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方案

上传人:野原 文档编号:143415207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精编)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精编)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精编)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精编)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路基冲击碾压施工方案冲击碾压首件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省道31线大饭铺至龙口(蒙晋界)段公路土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纸、省道31线大饭铺至龙口(蒙晋界)段公路土建工程的项目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合同文件及补遗书等。2、国家及相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现行设计规范、公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公路建设中的各项规定。3、施工、验收标准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F90-2015。4、现场施工调查资料。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各规范、

2、规程和规则等技术标准的原则现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是指导公路施工的权威性行业标准,技术方案编制中将严格遵守这些行业标准。2、按照两阶段施工图纸要求的原则在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前提下,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和水平,力求工期、质量、安全和技术方案等各方面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并相应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3、把确保安全放在首位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围绕着安全生产进行,在认真执行施工安全规则、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同时,力求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力求安全保证措施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4、确

3、保施工工期的原则严格遵守招标合同中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施工进度安排重视各施工组的协调和配合,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轻重缓急,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以及既有线路的行车干扰因素,在整体工期安排上力争合理提前。5、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标准,全部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规程、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6、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保和水土保持的原则严格执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当地文物、周边居民及环境、企事业单位的影响或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详细的文明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措施。

4、7、力求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搞好劳力、材料、机械的合理配置,采用成熟可靠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确保实现工程目标。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省道31线大饭铺至龙口(蒙晋界)段路线起点位于薛家湾镇大饭铺,终点接拟建的晋蒙黄河大桥引线工程终点,路线全长44.67km。本项目主线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80km/小时,路基宽24.5m,桥涵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级。本合同段线路主线工程起点桩号为K8+500,终点桩号为K18+300,线路全长9.8km;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排水及防护、路线交叉等工程的施工。二、地理位

5、置、地质地貌、水文气候1、地理位置大饭铺至龙口(蒙晋界)段高速公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处于河套平原东南部、鄂尔多斯剥蚀丘陵区北部、内蒙古高原中南部地带,起点连接荣乌高速公路大饭铺互通,向南与纳龙高速公路交叉处设长滩枢纽,跨越县道605设长滩互通,在青杨树湾上跨拟建的大马铁路,下穿在建的准朔铁路,终点接晋蒙黄河大桥引线工程的终点。2、地形、地貌本段路线区位于吕梁山北缘,山西、陕西黄土高原北部山前斜坡地带,地表因受流水长期侵蚀切割,沟壑纵横交错,起伏不平,公路沿线所经地区主要为丘陵沟壑区,区域性地表分水岭“东胜梁”的东侧,属于构造隆起剥蚀地貌区,地表广泛出露三叠系下统砂岩、泥岩等,地表生长着

6、耐旱植被,植被稀疏,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不宜垦田。除此之外,沿线地面物质疏松,海拔高度为920-1200m,相对高差一般为30m-70m,最大达到340m。3、水文、地质条件本项目段内水系属于黄河水系,沿线所经过地区主要为丘陵沟壑区,河流主要以季节性河流为主,区内较大河流为十里长川河,丰水期地表有径流,枯水期断流;路线经过地区地下水资源匮乏,水质优良,一般为无色、无味、透明、无沉淀;根据水力特征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根据线路沿线的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结合地形地理条件、地质构造,可分为四个区,分别为冲击层工程地质区、侵蚀低山黄土工程地质区、侵蚀微丘软质砂岩工程地质区、侵蚀“U”形河谷

7、工程地质区。4、气象本区域气候特征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冬季气候干燥寒冷、盛夏雨热同季、凉爽而短促、春秋两季风大沙多,全市气温由南向北逐渐变冷,年平均气温6.56,最高气温40.2,最低-35.7,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为-10-13,七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为21-25,光能资源非常丰富,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2900-3200小时;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280-40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该地区最大积雪厚度为21厘米,最大冰冻深度为1.50m,解冻在3月下旬。第三章冲击碾压首件施工方案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在路堤填方设计高度8米内,每填高2米进行

8、一次冲击碾压处理,另外对全线路床底部、顶面贯通采用冲击碾压处理,利用冲击式压路机低频大振幅冲击力作用于填料,并快速连续周期性地作用,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向下深层传播,对路基填体进行冲击碾压,提高填料的密实度,减少工后沉降,以保证路堤的固结压缩沉降最小且连续均匀。在施工中,为了达到最佳的冲击碾压效果,我合同段特编制了冲击碾压首件施工方案,以通过首件施工试验来确定冲击碾压的现场最佳施工工艺和方法,收集施工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参数,为以后大规模冲击碾压施工处理提供现场控制依据。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拟选定K15+205-K15+320高填方段填筑的第55层基面为冲击碾压的试验路段。试验段长度为115m,路堤

9、中心最大填筑高度为26.51m,已完成填筑平均高度为15.54m,剩余平均填高5.50m。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开始时间计划于2017年5月18日,计划完工时间为2017年5月20日。一、试验目的1、确定拟用冲击碾压机具冲击遍数。2、确定冲击碾压最佳施工方案、工艺。3、确定最佳施工人员和机具组合。4、验证室内土工试验数据是否能够很好的指导现场实际施工。即通过试验段的冲击碾压施工,了解冲击碾压的冲击压实性能,确定达到压实标准的冲击碾压遍数,总结冲击碾压规律及沉降差,为以后全面施工积累经验、提供技术数据。二、施工准备1、路基开工前,根据两阶段施工图纸、现场地质、地貌及水系勘察资料进行技术交底,学习掌握

10、施工技术规范、合同文件以及监理实施办法,并做好现场技术力量、劳动力、物资及机械设备等准备工作。(1)在冲击碾压施工中,本项目部拟投入的主要工作人员: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岗位备注贺培峰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总体协调、管理贺志龙项目副经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安全生产杨恒升项目总工高级工程师总体技术指导及管理陈冬元质检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施工质量控制杨邵文安全负责人工程师负责所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张兴华专职安全员助理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苗得玉现场负责人路基工程师配合安排、组织现场施工兼职安全员杜培文测量技术主管工程师施工现场测量放样控制樊永娇试验室负责人工程师负责路基施工中所有试验工作(2)本项目部拟投入的主要

11、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名称数量单位型号工作用途备注装载机2台龙工50/临工50清理、装卸自卸车8台豪沃T7/T815S1拉运弃土推土机1台TY320钢轮压路机1台YZ10B平地机1台洒水车2台ZQ140/47冲击碾压压路机2台YCT25冲击力250T振动压路机2台22T/25T2、设计图纸及文件已审核,提出的问题已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并对技术员及班组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交底主要内容为:岗位分工、职责范围、施工方法、技术标准、质量要点、安全操作规程等。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畅通施工便道,已落实好取弃土场地,并查明附近民房及环境情况,避免施工时影响附近的居民和环境。4

12、、组建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设立安全、质量、施工技术、材料、机械、资料等管理部门,已建立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并按照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落实到人。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副经理:贺志龙财务部:党志娟三、冲击碾压试验段施工方法及工艺1、冲击碾压施工工艺(1)冲击压实施工机械采用轮胎式牵引冲击压路机,冲击轮为三瓣式凹凸轮,其最大瞬间冲击力不小于250吨,轮重为16吨,动力不小于400马力,行驶速度不小于12km/小时。(2)开始进行第一遍第一次冲碾,完毕进行第一遍第二次冲碾,单轮从上一次冲压轮正中通过,如此直至轮迹覆盖整个路基表面为冲碾完第一

13、遍;然后进行第二遍第一次冲碾,冲碾时须将轮向内移动0.2m,以覆盖第一遍冲碾间隙,第三遍回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直至达到最终的设计遍数。由于冲击压路机向前行驶过程中会在纵向地表形成峰谷形态,因此进行下一遍碾压转弯时应调整转弯路线,使冲击凸轮落点不致重复前次落点,以减少波浪现象。击碾压一般长度不能小于100m,以便冲击压路机能高速行驶,增加冲击效果;当填筑长度小于100m时,采用40吨振动压路机碾压补强。当冲击碾压在涵洞(及通道、桥梁)台背6m范围之内以及在构造物顶填土高度5m之内严禁冲碾。(3)冲击压实过程中,如果轮迹过深而影响压实机的行进速度,可用推土机平整后继续冲击压实。若冲击碾压过程中基底

14、表面扬尘,用洒水机适量洒水后继续冲碾。(4)冲碾结束,用平地机整平施工冲碾路段,然后采用重型钢轮压路机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若表土干燥,适量洒水,以保证压实效果。(5)冲击碾压完毕后,检测基底压实度和沉降量。沉降量采用钢球法检测:在需检测地段布设6个钢球,采用20T压路机静压1遍将钢球顶面压至于路基顶面齐平,测钢球顶面塔尺读数,并在路基外选一固定参照物,立塔尺并读取读数。压路机振压2遍后,读取钢球和参照物的读数,对比振压前的读数,压沉值不大于5mm,标准差不大于3mm为合格。如果检测值达不到要求,应视具体情况补充冲压510遍,并用40吨重型压路机补压后,继续检测报验合格后进行下一层的填筑。2

15、、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根据本试验段的施工可确定冲击碾压合理的冲击遍数和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及其它试验数据的有效控制性等。后续每层填筑均按照此法施工,记录每次的施工数据,作为以后编写施工总结的依据。我们将试验段所取得的各种数据和施工组织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编写冲击碾压施工总结,确定出合理有效的冲击碾压施工工艺,上报至总监办审核批复后,作为全面施工时的依据,指导全标段的施工。3、确定参数冲击碾压是路堤填筑中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现场路基工程师和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组织施工,并作好记录。该工序要记录的资料:(1)路基工程师记录资料:填料类型、冲击碾压遍数、冲击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完成全过程的时间参数。(2)试验工程师记录资料:填料的粒径、含水率、压实度检测。(3)测量工程师记录资料:沉降差、宽度变化值等。6、数据分析(1)试验室依据现场测定的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