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竖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3416358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竖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精编)竖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精编)竖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精编)竖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精编)竖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竖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竖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竖井施工安全 风险评估报告 海西高速公路网 厦沙高速(三明段)A8 合同段 秀村隧道竖井施工安全 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厦沙高速 A8 项目部 二一六年九月 海西高速公路网 厦沙高速(三明段)A8 合同段 秀村隧道竖井施工安全 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厦沙高速 A8 项目部 评估小组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海西高速公路网 厦沙高速(三明段)A8 合同段 秀村隧道竖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 评估小组负责人: 评估小组人员: 一编制依据 1 1.1 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 1 1.2 评估依据的规范标准 1 1.3 评估依据的设计文件

2、2 二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2 2.2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震 3 2.2.3 文地质条件 4 2.2.4 质构造及不良地质作用 4 2.2.5 地应力 4 2.2.6 地震设计参数 4 2.3 主要工程数量 4 三风险源辨识 5 3.1 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 5 3.2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 6 3.3 风险源普查 6 四风险分析 7 五风险估测 10 六重大风险源评估 12 6.1 建立风险矩阵 12 6.2 危险性评估 14 6.3 确定风险等级 16 七风险控制措施 16 7.1 风险接受准则 16 7.2 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 17 7.2.1 高空作业 17 7.2.2

3、 临时用电 18 7.2.3 气割、电焊作业 19 7.2.4 起重作业 19 7.2.5 钢筋加工 22 7.2.6 混凝土浇筑作业 22 7.2.7 大模板堆放、安装、拆除作业 23 7.2.8 车辆管理 25 7.2.9 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25 7.2.12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的设置 27 7.2.13 安全教育 29 7.2.14 施工机械 31 7.3 重大风险源控制措 32 八、评估结论 33 8.1 竖井工程重大风险源 34 一编制依据 1.1 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 号,自 2002 年 11

4、月 1 日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 6 号,自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 60 号,自 2002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00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8 号,自 2004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99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5 号 修改 ,自 1999 年 10 月 31 日起施行) 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3 号, 自 2004 年 2

5、月 1 日起施行) 7、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 549 号修改 ,自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8、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166 号,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9、 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 (交通部令 2006 年第 5 号) 10、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交通部令第 1 号,自 2007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 11、 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 (交质监发2011217 号,自 2011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 1.2 评估依据的规范标准 1、交通运输部公路

6、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 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D70-2004) 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F60-2009) 5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6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123-2000)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8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JTJ026.1-1999) 9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JTG/TD71-2004) 10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 (DBJ53-14-2005) 1.3 评估依据的设计文件 海西高速公路网

7、厦沙线三明段 A8 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0100007) 二工程概况与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 2.1 工程概况 秀村隧道为特长隧道右洞长度为 6543 米,左洞长度为 6534 米,隧道整 体设置一座地表风机房以及竖井一座。竖井设置隔板分隔送排风道。正常营运 时竖井用于左洞的送排式通风,当右洞发生火灾时,竖井用于右洞的火灾排烟。 风机房采用地表风机房,设置在竖井正上方。 竖井净空直径为 7.2 米,井深 316.2m(设分隔板) 。竖井中心位置为 YK163+972,右洞洞轴线右偏 28m。 通风竖井平面位置图 2.2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震 2.2.1 地形地貌 隧址区属剥蚀

8、低山丘陵地貌,穿越一组北东向的山丘沟谷,地形起伏较大, 进口处地面高程约 401m,出口处地面高程约 281m,隧道轴线最高点高程约 1020m,相对高差约 300700m,沿线呈波状起伏,山顶浑圆,进口侧山坡 自然山坡坡度约为 2530,出口侧山坡自然山坡坡度约为 2030,植被较发 育。 2.2.2 工程地质 根据钻探揭露及地面调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 07.5m:进口段围岩为级薄层强风化岩,岩体极破碎,BQ250。 7.534m:此段围岩为中-微风化花岗岩,受断层及岩脉侵入影响,分化 较强烈,为级围岩,Rc=25-40MPa,为较软-较硬岩,岩体较破碎,呈镶嵌 破裂结构,地下水以基岩裂

9、隙水为主,水位位于洞口,围岩 Kv=0.44,BQ 271。 3480m:此段围岩为强风化花岗岩,为较软岩,地下水以断层破碎带及 基岩裂隙水为主,水位位于洞口,有断层 F18A 穿过。 80105m:此段围岩为微风化花岗岩,受断层及岩脉侵入影响,风化较 强烈,为围岩,Rc=25-40MPa,为较软-较坚硬岩,岩体破碎,呈镶嵌碎裂 结构,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水位位于洞口。 105316.2m:此段围岩微风化花岗岩,为坚硬岩,类围岩,岩体较完 整,呈巨快(石)碎(石)状镶嵌结构,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水位位于 洞口,围岩 Kv=0.55,BQ361。 2.2.3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主要有:

10、基岩风化网状裂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坡残层底部及碎块 状强风化岩层的网状裂隙中。隧道区岩性为燕山期花岗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 岩层裂隙较发育,富水性及导水性较强,接受降水的补给,厚度较大,勘察期 间水量较贫乏,对洞身围岩及开挖影响较小,主要对隧道进出口围岩及施工有 影响。基岩裂隙水:洞身围岩主要为微风化岩,局部风化裂隙较发育,主要 受断层、裂隙及节理等地质构造的控制,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和基岩风化裂隙水 的补给,向山体附近的沟谷中排泄,透水性较好,富水性一般,地下水对砼无 腐蚀性。 2.2.4 质构造及不良地质作用 竖井位于一沟谷自然斜坡上,坡角约 1025,坡体现状稳定,强风化岩 层裸露,岩性为燕山早

11、期花岗岩为主,为坚硬岩,区内发育有 1 条断层与竖井 相交,影响范围较大,断层处易形成排水通道,开挖中易坍塌。竖井洞身围岩 级别以级为主,断层破碎带处为级,雨季施工水量较大,应做好 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2.2.5 地应力 隧址区为见有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本场区抗震设防 烈度为度,中硬土场地特征周期为 0.35s。场区近期未发生过地震,抗震设 计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执行。竖井不会发生岩爆。 2.2.6 地震设计参数 本工程所在线路 50 年超越概率 10%的一般场地,地震动

12、峰值加速度为 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位于 0.35s。 2.3 主要工程数量 秀村隧道通风竖井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开挖,V 级,m3,4064.96, ,级,m3,2543.2, ,级,m3,9887.2, 2,喷砼,C25 喷砼,m3,347.9, ,C20 喷砼,m3,788, 3,钢筋网,6,Kg,14718.12, 4,锚杆,25 中空锚杆,米,4368.0, ,22 药卷,Kg,40692.4, 5,工字钢,I16,Kg,43488, 6,工字钢,I14,Kg,20402.7, 7,混凝土,C25 防水,m3,2560.68,

13、 ,C25,m3,445.68,中隔墙 ,C15 片石,m3,572.5, 8,钢筋,HRB335,Kg,95148.13, 9,防水板,EVA,m2,10628.1, 10,无纺布,300g/m2,m2,9030.9, 11,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米,2938.47, 12,100HDPE 双壁打孔波纹管,米,1609.4, 13,50HDPE 单壁打孔波纹管,米,1062.8, 三风险源辨识 3.1 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 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前,首先收集风险评估相关的资料,本项目收集资料阶段进 行的工作如下: 1、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施工现场的布局、周边环境、施工区域的面积、等情 况。 2、结合地质勘

14、察报告和现场地质勘查钻孔样品,以及设计文件等资料,了解 竖井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并与设计部门沟通,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了优化。 3、参考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详细拟定了专 项方案。 3.2 施工作业程序分解 通风竖井作业程序分解表 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作业内容 竖井,洞口护坡,锁口边坡处理 ,竖井开挖,人工配合机械采用反井法开挖、井架提升系统 ,初期支护,打设锚杆、安装型钢拱架、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 ,混凝土衬砌、 混凝土锁口圈,绑扎钢筋并立模并浇筑 C25 防水混凝土 联络通道,开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 ,初期支护,打设系统锚杆、安装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 ,二次衬砌,绑

15、扎钢筋并立模并浇筑 C25 防水混凝土 3.3 风险源普查 通过与现场施工人员座谈、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工程类比等方式结合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施工作业活动与典型事故类 型对照表,分析得出下表中的危险源普查清单。 竖井施工风险源普查表 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 1,提升设备制做、安装,提升设备为井架,属于特种设备,安装较复杂,工 序较多,周边环境复杂。 2,边坡支护不牢、围护结构失稳,竖井处边坡为石质,爆破开挖危险性大 3,井底出渣空间小,竖井整体高差大、井底作业空间小、高空坠落是主要危险源。 4,井底运输,施工存在施工干扰 5,洞内用电,洞内施工断面较小,施工机械较多,

16、且空间较小 四风险分析 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从人员、机械、材料、施工方法、环境要素等五个 方面分析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如下表。 通过评估小组讨论、座谈、专家咨询并参考类似工程等方式,结合公路桥梁 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附录 3 得出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竖井施工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员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 竖井开挖,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侧壁坍塌。,挖机、提升吊笼、竖井侧壁及井口杂物、井口及上部支护结构变形,作业人 员,轻伤、重伤、死亡,1、个人防护用品缺失 2、竖井提升钢丝绳损坏 3、上部支护结构变形 4、开挖与吊笼提升工序垂直交叉,存在相互干扰,1、开挖人员在挖机回转半径内和停留、作业 2、提升吊笼下有机械、人员施工 3、井上工作人员在井口围栏附近停留、作业 4、未按照监控量测反馈数据调整施工方法 竖井初期支护,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侧壁坍塌,电缆线、提升吊笼、围岩破碎,作业人员,轻伤、重伤、死亡,1、个人防护物品 缺失 2、上部支护结构变形 3、工序干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