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启事例文要求-启事范文-最新范文

上传人:逮** 文档编号:143442915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征集启事例文要求-启事范文-最新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征集启事例文要求-启事范文-最新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征集启事例文要求-启事范文-最新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征集启事例文要求-启事范文-最新范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征集启事例文要求:启事范文-最新范文征集启事范文要求 什么是征集启事 征集启事是指企事业单位(包括个体工商业者及私人企事业)为了征集商标、牌名、厂名、包装、图案及文稿、广告词等,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招贴橱窗等媒体进行宣传,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的一种实用性文体。 特点 征集启事为了达到征集者的目的,常带有较浓的趣味性、有奖性和竞争性。 趣味性,是指征集启事在宣传自己的征集内容时,常常诱以有趣味的活动,使消费者有兴趣参与。 有奖性是指征集启事在宣传介绍征集内容的同时,以一定数额的奖金,奖品作为吸引消费者兴趣的手段。 竞争性是指征集启事在公开征集时,就使自己进入了竞争机制,不论是饶有趣味的征集启事

2、,还是带有奖品奖金的征集启事,实质上都是在竞争性的导引下的启事,若不存在竞争,征集启事主也无须花费财力精力和人力,去搞什么趣味性很浓、奖金奖品不薄的促集手段了。 写作要求 1对征集内容的项目要求不同征集启事在写作上要求内容必须详而明,特别是征集的内容、要求等务必要写清楚,而投资启事却要求将地点(含地理位置)详细告知。 2对征集的方式要求不同,征集启事由于征集的目的,内容不同,其征集方式也不同。 3对征集启事的目的要求不同。征集启事必须写上征集的目的,但因为其内容的有别,在写作目的时也有所不同。 4对征集启事的语体风格要求不同。征集启事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其总体语体风格是与应用文相一致的。我们这里

3、对启事中的征集启事的语体风格要求有所差别,也是受着其内容及方式等制约的。 征集启事范文 当缕缕光丝洒满校园,我们迎来了新学年,站上了新起点,孕育着新梦想。同学们,看到熟悉的面孔,听到悦耳的铃声,你们是否会对拥抱明天满怀憧憬和对流逝的往昔仍有淡淡怀念?那么,请拿起笔,记录下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此纪念我们天真快乐的童年,抑或多彩缤纷的青春岁月。 为全面促进经开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以实际行动支持各学校的教学工作,管委会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 新学年新起点新希望 为主题的作文征集活动。征文活动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开发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营造良好区域环境,为经开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开

4、发区提供支撑。 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将在西安经开区报道、经开区网站以及阳光报、城市经济导报、腾讯网、华商网等媒体刊登,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写作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干劲。希望区内各学校积极参与,认真组织,共同推动此项活动顺利开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形式 1、此次活动参评对象为西安经开区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含高中),参选作文的征集、评审不收取任何费用。 2、此次活动以学校为组织单位,以班级为参与主体,作文后须附指导教师的推介理由约 100 字,最后由班主任老师将各班参赛作品进行统一收集投送。 3、此次活动将由管委会公共事务局、策划宣传局会同陕西日报社、太

5、白文艺出版社、城市经济导报社、阳光报社专业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报送作文进行综合评定。 4、此次活动将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共评选出一等奖5 名;二等奖 10 名;三等奖 15 名;优秀奖 30 名;优秀组织奖 2 项。组委会将对参赛作品择优刊登,对获奖作品的作者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二、作文要求 1、参选作文在 新学年新起点新希望 为大主题下,以班为单位,由教师自主确定具体作文命题。主旨积极向上,自主拟题,作文题材、体裁、风格不限。所投稿件的文题下方请准确填写学校全称、班级、指导教师、作者姓名及作者和指导教师的详实联系方式。 2、字数要求:500-20xx 字(诗歌字数不限)。 3、参评作文必须为参评者的原创作文,参评作文及其片段不能发表在其他媒介上,引用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一律认定为抄袭,取消参评资格。 4、参选作品须在 X 月 X 日之前送(发)至指定邮箱或组织单位。 三、投稿方式 投送参评作文电子版,请以 ord 格式发至策划宣传局投稿邮箱:xx ,在标题栏处注明 征文 二字。 纸质作品直接送报至管委会策划宣传局办公室。 地址:XX 区管理委员会(凤城九路)策划宣传局。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