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整理]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3412291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年度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6-2017年度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6-2017年度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6-2017年度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6-2017年度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年度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年度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整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6-2017高一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生物试卷 学校: _ 姓名: _ 班级: _ 考号: 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 答题卡上 第 1 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 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B.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 实现亲本的杂交 C.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D.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2、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 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

2、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的表现型比为3:1 B.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3、假设控制番茄果肉颜色的基因用D 、d 表示 , 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 且红 色为显性。杂合的红果肉番茄自交获得F1, 将 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番茄自交得F2, 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F2中无性状分离 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 D.在 F2中首次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个体 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都有写有D或 d 的两种小球 , 并且各自的两种小球的数量是相等的, 这分别模拟

3、的是 ( ) A.F1的基因型是Dd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F1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有D和 d 两种, 且比例 D: d = 1:1 D.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D和 d 的配子 , 且比例为 1:1 5、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 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 在观察 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 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 推理 , 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F2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

4、进行的检验 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内容 2 6、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可能具有 1:1:1:1比例关系的是 ( )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B. C. D. 7、已知某豚鼠中毛皮粗糙对毛皮光滑为显性 , 黑色对白色为显性 , 两对 性状独立遗传 , 用两只纯合黑色粗毛鼠与白色光毛鼠杂交得到,再相互交配得。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非亲本类型占6/16 B.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16 C.能推广的新品种黑色光毛类型在中占

5、3/16 D.让中的黑色光毛类型反复自交可筛选出纯合品种 8、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 显性基因 C和 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 花品种杂交 ,F1开紫花 ;F1自交 ,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 白花=9:7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 ccPP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 种 9、果蝇灰身 (B) 对黑身 (b) 为显性 , 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 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 产生的 F1 再互交产生F2, 将 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 让灰身果

6、 蝇自由交配 , 产生 F3。问 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 A.3:1 B.5:1 C.8:1 D.9:1 10、小麦的高秆 (D) 对矮秆 (d) 为显性 , 有芒 (B) 对无芒 (b) 为显性。将两种小麦杂交, 后 代中出现高秆有芒、高秆无芒、矮秆有芒、矮秆无芒四种表现型, 且其比例为3:1:3:1, 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DDBB ddBb B.Ddbbddbb C.DdBb ddBb D.DDBb ddBB 11、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 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 础。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3 A.图表示某植株体细胞分裂, 下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7、数目加倍 B.图表示某动物睾丸内的减数分裂, 此细胞产生精子的几率是0 C.图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 一定代表的是卵细胞 D.图、所示细胞的染色体行为分别对应于图的、段 12、性染色体XY是雄果蝇的体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 在精 巢中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 ( )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 B.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 D.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13、果蝇的红眼基因(R) 对白眼基因 (r) 为显性 , 位于 X 染色体上 ; 长翅基因 (B) 对残翅基 因(b) 为显性 , 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

8、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 1代 的雄果蝇中约有1/8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是BbX RXr 、BbXr Y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 的配子占 1/2 C.F1代产生基因型不同于双亲的几率为3/4; 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可能形成bbX rXr 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14、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区的基因在遗传时, 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人体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4 15、如图是一

9、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 , -4 是杂合子 B.-7 与正常男性结婚, 子女都不患病 C.-8 与正常女性结婚, 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16、对小白鼠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 等位基因 A、a 都被标记为黄色, 等位基因 B、b 都被标记为绿色。若这 2 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 于四分体时期的性腺组织细胞 , 荧光点出现的情况可能是() A.荧光点在 1 个四分体中 ,2 个黄色、 2 个绿色荧光点 B.荧光点在 1 个四分体中 ,4 个黄色、 4 个绿色荧光点 C.荧光点在 2 个四分

10、体中 , 每个四分体中2 个黄色或 2 个绿色荧光点 D.荧光点在 2 个四分体中 , 每个四分体中 4 个黄色或 4 个绿色荧光点 17、赫尔希和蔡斯用 32P标记的 T 2噬菌体与无 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 一段时间后 经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 B. 32P 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 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少量的放射性 C.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 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D.本实验结果说明DNA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18、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 , 正确的说法有 () 格

11、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 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体内转化的实质是 S 型细菌的 DNA 可使小鼠致死 A.全错 B.1 项 C.2 项 D.全对 19、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的说法 , 正确的是 ( ) A.每个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B.某个 DNA中含有 200 个碱基对 , 则其蕴含的遗传信息种类最多有2 100 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4:3:2:1 D.DNA分子中 G与 C碱基对含量越高 , 其结构稳定

12、性相对越强 5 20、对如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 错误的是 ( )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 B.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 条 C.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 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 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 21、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现象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 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 卵细胞不需要变形, 其余完

13、全相 同 D.形成 100 个受精卵 , 至少需要 100 个精原细胞和100 个卵原细胞 2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了一次 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 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核融合 23、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和) 所控制 ; 基因和 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 两者增加的量相等, 并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 婚配 ,肤色为中间色 ; 若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出现的基因型种类数和表现型 的比例为 ( ) A.3 种

14、,3:1 B.3 种,1:2:1 C.9 种,9:3:3:1 D.9 种,1:4:6:4:1 24、报春花的花色白色( 只含白色素 ) 和黄色 ( 含黄色锦葵色素 ) 由两对等位基因 (和 ,和 ) 共同控制 , 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显性基因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 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 但当显性基因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现选择和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 得到, 自交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6 A.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或 B.的表现型是白色 C.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 种 D.中黄色 : 白色的比例是3:5 25、在家鼠中短尾()对正常尾 ( ) 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

15、 后代中正 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 而短尾类型相交配, 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 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 之比为 2 : 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 A. B. C. D.或 2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都会发生变化(不考虑细胞质中的DNA ),以 下与之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与正常体细胞的DNA 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DNA数:染色体数 =1:1 C.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总是比DNA分子数目少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精细胞中染色体数 27、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16、( ) A.染色体遗传 : 男女发病率相当 ; 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B.染色体隐性遗传 : 男性发病率高 ; 若女子发病其父、子必发病 C.染色体遗传 : 父传子、子传孙 D.染色体显性遗传 : 女性发病率高 ; 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 28、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每个 DNA分子中,碱基种类均有四种 在双链 DNA的一条核苷酸链中A=T 相连的脱氧核糖和碱基,能够和上下相连的任一磷酸基组成脱氧核苷酸单位 双链 DNA分子的两条多核苷酸链通过碱基相连接 脱氧核苷酸之间由磷酸核脱氧核糖相连接 ABCD 29、如图是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 B在卵巢中可能同时存在图、图两种分裂图像 C若图中的2 和 6 表示两个 Y染色体,则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 D图的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图的细胞中有1 个四分体 7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