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我的“长生果” 文本+表格教案设计(共2篇)【部编语文五上】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43417804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8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 我的“长生果” 文本+表格教案设计(共2篇)【部编语文五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7 我的“长生果” 文本+表格教案设计(共2篇)【部编语文五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7 我的“长生果” 文本+表格教案设计(共2篇)【部编语文五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7 我的“长生果” 文本+表格教案设计(共2篇)【部编语文五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7 我的“长生果” 文本+表格教案设计(共2篇)【部编语文五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 我的“长生果” 文本+表格教案设计(共2篇)【部编语文五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 我的“长生果” 文本+表格教案设计(共2篇)【部编语文五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27 我的“长生果”1. 认识15个生字,其中有2个多音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l 重点、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生活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读书和写作的方法。1.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前两课的读书方法,导入新课,一方面是对本单元课文的一个小复习,另一方面提醒学生要记得把学到的方法放到读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表格阅读,自主学习。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略读课文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是否能把

2、方法应用到读书之中去,表格阅读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大意。3.读写结合,听说并用。这篇文章很好地写出了作文与读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可以将作者的读书方法、写作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读书、写作中。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发现,去交流。文中的好词好句非常多,让学生从中积累好词好句是再好不过了。1.预习提纲通读课文,标画生字词。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l 教学课时1课时一、复习导入。1.论语中提到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要有识,要有恒”,世纪老人冰心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给我们以

3、启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思考:“长生果”是什么意思? 文中指的是什么?生:长生果的意思是吃了让人不会变老的果子,文中指书。2.为什么说书是长生果?学完这篇课文,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二、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时,阅读提示很重要,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把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画出来。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2.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2.学生交流学习任务。3.把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体会。三、自读自悟。1.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学习任务快速的默读课文。2.接下来我

4、们要对生字进行一个简单梳理,里面有两个多音字,需要注意一下。课件出示生字:喻 差 瘾 奔 籍 饥 偿甸 馈 磁 委 酵 皎 鉴 沥预设:“酵”读“jio”,不读“xio”。课件出示多音字:差ch错:说差了。不相同,不相合:差不多。欠缺;短少。如:还差十元钱。不好,不符合标准:质量差,成绩差。ch不相同;不相合。如:差别,差距。稍微,大致:差可告慰。错误:差错,偏差。减法运算的得数:差数。chi派遣;指派。如:差遣。旧指被派去做事的人:差役,听差。被派去做的事情或承担的职务:差事,公差,出差。c参差cn c长短、高低不一致,不整齐:参差不齐。奔bn急走,跑:奔跑,狂奔。bn直往,投向:投奔。 为

5、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奔来两张球票。3.理清作者读书的几件事。(1)生字会读了,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学习任务。我们先来看作者读书的那几件事,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梳理。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有一张表格。左边填写书得来的方式,右边填写读的书。表格的第一行我们一起做。比如,从第3自然段,我们知道最初的时候,作者看的是(小画片)对,像这样,把表格填起来。接下来就要让同学们自学。默读课文,把表格填完整。课件出示阅读表格一:书得来的方式读的书借阅小伙伴“香烟人”的小画片借读小学美术老师的,哥哥的朋友们送的真正的连环画:七色花血泪仇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小镇文化站文化站里面的文艺书籍校图书馆古今中外的

6、大部头小说(表格除了第一行,其他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现)(表格除了第一行,其他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现)(2)师生交流。(3)梳理表格:请大家看这张表格。最初的时候,作者看的是(“香烟人”的小画片),后来,她感到不过瘾,开始看(真正的连环画),渐渐地,连环画也不能使她满足了,她开始借阅(文化站里的文艺书籍),再后来,她就读(校图书馆里的中外名著)。从这张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生:看书不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而且范围要广泛。(4)请你找一段你最喜欢的段落,大声读两遍,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一个批注,等会儿我们进行交流。(5)看来同学们都会自学了,你们交流得很不错。那从刚才的交流中,你学到了

7、什么?生:作者热爱读书,而且读得很用心。她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地扩展,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4.理清关于作者写作文的两件事。(1)刚才我们用一张表格梳理了作者读书的几件事,现在我们再用另一张表格来梳理作者写作文的几件事。这张表格也有两列,左边填作文的题目,右边填作者受表扬的原因。首先,大家一起来看看,作者写了哪两篇作文?(秋天来了和一件不愉快的往事)(2)作者写这两篇文章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得到了肯定。那么得到肯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默读第814自然段,概括出作者得到肯定的原因。(3)让我们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文章写得别出心裁的。(别人都是怎么写的?作

8、者呢?)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4)再来看第二篇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这篇作文又是为什么得到表扬?(小时候的委屈是“我”实在经历过的感受,是实感;写着写着,“我”不禁眼泪汪汪,这是“我”的真情流露。所以“我”的这篇文章又得到了好评,还被贴在教室的墙上。)(5)下面请大家一起看一看表格二,体会作者受到表扬的原因。作文名受到表扬的原因秋天来了构思别出心裁,落笔有与众不同的“鲜味”。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虽然借鉴了巴金的家,但

9、作文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表格简洁明了,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5.发现读写的关系:(1)刚才我们填写了两个表格。表格一呈现了作者读书的历程,表格二是关于写作文的几件事。两个表格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2)师小结:是啊。所以我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平时广泛地阅读,有意识地积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够信手拈来,并且将文章写得精妙绝伦。通过读书与习作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会写作。四、积累。这篇课文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有很多的四字词语。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全班齐读。选择五个你最想积累的词语,把它们记在你的积累本上

10、。课件出示四字词语:流光溢彩 津津有味 呕心沥血 如醉如痴浮想联翩 泪落如珠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千篇一律 别出心裁 念念不忘五、回到课题。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来为什么说书是长生果?长生果能使身体不老,那书能使什么不老?书能使人的精神不老,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啊!读书能给我们带来愉悦,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都能多阅读,做一个精神富足的人。六、布置作业。谈谈你对阅读和写作这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的理解。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作者通过寻月踪迹,引导学生借助重点词句,理清寻月踪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11、以及期盼美.1.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本堂课积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预习”“交流”“反馈”这三个阶段,都特别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预习”阶段,首先由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学生字词,然后给出阅读表格,让学生自读自悟;在“交流”这个学习过程中,分享学生独到的阅读体会,一个学生汇报品读成果,其他的同学一起来交流探讨,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升华理解;“反馈”则是一个检测品读的过程,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2.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本,在读中思考,读中领悟。本节课,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正因为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

12、养,并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7 我的“长生果”课题我的“长生果”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及多音字,掌握重点词语。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 一、设疑导入(出示课件2)同学们,我们看题目,“长生果”是什么呢?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去

13、看看吧。(板书:我的“长生果”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引起学生兴趣,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新课教学( )分钟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做批注。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出示课件4)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板书: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得出了一些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

14、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板书:别出心裁 真情实感)2.反复读一读作者列举的两篇作文,想一想: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出示课件6)(板书: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出示课件7)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出示课件8)(板书:津津有味 废寝忘食 如醉如痴 这些词语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师总结: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出示课件9)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1.生动的比喻。2.恰当的词语。【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自主解决问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设计意图:细读课文,根据问题的引导,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