板选用1830*915*15木胶合板,木枋选用3000*90*40、2000*90*40标准木枋,墙、柱、梁加固采用14对拉螺杆,柱加固主次楞均采用48*3.0普通钢管,梁侧模加固采用90*40木方。主要材料计划如下表:材料计划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使用量用途备注1盘扣钢管(t)483.0立杆2.55 m100满堂架搭设根据现场实际材料规格,计算按2.7mm 壁厚取值1.35 m1

8、.8 m1.2 m横杆0.3m0.6m0.9m2483.0钢管(t)6m25剪刀撑、连接杆、柱次楞1.5m20梁底小横杆、柱抱箍3十字扣件(套)锻铸铁制作的扣件2000钢管连接件拧紧力矩4560NM4对接扣件(套)5旋转扣件(套)6可调顶托螺杆直径36450板底钢管支撑7柱、墙模板()15mm 九层板300柱墙面板根据现场需要提供8梁、板模板()183091515600梁、板面板施工中根据各区用量提供9木枋(m3)409020004090300040梁板次楞10木枋(m3)50*100*200010立杆底部垫木1114螺杆(根)1000/1500800/1200梁柱加固12插入式振捣棒(根)6

9、/32/2捣固砼13泵管(根)3m/2m/1m15/1/1输送砼注:其余辅材按主材用量配料3.2.2设备计划施工机具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裁板机Y112M-21台2手提锯LH-18525台3电钻机KR554RE-A95台4电焊机BX1-2502台检查验收及监测工具计划表:序号工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全站仪TS-8021台2水准仪DS-21台3钢卷尺50米2把4钢卷尺5米10把5力矩扳手2把6游标卡尺1把4、施工工艺技术4.1技术参数4.1.1、8.35m 高楼板高支模设计支撑体系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支模高度为 8.35m,最大梁截面300650,楼板厚度为120mm,混凝土强度

10、等级为C30,支撑体系基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该区域支撑体系设计情况如下:项目搭设方式模板15mm厚优质九层合板水平次楞采用4090mm木枋,竖向布置,间距200mm水平主楞483.0mm双钢管,用于支持木枋顶托顶托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大于300mm,顶托上部使用双钢管支撑木枋满堂架体立杆间距立杆纵距0.9m,横向间距0.9m,步距1.2m,立杆底端采用木枋作为垫板水平杆水平杆步距沿立杆高度1.2m间距设置,纵横向水平杆贯通设置,梁板底不大于650mm处设置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纵向、横向扫地杆固定在距基底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剪刀撑设置沿架体外侧设置一圈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并在

11、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并在剪刀撑的顶部、中部、扫地杆部位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60,每道剪刀撑宽度为5跨。 架体稳定性满堂架体系和周边先浇筑的柱体或墙结构拉紧顶牢,拉结点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设置,梁板下立杆纵横成行,水平横杆全部贯通;板下支撑体系水平杆全部延伸到梁下与梁下立杆或水平杆连接,确保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安全兜网设置为了保证操作安全性,高支模满堂脚手架搭设完成后,必须在距楼地面3m部位高度挂设安全网,防止人员坠落4.1.2、梁高支模设计梁截面尺寸搭设方式250*550梁两侧立杆采用483.0mm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步距1200

12、mm,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为梁宽度加600m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900mm,梁底立杆承重采用单扣件连接。梁底立杆梁底不加设立杆。梁底小横杆梁底采用483.0mm单钢管作为支撑小横杆,步距为1.2m,间距同梁两侧立杆间距,即为900mm。梁底次楞梁底次楞采用4090mm木枋,平行梁跨度方向间距200mm。梁侧主楞梁侧模主楞采用双钢管,沿梁跨度方向,间距500mm。梁侧次楞梁侧次愣采用4090mm木枋,间距200mm。梁中对拉螺杆梁腹板中部不设对拉螺杆,采用板底扫天杆或木枋对梁中腹板进行支撑。300*600300*650梁两侧立杆采用483.0mm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步距1.2m,梁两侧

13、立杆横向间距为梁宽度加600m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900mm。梁底立杆梁底采用483.0mm单钢管作为支撑小横杆,步距为1.2m,间距同梁两侧立杆间距,即为900mm。梁底立杆承重采用托撑连接。梁底小横杆在梁底垂直梁跨度方向设置一道小横杆,间距同梁两侧立杆间距,即为900mm。梁底次楞梁底次楞采用4090mm木枋,平行梁跨度方向间距200mm。梁侧主楞梁侧模主楞采用双钢管,沿梁跨度方向垂直布置,间距500mm。梁侧次楞梁侧次愣采用4090mm木枋,间距200mm。梁中对拉螺杆在梁侧模中部采用14对拉螺杆设置一道拉结,沿梁长方向间距按500mm设置,对拉螺杆外加设16硬塑套管,以便螺杆回收周转使用。梁侧双钢管主楞底部亦采用14对拉螺杆进行拉结。4.2工艺流程4.2.1 施工顺序放线铺设立杆垫板搭设立杆及扫地杆架体起步验收搭设第一道水平剪刀撑搭设第二步水平杆、竖向剪刀撑搭设第三步及以上水平杆、水平剪刀撑,完善竖向剪刀撑安装顶托、铺设梁底模板支设梁侧模板支设板底模板架体最终验收梁板钢筋绑扎、浇砼。4.2.2 支撑架搭设要求1)、满堂架的搭设应严格按照梁板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方案搭设。基本要求:横平竖直、整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