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磨刀溪大桥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改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3416329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磨刀溪大桥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编)磨刀溪大桥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编)磨刀溪大桥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编)磨刀溪大桥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编)磨刀溪大桥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磨刀溪大桥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磨刀溪大桥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改(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磨刀溪大桥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改重庆市万州区磨刀溪渡改桥工程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单位:重庆市实力公路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磨刀溪渡改桥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 二一五年六月 万州区磨刀溪渡改桥工程磨刀溪大桥高边坡施工专项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重庆市万州区磨刀溪渡改桥工程施工合同文件;(2)、重庆市万州区磨刀溪渡改桥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3)、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D081-2006)(6)、重庆市万州区磨刀溪渡改桥工程地勘资料(7)、本项目实施性施工

2、组织设计(8)、其他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2、编制原则(1)、遵循合同文件各项条款的原则。执行业主对本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和现代化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施工组织安排的要求;(2)、贯彻执行各项施工技术标准以及安全技术规程。对现场安全管理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3)、坚持实事求是,本着“精细化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的原则,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4)、坚持施工、环保同考虑、同安排、同落实,按永久工程标准建造、维护环保设施。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位置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桥梁所在位置的0#桥台(燕山)边,施工进场道路较长且弯多路窄,截

3、弯取直拓宽难度较大,土地协调比较困难,桥台后方山体为滑坡体不易大面积开挖;3#桥台(溪口)边,施工进场道路比燕山短约10公里且只有3处弯道需拓宽处理,施工进场道路拓宽处理比较容易,施工临时用地征用比较容易,桥台后方山体为中风化岩,稳定性较好。综上述本项目T梁预制场位置选择在3#桥台后方顺桥方向。2、工程概述本项目桥梁0#桥台(燕山边)后面山体为一滑坡体,施工进场道路弯急路窄,大型机械设备无法通行,拓宽整修和土地协调处理难度较大;若将梁场设置在0#桥台末端,将会大面积的开挖滑坡体,才能满足40米梁板预制的要求,滑坡体开挖后对滑坡体的扰动较大,将会导致整个滑坡体的移动,从而会增加较高的滑坡体治理费

4、用。3#桥台(溪口边)后面山体稳定性较好,施工进场道路整修和土地协调比0#桥台那边较容易,从而在3#桥台设置梁场将会减少较大的工程量和降低工程造价。综上述,我标段本着“节约用地、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的宗旨,结合工地的实际情况,将本项目的40米T型梁板预制场选择在3#桥台末端顺桥方向(溪口边)。梁场开挖成型平面尺寸为45*20米,开挖开口线尺寸为55*70米,开挖最高边坡为28.5米,第一级坡比为1:0.75;第二级边坡坡比为1:1;碎落平台宽1.5米;坡顶截水沟距坡顶开挖线5米外,截水沟尺寸为50*50cm,截水沟长约130米,截水沟四周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浇筑砼厚10cm);第二级边坡底到

5、坡顶截水沟外边防护为C20喷射混凝土加6钢筋网(间距10*10cm)和18的锚杆(间距200*200cm),第一级边坡防护为C20喷射混凝土,两级边坡的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5cm。3、地质、水文情况3.1、地形地貌开挖高差最大为28.5米,地形较陡峭,地形坡度300-750。3.2、气象、水文(1)、气象本项目所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和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具有春雨较早,夏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冬季温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候18.1,最低气候-3.7,最高气温42.1,气温垂直分带显著。入春以后,降雨量逐渐加强,夏季常形成大雨和暴雨。据万州气象站自1975年1月至今的资料统计,区内多年平均降

6、雨量为1191.3mm,集中在夏秋两季,其中49月占全年降雨的90,夏季大雨、暴雨频繁,最大日降雨量243.31mm(1982年7月16日),雨后地表径流遍布、飞瀑迭出。年蒸发量1085.6mm,夏季占44,春、秋季分别占27和24。蒸发量因地而异,一般随高程增加而减少。干燥度0.72,相对湿度81,以秋季湿度最大、春季相对较干燥、秋季热而闷。常年多东南风,年均风速0.7m/s,最大风速17m/s,多出现在夏季,春季间或出现但历时短。(2)、水文A、地表水T梁预制场位置地表水主要为雨季底面汇集水。B、地下水T梁预制场位置未见地下水出露,地下水贫乏。3.3、区域地质T梁预制场位置地质情况与3#桥

7、台位置地质情况基本相同,出露地层岩性为侏罗系上统新田沟组(J2x)的砂岩、页岩。该地层岩石软硬不均,且风化不均匀,砂岩坚硬,主要受裂隙切割影响,而页岩岩质软且易风化崩解。第三章:施工目标一、质量目标:本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二、安全目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案次。三、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2015年06月8日开始,2015年7月5日完成,计划工期27d。施工准备阶段:2015年06月8至2015年06月9日T梁预制场开挖日期:2015年06月9至2015年07月05日四、环保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降低噪音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第四章、施工人员及主要施工机械

8、、设备配置一、施工人员配置项目经理经理部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进行人员配置,安排如下表:姓名职务职称进场时间备注明鑫项目经理工程师2015.2颜荣江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2015.3江文春质检员工程师2015.2杨武怀施工员工程师2015.2周小林安全员工程师2015.2汤荣英造价员工程师2015.2雷晓华材料员工程师2015.2王明施工班组长2015.6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A、主要机械配置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产地数量预计进场时间1挖掘机现代225韩国22015.62挖掘机斗山225韩国12015.63挖掘机斗山80韩国12015.64装载机成工50成都12015.65自卸双桥车23m3

9、重庆62015.66压路机22T成都12015.67喷浆机成都12015.7B、主要设备配置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产地备注1砼试模70.7mm70.7mm70.7mm6重庆2脱模器STTM-41重庆3全站仪中海达1广州4水准仪TOPCON1广州5钢卷尺501重庆6钢卷尺7.51重庆第五章、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前期准备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讨论施工方案的编写,做好详细的安全、施工技术交底。2、测量放样:按照施工设计图采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放样,各桩点的位置误差在规范要求内。二、施工场地及临时设施1、施工现场布置原则场地布置本着“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方便施工”的原则进行布置。注意保护好施工

10、场地周围的沟渠、建筑物、林地等不任意拆除和损坏。2、施工开挖平面布置第六章:施工方法及措施一、高边坡开挖施工工艺及方法1.1.高边坡土方开挖1.1.1.施工工艺流程见“高边坡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1.1.2.施工方法恢复定线,放出开挖边线桩。开工前,做好排水系统的布设,防止在施工中线外的地表水流入线内,并将线内的水(包括地面积水、雨水、地下渗水)迅速排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分级开挖过程中,并作好临时排水设施的建筑。40米T型预制场采用“横向分层,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合理安排运土通道与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及施工次序,做到运土、排水、挖掘、防护互不干扰,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边坡自上而下分层逐层开

11、挖方式,开挖面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并且保持边坡平顺。每段开挖工作完成后,对边坡进行及时防护,每级边坡开挖成形后即刻按设计要求施作防护支挡工程,施做挡护后再进行下一级段的开挖,分级高度一般不超过5m。当防护不能紧跟开挖进行,要暂时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待做护坡时再刷坡。土方或强风化岩直接采用挖掘机械开挖,局部配合人力开挖;对于软石,机械能够开挖的尽量使用机械施工,机械不能开挖的采用破碎锤破碎后,在采用挖掘机开挖;以确保边坡岩层的稳定性。1.1.3.技术措施勤测量:开挖前对整个挖方段测量放样,并埋设护桩,以后每开挖3米左右重新测量一次,进行收坡,严防超挖和损伤边坡。对于施工,在开挖前开

12、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每挖一层均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边坡保护层待雨季过后再挖除。跟班指挥:每作业点每班都设现场领工员跟班指挥,随时掌握开挖现场实际情况,协调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各类事件。1.2、边坡监控量测位移监控测量桩位分别在坡顶、第二级坡脚,第一级坡脚纵向分别设置3个桩,监测前期每天或每两天观测一次,作好记录,分析其变化量。加强存在滑坡危险地段的监控量测,对点位有变化应立即停止现场的施工,加密观测次数,仔细分析点位的变动原因,及时将观测结果上报。并会同监理、业主和设计部门分析滑坡产生的原因和确定具体处理方法。按照处理方法处理完毕,经再次观察坡面无异动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开始施

13、工。高边坡监测表监控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目的水平位移监控全站仪观测地表位移、变形发展情况地表监测、垂直变形监控、裂缝监控水准仪、标桩、直尺观测裂缝发展情况,监控地下岩体位移,证实和确定正在发生位移的构造物特征,确定潜在滑动面深度,判断主滑方向。必要时采用。二、高边防护工程施工方法40米T型梁预制场高边坡第一级边坡坡面采用15cm厚的C20喷射混凝土进行防护,第二级边坡到截水沟外边的坡面采用15cm厚的C20混凝土加8钢筋网和18的锚杆进行防护(锚杆间距200*200cm,第一排锚杆长度6米,第二排锚杆长度7米,第三排至坡顶截水沟外边锚杆长度均为8米),开挖一级支护一级。2.1、施工方法2.1.1、

14、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施工前用全站仪对边坡坡脚位置,坡脚距中线的距离、边坡坡率进行复核,清理场地,按照要求并参照路基设计图进行放样,做好排水工作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材料准备a、钢筋质量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网孔100mm100mm)。b、沙、水泥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技术规范。2.2.2、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清理平整边坡报检验收脚手架搭设铺设钢筋网锚杆施工报检验收钉网报检验收喷附C20混凝土脚手架拆除验收交工清理平整边坡:清除坡面淤积物、浮石,打掉突出的岩石,使坡面尽可能平整,以利于厚层基材和岩石的完全结合。铺设钢筋网:采用人工铺设,将网片自上而下铺满整个坡面,首先在坡顶固定好后再向下铺设,纵向拉紧,搭接宽度10cm,再用锚钉固定,角度与坡面垂直。锚杆施工钻孔:采用地质钻机钻孔,搭设的双层落地式脚手架用于钻机行走及安放,钻孔深度应超出锚杆设计长度0.5m。钻进中应经常进行高压风吹孔。钻孔结束,拔出钻杆钻头,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并用高压风清孔,然后拔出聚乙烯管,用水泥纸塞好孔口。制作锚杆:锚杆采用18三级螺纹钢。安放锚杆:孔内再用高压风清孔一次,然后放入锚杆,注浆管应随锚杆一同入孔,注浆管头部距孔底510cm。注浆:采用排气注浆,砂浆由孔底注入,注浆压力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