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五上】语文园地七 文本+表格教案(共2篇)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43416331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五上】语文园地七 文本+表格教案(共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五上】语文园地七 文本+表格教案(共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五上】语文园地七 文本+表格教案(共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五上】语文园地七 文本+表格教案(共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语文五上】语文园地七 文本+表格教案(共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五上】语文园地七 文本+表格教案(共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五上】语文园地七 文本+表格教案(共2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语文园地七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并能就自己喜欢的段落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本单元课文描写的景物美,语言更美,指导学生品味积累。3.学习设计海报,布局版面,书写有特色。4.理解渔歌子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能熟读成诵。5.尝试根据课本给出的句子,产生丰富的想象,把描写的画面写具体、生动。l 重点1.本单元课文描写的景物美,语言更美,指导学生品味积累。2.理解渔歌子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能熟读成诵。l 难点尝试根据课本给出的句子,产生丰富的想象,把描写的画面写具体、生动。1.交流平台。依

2、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这一原则,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平时在课内外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学习作者认真观察并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2.词句段运用。(1)“语文即生活。”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2)把握教材特点,挖掘课本资源,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和仿写等多个环节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3.日积月累。“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渔歌子这首词的节奏和韵味,然后背诵,体会词意,感受作者笔下描绘的景物的美丽和要表

3、达的悠然自得的心情。l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张志和的资料。l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本单元课文景美,语言更美,指导学生品味积累,并让他们互相交流。2.学习设计海报,布局版面,书写有特色。3.尝试根据给的句子,产生丰富的想象,把内容写具体、生动。一、交流平台。(一)交流感受。 1.同学们,我们学完了本单元课文,透过生动优美的文字,更显文章的生动,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并品味积累。2.学生读文,交流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 3.在读本单元课文时,你有哪些发现?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4.全班交流汇报,说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师小结:要把这种独特的感情通过朗

4、读表达出来。学生再读优美的语句。(二)交流读书方法。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老师的总结,读一读这两篇文章,把握住情感。2.以小组为单位朗读。3.教师巡视交流。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读正确、读通顺;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读的时候脑海中要呈现出课文描写的景象;把自己融入美丽的“风景画”中,或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读出来,深深地体会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二、词句段运用。1.指名读题目要求,明确题目要求:为即将到来的元旦设计一个联欢会海报。(1)小组交流,设计思路。(2)指名全班交流。(3)评选出优秀设计者。2.根据例句的意思仿写句子。(1)明确此题的要求。(2)出示例句,比较例句中

5、的两个句子的异同。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3)比较异同,交流汇报。第一句是直接对景物的描写,语言简洁,意思明确。第二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笔下的景物更鲜活,更有灵气,语句更生动具体。(4)学生练习仿写,教师巡视。(5)指名学生全班交流。师小结:指名学生全班交流,评价写得生动的地方。完成本题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寻找读写结合点,根据语言的不同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发现字词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渗透写话的基础知识。第2课时课时目标1.诵读渔歌子,读出词的节奏、韵味,能有感情地背诵。2.体会诗词所表现的内容,

6、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意境,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能说出自己的见解。3.了解学习诗词的方法,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一、激趣设境,理解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在这个万物复苏、莺歌燕舞的季节里,大家都能看到什么美丽的景物呢?(学生自由说春天的景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渔歌子。拿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渔歌子)2.“渔歌子”是这首词的什么?(词牌名)3.词牌名规定了这首词每一行的字数,还限定了词的类型、种类,也限定了这首词的每一句的字数。我们先前还学到过哪些词牌名?(忆江南)4.词和诗不一样,它的句子有的长,有的短,所以,词还有一个名字叫长短句。对“词牌”的教学,不

7、仅让学生理解了它在一首词中的意义,更将先前学过或课外看到过的词牌也在课堂上做了交流,使学生对“词牌”的理解更真实贴切了。二、初读诗词,把握节奏。1.读一读这首词。读三遍:一遍读准字音,二遍读通顺,三遍读出词的韵味。大家听明白了吗?好,开始吧。2.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吗?先请同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西塞山白鹭鳜鱼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先由个别学生读,再由男生齐读,女生齐读。(2)这首词中有两个词不太常见,你读得很准。一个是(箬笠)请你把这个词带到句子中领着同学们读一遍。3.知道“箬笠”是什么吗?(竹叶编的笠帽)你很会观察。这两个字和竹子有关,箬笠是竹子编成的。4.还有一个词,大家读得

8、也很准(蓑衣)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5.读会了这些词语,再来读这首词,就容易多了。请同学来展示一下。(指名读、齐读)6.大家把词读通顺了,古人读词还讲求节奏和韵味。怎么读呢?遇到第一声、第二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拉长一些,在遇到第三声、第四声字的时候,我们把声音(生接)缩短一些。现在试试看。7.“不须归”字音拉长一些。谁愿意来试一试?(生读)8.师:把掌声送给他。一起来一遍,好不好?(生齐读)真好,词的节奏和韵味就这样被我们读出来了。三遍诗词的朗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尽相同的训练要求,大家可以择其所需而做到。词语的朗读和理解,是学习一首词的基础。每一首词都有属于自己的意境,这些意境正是由这一

9、个个事物所构成的。读词语,便是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了解这些事物,为接下来对诗词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1.同学们,一首诗有一首诗的诗眼,一首词有一首词的词眼。你能找出这首词中一个关键的词吗?(板书:不须归)2.“不须归”是什么意思?(不必回去,不愿意回去。)3.张志和为什么不愿意回去?4.拿出你的笔,找一找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景物,把它们圈出来。圈了哪些景物?(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5.一共是九种景物。景物很美,你觉得哪个画面最美?6.你有没有看到这画里的人?画中是他的背影,想象一下:此时他会是

10、怎样的神情呢?7.还有谁能发现这首词中优美的事物?(各种颜色)8.是呀,作者给我们展示的是多么清淡悠闲的画面呀!9.走进一首词,你还会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呢?用心去听一听、闻一闻。(能听到白鹭的叫声,能闻到桃花的淡淡清香)10.(出示渔翁垂钓图)这幅图送给同学们。简单的27个字、9个景物被同学们读成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你能用一个词形容这幅画吗?(如诗如画、诗情画意、栩栩如生)请同学们在稿子上写下你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一切。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摒弃逐字逐词逐句分析的做法,以自读自悟、全班汇报交流的方式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

11、中达到自悟自得的效果。适时提出练笔的要求,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既练习了写作,又将诗词的理解梳理清楚了。四、丰富资料,品味诗情。1.要学好一首词,不光要理解词的意思,还要了解作者写这首词的背景,这样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诗词的情感。课前有没有收集关于张志和的资料?结合他的生平说一说。2.这位同学说了,他的诗多描写隐居生活,他为什么要隐居呢?(张志和当过官,后来被朝廷贬官了。他无心朝政,也不贪图名利,一心一意只想做一个普通老百姓,在太湖边隐居。)3.从他的生平中,我们又读出了一个淡泊名利的张志和。4.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词,感受词中渔翁的形象。5.反复读了很多遍,同学们能背诵了吗?师生共同配

12、乐背诵。通过交流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的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该词的写作背景,品读出“不须归”所蕴含的情感。在本次语文园地第一部分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对自己认为美的语句与同学进行交流,主要是想帮学生创造交流机会,这样做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学古诗词时,我给学生讲了“词”的相关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见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七 课题语文园地课型语文园地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品味句子中的景物描写,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2.学习怎样把一个画面描写具体。3.积累古诗词。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把画面写具体。教学难点学习怎样把一个画

13、面描写具体。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来到了语文园地。现在让我们去看看这个语文园地都有哪些内容吧!(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题,清楚明了,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新课教学( )分钟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1)(1)朗读这两段话。(2)读一读这两段景物描写,认真品味这些句子在描写景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2)师:这两段都是景物描写。第一段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抓住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命力”的榕树的赞美;第二段文字,描写了月亮的动态,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

14、泼又有趣。 (板书:动静结合描写景物)2.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3)(1)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吧。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还要配上好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最吸引人。收集有关元旦祝福的句子。为元旦晚会设计一个海报。在海报上写上一条打动人的宣传语。生制作海报,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编写的宣传语。 (板书:宣传语要能打动人)(2)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出示课件4) 读句子,体会每组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区别。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5)师:这两组句子中,每组的第一句都描写得比较概括,不生动,第二句在第一句写景的基础上进行细化,比如,“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15、。”这句话,第二句把“夕阳西下”进行了细化,并且用“斜照”体现出夕阳的特点以及夕阳对万物的“感情”;在描写“乌鸦归巢”时,作者更是赋予乌鸦以人的情感,用“急急匆匆”点明乌鸦回家时内心的焦急,给人无限遐想,同时作者还用“动人”点明看到这样的景物时的感觉;“点点”则形象地写出了乌鸦往家飞时的形状。综上所述,第二句比第一句更生动,更富有感情。(板书:更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情)根据例子,仿写句子。(出示课件6)师对学生们仿写的句子进行点评。示例: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示例:一条清澈的小河缓缓地、优雅地在眼前流过。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示例:可爱的小狗在公园碧绿的草坪上尽情地玩耍。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示例:寂静的清早,低沉、昏暗的天空中布满了浓浓的阴云。3.日积月累。(出示课件7)学习渔歌子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