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某小区边坡勘察报告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3416613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某小区边坡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精编)某小区边坡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精编)某小区边坡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精编)某小区边坡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精编)某小区边坡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某小区边坡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某小区边坡勘察报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某小区边坡勘察报告吉首市双塘镇坨丰村坳庙异地搬迁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二一七年一月吉首市双塘镇坨丰村坳庙异地搬迁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资质等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证号: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5118013)号报告委托单位:吉首富华易地搬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报告拟编单位: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报告编写:戴剑飞项目负责:戴剑飞审核:易达红审定:谭红鑫总工程师:彭溅清院长:陈振刚报告提交单位: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报告提交时间:二一七年一月目录前 言1一、任务由来1二、评估工作的依据1三、评估任务与要求1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2一、工程规划概况

2、与征地范围2二、以往工作程度4三、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4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5五、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6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7一、区域地质背景7二、气象水文9三、地形地貌9四、地层岩性10五、地质构造10六、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11七、水文地质条件12八、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13九、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4十、地质环境条件小结14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4一、地质灾害类型特征14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4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4一、预测评估方法的确定14二、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6三、工程建设可能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22四、建设

3、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22五、预测评估结论23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建议23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23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4三、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26四、防治措施26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27一、结论27二、建议28附件(1)评估任务委托书(2)照片115张(3)评审意见及专家签字表附图图号图名比例尺1吉首市双塘镇坨丰村坳庙异地搬迁安置点建设用地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1:50002吉首市双塘镇坨丰村坳庙异地搬迁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1:1000前言一、任务由来吉首市双塘镇坨丰村9组坳庙于2013年9月24日

4、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坳庙滑坡),为解决地质灾害影响区内居民的居住问题,吉首富华易地搬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拟建设吉首市双塘镇坨丰村坳庙异地搬迁安置点。根据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3年提交的吉首市1:10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拟建项目位于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内,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吉首富华易地搬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对该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二、评估工作的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2)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3)关于取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制度的公告国土资源部2014年第29

5、号;(4)关于取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540号;(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7)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8)委托书。三、评估任务与要求(一)主要任务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以下简作评估规范)规定及评估任务书要求,该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是为查明建设用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和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预测,并为建设用地内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

6、依据,具体任务是:(1)阐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查明已有地质灾害及不稳定斜坡类型、规模、特征、形成条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2)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可能性、危害程度、发育程度、危险性及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类型、可能性、危害程度、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3)根据地质灾害现状及预测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圈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评定工程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并对建设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估;(4)对评估区已存在的和预测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的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建议。评估工作技术要求1、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初步现状评估;2、

7、对建设用地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初步预测评估;3、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建设用地适宜性作出评估结论,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一、工程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一)工程概况吉首市双塘镇坨丰村坳庙异地搬迁安置点项目,其选址位于吉首市双塘镇坨丰村坳庙坪,用地位于一处较开阔的山间平地处,其南侧及北侧为平地,东侧为自然山体,西侧为村道,该村道与用地南西侧(290方向)约2.6km处的X047县道相连,该县

8、道可直通吉首市市区。项目拟建设50栋低层住宅楼,项目红线范围呈近似四边形状展布,其南北长约187.0m,东西宽约115.0m,红线面积为14891.03m2(合22.3亩),总建筑面积9372.0m2。表1.1工程设计概况表安置房名称设计地坪标高(m)层数建筑结构基础形式1#、2#268.872砖混结构条形基础3#6#、9#15#267.512砖混结构条形基础7#、8#267.982砖混结构条形基础16#18#、34#266.552砖混结构条形基础19#22#266.332砖混结构条形基础23#25#266.152砖混结构条形基础26#28#266.202砖混结构条形基础29#33#、35#4

9、0#266.502砖混结构条形基础41#50#266.802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建筑物均拟采用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层数均为2F,基础形式为墙下条形基础。拟建单体建筑尽量布置在用地内中部平缓处,建筑物设计整平标高为266.15m268.87m,以尽量避免大量挖填、减少土方量为原则。用地内未来工程建设主要涉及切坡及填方,按设计标高,场地大部分地段需回填1.0m2.5m的填土,用地北部及南西部将形成高1.2m1.5m的填土边坡,用地范围西部及东部涉及切坡,西部切坡高度为2.58.0m,东部地段切坡高度较低,为1.02.5m。征地范围(1)交通位置项目用地位于吉首市双塘镇坨丰村坳庙坪,其中心地理坐标为N:

10、28116.6,E:109450.4。用地范围距离乾州街道直线距离约7.2km,距离吉首市区约14.0km,用地西侧有村道与县道X047相联,该道路可直通吉首市中心,交通较便利。(2)征地范围根据甲方提供的征地范围红线图,红线范围主要拐点坐标见表1.2。表1.2用地红线范围主要拐点坐标(独立坐标系)序号XY序号XY序号XY13119125.634447483.966143119031.746447525.909273118995.694447436.22823119119.743447495.266153119021.721447526.256283119017.987447410.66833

11、119117.464447508.259163119014.470447529.401293119020.071447414.10843119114.062447513.392173118999.313447524.670303119030.292447413.73153119110.501447512.338183118963.439447512.423313119034.347447417.50463119107.266447526.903193118939.714447495.965323119042.025447418.77873119103.888447526.96920311893

12、4.291447487.766333119044.366447422.09283119103.268447541.283213118968.013447464.711343119049.350447414.99293119097.132447543.273223118975.170447444.472353119053.910447416.506103119090.288447542.022233118978.914447448.840363119058.419447430.928113119075.184447546.173243118978.685447451.962373119067.5

13、62447436.385123119067.727447540.534253118988.034447446.757383119092.368447454.661133119069.094447536.951263118994.300447435.914393119115.081447465.024二、以往工作程度评估区一带,于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分别由原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730部队进行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上述工作都形成了相应的成果资料,本次评估工作中已做到尽可能收集利用。本次评估工作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见表1.3。表1.3收集利用成果资料一览

14、表序号工作内容或成果名称工作时间工作单位1120万吉首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71年湖南省地质局区测队2120万吉首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三0部队3吉首市1:10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2003年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4湖南省吉首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2016年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O五队三、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本次评估工作方法严格按照评估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我院组织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野外调查组,对评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植被、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特征、形成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取得了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评估规范进行室内综合研究和评估报告编制工作。本次工作程序见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