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453993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相关标准与技术要求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汽车产品标准及相关要求山东省 上海市纯电动汽车技术交流会2010年03月16日,主要内容,新能源汽车产品需执行的标准和检验项目 对检测机构和检验报告的要求 同一型号判定原则 VIN编码规则 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 电机及其控制器标准及试验项目 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标准及试验项目,新能源汽车产品检验标准目录,新能源汽车产品检验标准目录,新能源汽车产品检验标准目录,电动汽车适用标准,需执行的标准和检验项目,必须满足现有的常规汽车检验项目; 需满足相关专项标准并提交相应的检测报告; 动力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检测可以只按QC/T 741QC/T 744进行; 锂离子蓄电池 统一按QC/T 743-200

2、6; 锌空气蓄电池 按GB/Z 18333.2-2001; 二甲醚汽车应按常规汽车进行检验并提交报告,同时须对非常规排放物做出说明。,检测机构的要求,与常规汽车相同的检验项目和需在整车上进行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专项检验项目按常规汽车的管理要求进行。 电池、超级电容器和电机、控制器的检测在指定的检测机构或技术中心进行。 新能源汽车其它专项检验项目,要求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检测机构进行(暂不进行指定): (1)具备相关标准的检测能力; (2)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检验报告的要求,和常规汽车的检验报告要求相同: 检验结论、检验地点、设备情况、曲线、数据、样品描述、照片等; 报告格式应为标准中要求的

3、全部项目(由于设备原因和样品原因未进行的项目应说明)。,同一型号判定规则,符合常规汽车同一型号判定规则; 新能源汽车不能与常规汽车列入同一型号 驱动电机类型(同步、异步、交流、直流等)相同; 不同配置的驱动电机额定功率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不大于1.2;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程度相同(微混、 轻混、中混、深混、全混等);混合方式(并联、串联、混联)相同;能源种类(油-电、气-电等)相同;,同一型号判定规则,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类型(铅酸、镍氢、锌空气、锂离子(锰酸锂、磷酸铁锂等也属不同种类)、无机/有机超级电容器、氢-空气/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等)相同; 动力电池种类(能量型、功率型)相同;

4、单体和模块容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均不大于1.2; 整车控制系统生产企业相同; 是否有外接充电方式相同。,VIN编码规则,一般需要修改,在VDS(车辆说明部分)应体现出(非强制要求): (1)车辆类型:(汽油/柴油)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二甲醚汽车等; (2)车辆技术特性参数:可包括驱动电机额定功率(kW)、动力蓄电池组/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组总成标称电压(V)、动力蓄电池3小时率额定容量(Ah)、二甲醚发动机额定功率(kW)等参数中的一个或几个。 其余部分参照GB 16735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制定。,VIN编码规则,改装类商用车生产企业如要申报新能源汽车底盘

5、产品公告或申报采用自制底盘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公告,需要先行编制VIN编码规则,并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下设的车辆识别代号管理办公室申请备案,在批准后方可按该规则对这两类产品进行编码和申报产品公告。,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标志的种类及信号装置的显示颜色 标志的形状 标志的使用方法,GB/T 4094.2-2005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仪表的类别 指示仪表装置、警告和指示信号装置 仪表的一般要求 安全、电磁兼容性能、耐振性能、绝缘介质强度、精度,GB/T 19836-2005 电动汽车用仪表,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标记 蓄电池包、动力蓄电池类型 由动力蓄电池排

6、出的气体 动力蓄电池的要求 动力蓄电池的绝缘电阻、爬电距离、通风 动力蓄电池的过电流断开器 车载储能装置碰撞的特殊要求 成员保护、第三方保护、短路保护,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操作安全 驱动系统、电源接通程序、行驶、倒车、停车、主开关、电磁兼容性、辅助功能 故障防护的要求 不希望的车辆动作、电气联接、辅助电路、过电流切断装置 用户使用手册,GB/T 18384.2-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对触电防护方式的要求 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要求、遮挡/外

7、壳的要求、电位均衡的要求 防水 模拟清洗、模拟暴雨、模拟涉水、绝缘电阻监控系统,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车辆准备 30分钟最高车速试验 蓄电池完全放电 车辆准备 最高车速试验 蓄电池的40%放电 加速性能 爬坡车速试验 坡道起步能力试验,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动力蓄电池的初次充电 续驶里程试验(工况法、等速法) 动力蓄电池充电和能量测试 能量消耗率的计算,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预扫描 40km

8、/h 分别找垂直电场和磁场的最大发射面 车辆测量 16km/h、及64km/h 磁场问题 车载充电器的测量,GB/T 183872008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强制性标准检验 51项 整车性能试验 GB/T18384.1、GB/T18384.2、GB/T18384.3、GB/T18385、GB/T18386、GB/T18387 可靠性试验,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整车标准及试验项目,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充电模式及功能、连接及接口要求、电击防护 GB/T 1848

9、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电气安全、电气特性、电磁兼容、功能 GB/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功能及要求、电气安全、介电强度、环境测试、通讯要求,可能将要列入专项试验项目的标准,电机及其控制器标准及试验项目,基本参数及检查 外形尺寸、重量、定子电阻、接地、冷却系统水压 介电强度试验 绝缘电阻、耐电压 环境试验 高温、低温、定频与扫频振动、盐雾 温升 防尘、防水 GB/T4942.1-2001、GB/T4942.2-1993,GB/T 18488.1-2006、GB/T 18488.2-2006

10、第1部分:技术条件 第2部分:试验方法,电机及其控制器标准及试验项目,转速转矩特性及效率 堵转转矩与堵转电流、转矩转速曲线 再生能量回馈 125%额定电压 超速 120%最高转速 振动与噪声 GB10068-2000、 GB 10069.1-2006、GB10069.3-2006,GB/T 18488.1-2006、GB/T 18488.2-2006第1部分:技术条件 第2部分:试验方法,电机及其控制器标准及试验项目,接触电流 GB 14711-2006 电压波动 75%、120% 过载能力与峰值功率 电磁兼容 GB14023-2006、GB/T17619-1998 举例:ISO10605、I

11、SO11452、ISO7637、CISPR25 耐久性,GB/T 18488.1-2006、GB/T 18488.2-2006第1部分:技术条件 第2部分:试验方法,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标准及试验项目,GB/Z 18333.2-2001、QC/T 741-2006、QC/T 742-2006、QC/T 743-2006、QC/T 744-2006,外观、极性、外形尺寸及质量 放电特性 常温、低温、高温、大电流 荷电保持与恢复能力 存储 耐振动 安全性 针刺、短路、加热、跌落 寿命,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标准及试验项目,电池管理系统标准,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 介电强度、电池系统状态监测、SOC 估算、电池故障诊断、安全保护、环境试验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帧格式、协议数据单元(PDU)、地址的分配、充电过程(握手阶段、配置阶段、充电阶段和充电结束阶段)流程图及帧格式,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