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5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设计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43418070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5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5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5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5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5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5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5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5声音的强与弱教案课题声音的强与弱单元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科学探究目标: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与我们身边的各种现象密切相关。重点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

2、量越小。难点通过使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物体振动幅度的不同,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新课聚焦播放视频非洲鼓逆战非洲鼓表演时鼓手在鼓面上拍打就能发出不同的节奏和音符,敲击非洲数,我们发现,轻轻敲鼓,发出的声音小;用力敲鼓,发出的声音大,因为用力的大小不同,鼓面产生的振动情况不同,声音的轻重就不同,音乐课上,我们将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那么声音的强弱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课题:声音的强与弱。(板书课题)观看视频猜测答案通过观看视频好,同学们会发现用力的大小不同,非洲鼓发出的声音强弱就不同

3、。分析后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科学探索探索一:研究钢尺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材料:一把钢尺实验步骤:(1)将钢尺伸出桌面大约10厘来,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2)用另一只手轻轻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仔细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3)用另一只手用力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仔细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4)重复3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实验记录:实验分析:轻轻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弱,振动幅度小;用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强,振动幅度大。实验结论: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探索二:研究橡皮筋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4、实验材料:四个钉子、一块木板、一根橡皮筋实验步骤:(1)在一块木板上钉4个钉子,将橡皮筋均匀地围在钉子之间。(2)轻轻拨动橡皮筋的一侧,仔细倾听,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并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幅度。(3)用力拨动橡皮筋的同一侧,仔细倾听,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并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幅度。(4)重复3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实验记录:实验分析:轻轻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弱,振动幅度小;用力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强,振动幅度大。实验结论:橡皮筋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橡皮筋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探索三:研究鼓面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材料:鼓、一些碎纸屑、一对鼓槌(1)将碎纸屑均匀地洒在鼓面上

5、。(2)轻轻敲击鼓面,仔细听鼓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碎纸屑的变化,推测鼓面振动幅度的变化。(3)用力敲击鼓面,仔细听鼓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碎纸屑的变化,推测鼓面振动幅度的变化。(4)重复3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轻轻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弱,振动幅度小;用力敲击鼓面,发出的声音强,振动幅度大。实验分析:鼓面发出的声音较弱时,碎纸眉只能轻微地跳动,说明鼓面的振动幅度小;鼓面发出的声音较强时,碎纸屑会被弹起很高,说明鼓面的振动幅度大。实验结论: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做好实验记录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

6、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做好实验记录准备实验材料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做好实验记录研究钢尺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橡皮筋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研究鼓面的振动幅度与音量之间的关系3. 科学研讨研讨一:分析你的记录,你能发现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吗?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我们可以打开一个音频的应用播放音乐,声音越强,显示声波的振动幅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研讨二: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1.我们轻轻走路时,脚步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小;重重走路时,脚步振动的幅

7、度大,发出的声音大。2.我们大声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大;小声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小。3.在铁架台上用细线吊个乒乓球,乒乓球挨着旁边的音叉,当我们敲击音叉时,会发现乒乓球也跟着摆。当我们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变强,乒乓球的摆动幅度也变大。乒乓球的摆动幅度相当于振动幅度,说明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强度就越大。通过学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能够用语言简要的描述振幅和声音强弱的关系。思考生活中的实例。通过研讨环节,能够回忆思考今天的实验内容,能够用语言简要的描述振幅和声音强弱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运用到生活学习中去。4.拓展提高科学零记录音量: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是描述声音强弱的量。音量的大小与发声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大;振动幅度越小,音量越小。声音的强弱等级可以用分贝(dB)来表示。拓宽知识面,能够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板书1.5声音的强与弱振幅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