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新技术应用与普及展望.doc

上传人:dzz****808 文档编号:143442721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T新技术应用与普及展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IT新技术应用与普及展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IT新技术应用与普及展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IT新技术应用与普及展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IT新技术应用与普及展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T新技术应用与普及展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T新技术应用与普及展望.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新技术应用与普及展云计算、社交网络: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 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 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使任意其他的服务。云计算经常与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

2、rid Computing)相混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

3、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Cloud Computing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高速闪存、SSD固态硬盘、大容量存储: 在传统的做法里,闪存仅作为数码产品的存储来进行应用,虽然其传输速度快,但是成本也较为昂贵,因此对于用户来说,还是不宜作为大容量存储介质的。随着闪存的价格越来越便宜,2010年业内需要关注的就是大容量的闪存存储,目前各大厂商已经在研究和开发各种大容量存储的闪存设备。作为下一代的PC存储硬件,SSD固态硬盘2010年的任务依然是普及,而

4、与之对应的自然是价格上的进一步下降,这样的话,更多的笔记本电脑和PC机上将会装配SSD固态硬盘。至于传统的HDD硬盘,由于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单碟750GB的超大容量,2010年最有可能的就是采用四碟装的3TB超大容量硬盘面市。不过从主流来看,1TB和1.5TB硬盘会是2010年DIY市场的一个主流选择,更大的容量由于绝对成本较高,还是难以吸引用户。光纤磁盘阵列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磁盘阵列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各种应用系统中。开始只是简单地作为某台主机或服务器的附加外置存储设备,主要用于扩展单台主机或服务器的永久存储空间,一般通过SCSI或其他接口与主机直接相连;后来随着存储网络技术,尤其是光纤

5、通道Fibre Channel技术的发展,磁盘阵列通过光纤通道FC接口接入到存储区域网SAN中,为多台主机提供共享的存储空间。目前人们一方面正在致力于开发更多的接口技术(如iSCSI、InfiniBand等)让磁盘阵列接入到成本更低的存储网络(如IP网络)、或性能更高、功能更全的存储网络(如InfiniBand网络)中,一方面致力于通过存储虚拟化技术、全局文件系统技术提高磁盘阵列的利用率。 物联网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

6、、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物联网也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Cisco“无边界网络”粗看一下,觉得Cisco的这个“无边界网络”与现在大炒特炒的“物联网”有些类似,因为它们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随时、随地,任何人都能获得任何所需要的信息。”

7、,充分体现了“移动办公”的时代本色。但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比起口水满天飞,只见概念,不见方案的“物联网”,Cisco的这个“无边界网络”却实在许多,因为它已有了实实在在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或许这就是将来大家梦寐以求的“物联网”雏形吧,或者它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联网”的另一种叫法,毕竟Cisco是行业老大,自然不会随大流。CIsco“无边界网络”要实现的是随时、随地你都可以获得任何所需要的信息,彻底打消网络具有特定覆盖范围的概念,让网络变得无处不在。要真正实现无边界接入,那可不一两句口号可以做到的,而是要认认真真地解决所面对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这也正如我们平常经常说“有容乃大”,但要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8、却没几个人一样。首先,“无边界网络”要解决的是随时、随地接入,这就要求在对应解决方案能全面地支持当前在各种可能面临的环境下主流应用的接入方案(特别是像WLAN、VDSL2、3G、卫星通信等这些新兴接入方案),与此同时,还要为这些不同接入方案提供全面、可靠的安全保护方案,真正实现“有容乃大”。3A平台3A平台是半导体厂商AMD提供的整合计算机平台,将集合了AMD处理器、AMD芯片组和AMD显卡(ATI显卡)的整合平台称为AMD 3A平台。由于CPU、GPU、chipset这三大核心组件都是AMD研发的结晶,因此“3A平台”拥有更加出色的稳定性和兼容性,另外在性价比、功耗等方面,“3A平台”的优势

9、也非常明显。 作为目前业界唯一能提供处理器、芯片组和图形显示芯片等全线解决方案的半导体厂商,AMD将集合了AMD处理器、AMD芯片组和AMD显卡的整合平台形象地称之为AMD 3A平台,其内涵是“和谐计算平台”,是高效协作、完美互动,具有高稳定性、高兼容性、高性价比,正是这样的创新,有效地将原本分开的多个组件整合在了一起,对于PC系统有了整体性的优化设计。借助于AMD 3A平台,用户能够实现统一的优化,可以利用AMD混合交火技术获得更好的图形性能,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AMD Overdrives平台调控软件,在Windows界面下针对3A平台所有部件进行细致而有效的调节。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

10、库系统(DDBS)包含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DDBMS)和分布式数据库(DDB)。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对数据库进行透明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分别在不同的局部数据库中存储、由不同的 DBMS进行管理、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由不同的操作系统支持、被不同的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在逻辑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物理上则是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物理节点上。一个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的连接可以访问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库。它的分布性表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存储在同一场地。 更确切地讲,不存储在同一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 这就是与集中式数据库的区别。从用户的角度看,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逻辑上和

11、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一样,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场地执行全局应用。就好那些数据是存储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有单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一样,用户并没有什么感觉不一样。思科网真思科网真是一种全新的系统技术,它结合思科在智能化IP网络、统一通信、超高清IP视频(达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1080p解析度)、空间IP音频、交互式协同组件、数字电影、灯光环境、人体工程等领域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及集成技术,成功进行了系统性创新,实现跨越空间和技术障碍的真实体验。与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沟通不够真实,人物大小不一致、存在画面模糊、画面与声音不同步,以及抗信号干扰差等缺陷相比,网真系统通过三台65英寸超高清(1080p)

12、屏幕并排而立,配有高品质摄像系统及高保真、空间感声音拾取和播放设备,通过强大的网络调制和传输技术,将远在另一端与会者的表态和声音实时、真实地展现在与会者面前。MPLS-VPNMPLS-VPN是指采用MPLS技术在骨干的宽带IP网络上构建企业IP专网,实现跨地域、安全、高速、可靠的数据、语音、图像多业务通信,并结合差别服务、流量工程等相关技术,将公众网可靠的性能、良好的扩展性、丰富的功能与专用网的安全 、灵活、高效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VPN接入技术优势明显VPN是在公用的通信基础平台上提供私有数据网络的技术,运营商一般通过隧道协议和采用安全机制来满足客户的私密性需求。VPN与传统

13、的专有线/租用线路相比,费用低廉而且能较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所以一经推出马上受到了想自己组网又怕自己建网或者租借链路费用昂贵的客户的欢迎。近十年来,VPN从电话公司仅仅提供语音业务发展到了提供数据/语音混合,甚至多媒体业务,相应的技术也从基于DDN、帧中继(Frame Relay)、ATM发展到IP VPN,直至现在的MPLS VPN。VPN接入技术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VPN可以有多种划分:比如按商业用途分,有Intranet、Extranet和VPDN;按网络结构分,有星型网、网状网和多层网;按采用二层还是三层技术分,有基于二层技术的帧中继、ATM VPN和基于三层的IP VPN。多核、

14、并行计算CUDA、Tegra:尽管英特尔Larrabee独立显卡计划目前已经是暂时性的失败了,但是从长远来看,多核心并行计算仍然是芯片厂商研究的一个大方向。从目前的高端四核心处理器应用以及英特尔即将发布的CPU+GPU整合型芯片来看,采用多核心的并行计算架构的确是拥有美好前景的,而Nvidia新一代的GT300图形芯片更是采用了全新的并行计算体系,将CUDA架构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极致,甚至在通信终端上,Nvidia也会凭借新一代的Tegra来占领市场。Tegra的设计理念同样是CPU+GPU,这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将令人憧憬,相信在2010年以上的相关芯片技术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万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

15、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城域骨干网需求。首先带宽10G足够满足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域骨干网带宽需求(现阶段多数城域骨干网骨干带宽不超过2.5G)。其次万兆以太网最长传输距离可达40公里,且可以配合10G传输通道使用,足够满足大多数城市城域网覆盖。采用万兆以太网作为城域网骨干可以省略骨干网设备的POS或者ATM链路。首先可以节约成本:以太网端口价格远远低于相应的POS端口或者ATM端口。其次可以使端到端采用以太网帧成为可能:一方面可以端到端使用链路层的VLAN信息以及优先级信息,另一方面可以省略在数据设备上的多次链路层封装解封装以及可能存在的数据包分片,简化网络设备。在城域网骨干层采用万兆以太网链

16、路可以提高网络性价比并简化网络。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0G以太网可以应用在校园网、城域网、企业网等。但是由于当前宽带业务并未广泛开展,人们对单端口10G骨干网的带宽没有迫切需求,所以10G以太网技术相对其他替代的链路层技术(例如2.5G POS、捆绑的千兆以太网)并没有明显优势。思科和JUNIPER公司已推出10G以太网接口(依据802.3ae草案实现),但在国内几乎没有应用。目前城域网的问题不是缺少带宽,而是消耗大量带宽的Killer 。IPv6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其中Internet Protocol译为“互联网协议”。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它的下一个版本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