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全解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454912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文化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全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旅游文化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全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旅游文化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全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旅游文化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全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旅游文化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全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文化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全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文化知识-中国古代建筑全解课件(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知识讲座 第三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第三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思想 (一)敬天祀祖的礼制思想、皇权为核心的等级思想、家长为中心的家族思想都在建筑中得到充分反映。 (二)中国古代建筑重在以平面构图为特设特色,而西方建筑重在以立体构图特色。 (三)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其主要特点,并辅以砖瓦。,二、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一)台基 一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使其防潮、防腐,同时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大致有四种。 1,普通台基 用素土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 筑而成约高一尺,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 较普

2、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 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 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3,更高级台基 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相传位于世界中心,系宇宙间最高的山,日月星辰出没其间,三界诸天也依傍它层层建立。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 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 由几个须弥座相叠而成, 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 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故 宫三大殿和山东曲阜孔庙大成 殿,即耸立在最高级台基上。,(二)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

3、圆 柱形木头,置于石头为底的台 上,多根木头圆柱,用于支撑 屋面檩条,形成梁架。,(三)开间 四根木头圆柱围成的空间 称“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 为“开间”或“面阔”。建筑的 “进深”,(四)大梁、即横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最主要 的木头,以形成屋脊。常用松 木、楠木或衫木制成。是中国 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主件之一。,(五)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

4、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六)山墙 俗称外横墙 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叫横墙。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它的作用主要是与邻居的住宅隔开和防火。 即房子两侧上部成山尖形的墙面。常见的山墙还有风火山墙, 其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面而呈阶梯形。,(七)藻井 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 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 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 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八、屋顶,1,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 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 有弧度,又称四阿顶。,2,歇山顶 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

5、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 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 九脊顶。,3,悬山顶 又称挑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 脊悬出山墙外。,4,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不悬出山墙外,或略高于屋面。,5,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 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6,卷棚顶 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 形曲面。,三、中国古建筑的等级制度,(一)建筑形式等级 殿式 即宫殿的样式,为帝王后妃起居之处。佛教建筑中的大雄宝殿,道教中的三清殿等也属此类。殿式建筑的特点是

6、宏伟华丽,瓦饰、建筑色彩和绘画都有专门寓意。 大式比殿式级别低,但又有别于民间建筑,它是各级官员和富商缙绅的宅第。该建筑不用琉璃瓦,、斗拱彩饰也有严格规定。 小式为普通百姓住房或衙署庙宇次要建筑的规格。,(二)屋面的等级 第一等级:重檐庑殿。 第二等级:重檐歇山。 第三等级:单檐庑殿顶。 第四等级:单檐歇山顶。 第五等级:悬山顶。 第六等级:硬山顶。 第七等级:四角攒尖顶。第八等级:盏(1u)顶。 第九等级:卷棚顶。,第一等级:重檐庑殿 庑殿是一种屋顶的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的建筑,庑殿在宫殿庙宇中级别最高,若加重檐则最为尊贵,用于皇宫、宙宇的主殿,如北京故宫太和殿、乾清

7、官等。,第二等级:重檐歇山。歇山是庑殿和悬山相交而成的屋顶结构,它是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又名九脊殿。歇山若加上重檐,级别也十分高。(如天安门),第三等级:单檐庑殿顶。(如故宫弘义阁,华英殿),第四等级:单檐歇山顶。(如故宫东西六宫),第五等级:悬山顶。,第六等级:硬山顶,第七等级:四角攒尖顶。 屋顶陡,无正脊,几条垂脊交于顶,其上为宝顶,如故宫中和殿即是。,第八等级:盏(1u)顶。平顶四周加一圈外沿。 第九等级:卷棚顶。两面坡相交处成弧形曲面,无明显正脊,庙宇祠堂享殿前多为卷棚式建筑,(三)开间的等级 开间,多以单数命名,其尺寸多以明间为最大。从等级制看,开间愈多,等级愈高,而

8、九、五仅是帝王专用,即皇宫大殿9开间,5进深(即所谓九五之尊)。现存北京故宫太和殿,在清时由9开间为11间,这更显示了“皇威”。 清朝规定,公候府第大门3间,有金漆兽面锡环,前厅、中堂、后堂各7间。一二品官厅堂也是7间,三品至五品厅堂5间,六品至九品厅堂3间,门为黑色,有铁环。百姓的建筑正房则不得超过 间。,(四)、彩画的等级1,和玺彩画 是等级最高的彩画。其主要特点是:中间的画面由各种不同的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画面两边用框住,并 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丽。,2,旋子彩画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有时也可画龙凤,两边用框起,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

9、一般用次要宫殿或寺庙中。,3,苏式彩画 等级低于前两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两边用或()框起。“()”被建筑家们称作“包 袱”,苏式彩画,便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五)古建筑的木构架,柱承受建筑物上部重量的直立杆体,叫做“柱”,就位置而言,有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童柱之别 檐柱檐下最外一列支撑屋檐的柱子。 金柱在檐柱以内的柱子,除了处在中线上的柱子,都叫金柱。 中柱 处在建筑物纵中线上并顶着屋脊(不在山墙里面)的柱子,叫中柱。 山柱在山墙正中,并从山墙之内顶着屋脊的柱子。,(五)古建筑的木构架,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

10、,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梁古建筑的主要木作构件,是房屋中承受重量的水平大木,一般与建筑立面相垂直。 三架梁大木建筑中梁架的主要构件,长两步架,上承托三檩的梁。 五架梁 与三架梁平行,位于三架梁之下的长四步架的梁。其上安瓜柱,上承五檩的梁。 七架梁即承托七檩、梁架中最长的梁。 双步梁古建筑中梁的一种,长两步架,两端下置柱,一端上侧承檩,一端无檩,中部安瓜柱,

11、上承单步梁。如内乡县衙大堂前后即为双步梁。 抱头梁 位于檐柱与金柱或老檐柱之间的短梁,一端置于檐柱之上,另一端插入金柱或老檐柱中。,檩古建筑中小式建筑的大木构件。即与梁架正交的两端搭于梁柱上用以承托椽子的木构件。 脊檩在屋脊下的檩叫脊檩。 檐檩处于屋宇最外边的檩叫檐檩。 金檩在檐檩与脊檩之间的檩,统称“金檩”,金檩有上中下之分。 檩条根据建筑物承重大小,有用一根的,有用两根并用的、三根并用的。两根并用的,下面的一根叫檩枋,如脊枋。三根并用的,处于中间的多为方条,称为垫板,如脊垫板。下面的一根仍叫檩枋。,椽子密集地排列于檩上,并与檩成正交的木条,叫椽子。其功能是承受屋顶的望板和瓦。 脑椽最上一段

12、即脊檩到上金檩这段椽子。 花架椽在各金檩上的椽子,都叫花架椽,又叫平椽。 檐椽从下金檩到檐檩这段椽子叫檐椽。 飞椽在大式建筑或较大建筑物中,为增加挑出的深度并使瓦沟水流远,在圆形断面的檐椽外端,还要加钉方形断面的椽子,这段方形断面的椽子叫飞椽。 望板铺钉在屋面椽子或檩条上的木板,叫望板,又叫屋面板。板的方向与椽身平行,叫顺望板;与檩条平行,叫横望板,有的不用望板,而用望砖。,古建筑上的门文化门,是安装在房屋的出入口 ,并能开关的障碍物。宫殿、衙署、-富豪之家的门上的装饰等级森严,不可逾越。古建筑上的门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铺首质地、门的色泽和门钉的多寡。格扇门 一间全部以格扇为门,是宋代

13、以后古建筑中较为多见的一种门的形制。大致分为格心,绦环板和裙板三部分。其作用形制同格扇。,铺首衔环古时较大建筑的门上都安门环,外人进院,必先叩环。宫殿、衙署和富豪之家的门环,底盘作兽形,似龙似虎,下衔以环,称为铺首,故人们常以铺首衔环指称叩门的装饰。铺首衔环按等级分为金质、铜质、锡质和铁质四个等级,如清代规定,皇宫的门环为鎏金,一二品官为铜质,三品至五品为锡质,六品至九品官为铁质。,门钉 在建筑上应用象征手段表现思想内涵有一种数字象征方法。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将天下万物分为阳性和阴性,男女之中,男为阳,女为阴,天地日月中,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数字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所以在宫

14、殿中,皇帝为阳,皇后为阴,如果与数字相联系,则单数中最高数“九”当为帝王的象征。因此,在宫殿中才出现了“九龙壁”、“九龙御道”、屋脊上九个走兽的特有现象,这种象征手法应用到门上,则出现了横九排、竖九排共81枚门钉来象征皇帝专用,这并非构造上的需要,而是象征等级的装饰手段。,门的颜色 人类认识红色最早,太阳是红的,能给人带来光明,带来温暖;火是红的,有了火,人类能够烧食,火能烧制陶器,烧砖瓦盖房,火还能避邪等等。按明史记载,亲王府的大门是丹漆、金钉、金铺首、铜门环,门钉为竖九横七共63枚,公主府的大门是竖九横五共45枚。百官府第中,公侯用金漆兽面锡门环,一二品官用绿油兽面锡门环,三至五品官府用黑

15、门锡门环,六品至九品是黑门铁门环。由此大体可以看出,从帝王宫殿到九品官的府第门的装饰是:红门金钉铜环、绿门金钉锡环。一二品官以下各官门上都没门钉的装饰,依次是绿门锡环,黑门锡环和黑门铁环。从门的颜色分自上而下是红、绿、黑,从门环的材料上是铜、锡、铁,由低到高,等级分明。(据楼庆西著中国建筑的门文化),“五脊六兽”古建筑的外部装饰 “五脊六兽”是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如宫殿、衙署、庙宇等大型屋宇的外部装饰件的总称。所谓“五脊”,是指屋宇的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六兽”是装饰在正脊、垂脊末端的兽头形饰物。“五脊六兽”泛指屋脊上的一切装饰件。,正吻 又叫鸱(念chi,)吻,螭吻,是安装于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

16、件,龙头形,龙口大开,咬住正脊,系釉陶或琉璃制品,正吻又叫大吻。地方建筑的正吻样式很多,相互之间风格差异也很大,正吻的形象也引出过不少传说趣谈,说它是龙生九子之一,平生好望,能喷浪降雨,将它镇于殿脊之上,防其逃遁,以防止火灾。还有一说,正吻原本头朝外,有一天忽然成精,回头正欲吞脊时,一道士立即用宝剑将其插住,仅露出剑把。正吻因之忿忿不平,复人背后钻出,故正吻背后有背兽,俗称“气不忿儿”。 垂兽是安装于垂脊的兽头形饰物。,仙人、走兽和套兽在脊角屋檐处,安放着仙人和走兽,它们列队整齐,昂首蹲在屋宇的最险处,威武中透出几分亲昵。仙人排在首位,仙人之后的走兽顺序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anni)、押鱼、獬豸(xiezhi)、斗牛、行什。工匠在安装走兽饰件时有句口诀云:一龙二凤三狮子,四天马五海马,六狻七鱼,八獬九吼十猴。所用小兽多寡与建筑体量有关,有1、3、5、7皆为单数,按减后不减前的原则,自下而上按照顺序使用。而故宫太和殿级别最高,达到10个,更显尊贵,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