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库容测量方案样本[参照]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3409427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库容测量方案样本[参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电站库容测量方案样本[参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电站库容测量方案样本[参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电站库容测量方案样本[参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电站库容测量方案样本[参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站库容测量方案样本[参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库容测量方案样本[参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 概述 本次监测包括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大坝水库淤积监测, EL740m 以下水库库容、 淤积计算 , 水库水质分析。 2 监测内容 2.1 监测范围 2.1.1 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坝址至南坎大桥上游300m之间( 约 22km) ; 2.1.2瑞丽江一级水电站EL740.00m以下的水库库容计算、水库淤积分析 及库容变化分析 ; 2.1.3 瑞丽江一级水电站过机含沙量、矿物成分监测。 2.2 监测工程量 依据缅甸联邦瑞丽江一级水电站水库淤积测量横剖面布置图, 水库淤积 测量包括 : 标石恢复 1 项, 四等 GPS 控制测量 14

2、点; 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测量 25 km; 五等电磁波测距平面三角测量22km; 1: 水库纵剖面测量 22 km; 1: 1000横剖面测量约 4.2 km( 271 条) ; 1: 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0.03km 2, 水质 分析 1 项, 具体工程量详见表2-1 表 2-1 水库淤积监测工程量 编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标石恢复项1 2 四等 GPS 控制测量点14 3 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km 25 4 五等电磁波测距平面三角测量km 22 5 1: 水库纵剖面测量km 22 6 横剖面端点放样点56 7 横剖面端点联测点56 8 1: 1000横剖面测量km 4.2

3、 291 条 9 1: 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km 2 0.03 10 库容、淤积、冲刷计算及分析项1 2.3 坐标高程系统 采用坐标和高程系统与枢纽区工程系统一致。 2.4 执行规范和参考文件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库区淤积监测遵守下列规程规范和参考文件, 如实施过程中下列规程规范 有更新的版本 , 则按最新的有效版本执行。 ( 1)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L/T5178- (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5173- ( 3)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测量规范 GB/T18314- ( 4) 1:500 1:1000 1: 地形

4、图图式 GB/T7929-1995 ( 5)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范 DL/T5123- ( 6)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SL197-97 ( 7) 水质采样技术规程 SL 187-96 ( 8) 水道观测规程 SL257- ( 9) 河流泥沙颗粒分析规程 SL 42- ( 10) 多泥沙河流水环境样品采集及预处理技术规程SL270- 2.5 作业方式 ( 1) 水库地形测量 : 水库淤积测量 1:500 地形图测量可采用两种方式作业, 即全站仪极坐标法配合测深仪测量, 或 GPS RTK配合测深仪测量方式 , 两种作业 模式均能够满足测量要求, 具体实施时 , 视测区条件及测量人员的配备

5、而定, 每天作业前应对平面测点和测深仪深度测量的准确性进行检核, 确认无误后才 能继续作业。 ( 2) 水质分析 : 用水质采样器分别在入库和电站机组下游各选择1 个监测 断面进行取样分析 , 采样点数和部位严格按 水道观测规程 相关要求进行 , 分 析内容包括含沙量、矿物成分分析。 3 监测实施方案 3.1 控制测量 库区布设GPS控制网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高程控制网; 当测量部位 在控制网点附近时 , 测量控制点采用高等级控制网点, 即 GPS控制网点、施工 测量控制网点或枢纽区变形监测控制网点, 当高等级控制点位不能满足测量要 求时, 需要加密控制点 , 加密控制可采用五等电磁波测距

6、导线或GPS RTK技术完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成。 3.1.1 四等 GPS控制网 ( 1) 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为 ( 5mm+1ppm D) , 以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进行 观测。 ( 2) 卫星截止高度角 15, 有效观测卫星数 4 颗, 平均重复设站数 2, 独立闭合环边数 5条, 同步观测时段长度为6090分钟, 数据采样间隔 15 秒, 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2mm 。 ( 3) 作业前应编制 GPS 卫星可预见性预报表 , 选择最佳观测时段 , PDOP值 应小于 8. ( 4) 根据接收机台数、网形等因素 , 编制作业调度表。 ( 5)

7、接收机天线的安置、观测数据记录及重测均要求按全球定位系统 ( GPS) 测量规范相关要求执行。 ( 6) 为了与国家坐标系统衔接, 同时检核 GPS 控制网精度 , 在库首和库中 联测国家控制点。 3.1.2 GPS RTK 加密控制 ( 1) 基准站应选择在测区中部, 四周较开阔的控制点上, 以保证基准站 GPS 接收机具有较好的卫星接收条件。数据链使用 35W发射功率的电台时 , 电台 天线与接收机天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基准站的配置应注意 , 电台通信口要与 电台通信线的接口一致。 ( 2) 流动站的配置应与基准站相匹配, 电台接收频道要与基准站的配置一 致。 ( 3) 基准站和流动

8、站的设置要注意选择真确的天线类型, 定义流动站的坐 标系统时 , 至少经过包括基准站设站点在内的两个已知的WGS84 坐标作转换参 数, 再经过第三个已知点作检查, 确定整个系统已调试正常后方可施测。 ( 4) 利用 RTK流动站采集数据或放样前后, 必须找已知点检查 , 如果作为 检查的已知点距离测区较远, 可检查已测的点。 ( 5) 测量时必须选择仪器处于cm级定位精度的状态保存测点, 保存测点前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至少保持流动站天线稳定施测3 秒钟( 假定数据更新率为 1 次/ 秒) 。 ( 6) 发现所接收使用的卫星数目过少或出现浮点解时延

9、长测量时间或缩短 RTK测量范围的工作半径。 3.1.3 五等电磁波测距导线 ( 1) 五等电磁波测距导线点定位根据实地条件选择, 避免对周围树木的大 量砍伐 ,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 满足加密控制的设计要求。 ( 2) 五等电磁波测距导线水平角观测3 个测回 , 各项限差要求严格按水 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执行。 ( 3) 天顶距采用中丝法对向观测各3 个测回。 ( 4) 每条边均进行往、返各 2 测回观测。 ( 5) 测距边的仪器高河棱镜高量至毫米。 ( 6) 测站、 镜站每边观测始末测定气象( 气温、 气压) 数据。 ( 7) 测距边的归算 : 经过气象 ( 气温、气压) 、 加、 乘常数、

10、周期误 差等顶改正后的斜距 , 用天顶距进行该平。 导线数据处理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进 行平差。 3.1.4 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沿瑞丽江布设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 并按四等作业要求联测GPS点, GPS 点要测出上下标高差。 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线路的边长控制在800m 1200m之间, 天顶距观 测使用全站仪 , 边长往返观测 4 个测回 , 测前、 测后记录气温、气压, 各项观 测限差要求严格按 (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 执行。 数据处理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的间接平差法进行严格平差, 四等电磁波测 距三角高程的权 P=1/S 2 3.2 地形、 剖面测量 3.2.1 1: 100

11、0横剖面测量 横剖面布置在坝址以上400m至 22km处, 共布置了 248条横剖面 , 其中 400m 至 5km处每 20 米布设 1 个横剖面 , 5km 以上部位每 1km布设一个横剖面 , 剖面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布置参见设计图纸。 要求埋设横剖面端点 , 剖面端点的埋设不低于EL740m 高程, 用五等支导线联测 , 高程变觇标高测量。 ( 1) 横剖面应垂直于剖面所在处的水库中轴线走向, 剖面位置根据设计坐 标放样 , 坐标偏差一般不超过图上5cm, 一般情况 , 横剖面位置应与设计位置 相同, 特殊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可适当的调整。 (

12、 2) 剖面上的测点偏离剖面线不大于0.5m, 测点必须能控制地形、地物 的变化 , 大于 0.5m 的地坎上下应有测点外 , 水下地形点间距为1m 10m, 并测 出河床最低点。 ( 3) 剖面测点注明地物特征 , 如陡坎、公路、 水边、 水下等。 3.2.2 1:500地形图测量 测量范围 : 坝址往上游约 0.4km处, 每 10米布设 1个横剖面 , 两岸至 740m 高程处。 ( 1) 坝前河道测绘比例尺为 : 1:500, 基本等高距 1.0m. ( 2) 基本平面控制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05mm, 最弱点高程中误 差 h/20, 地形测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75mm

13、, 高程中误差 0.5m。 ( 3) 测点间距为图上5.0m, 测点必须能控制地形、地物的变化 , 测点分 布均匀 , 图上不得有漏洞现象。 ( 4) 每条测量断面除水边点外, 水下地形点不少于5 点, 并应测出河床最 低点 每天开始测绘地形图时 , 应采集与头一天重合部位水边点的高程。在内业处 理时, 根据重合点水位观测资料, 用同时水位换算公式, 把河道水边点高程换 算到同一天同一时的水边高程。 3.3 水质分析监测 3.3.1 入库水质采样分析 结合瑞丽江电站水库特点 , 在坝址上游约 200m处选取一个水质分析取样断 面, 设左右两条垂线 , 在每条垂线表层 ( 水面下 0.5m) 、

14、 中层( 1/2 水深处 ) 、 底层( 河底上 0.5m) 各采集一个水样 , 检测入库水样的含砂率、矿物成分 ;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3.2 过机水质采样分析 对机组下游出口处选取一个断面进行水样采集, 取样只设1 条中泓垂线 , 采表层 ( 水面下 0.5m) 水样, 检测过机含沙量及矿物成分。 水样的含沙量及矿物成分分析在昆明完成, 水样的包装及运输均严格按照 规范要求执行。 4 资料处理 4.1 四等 GPS 控制网数据处理 GPS 网基线采用双差固定解。 GPS 网外业观测结束后 , 为确保观测成果质量 , 对观测成果进行以下检核:

15、独立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公式: 同步环坐标分量和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为独立环限差值的一半。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GPS 网平差分两步计算 , ( 1) 为了平衡 GPS 观测结果的内部符合精度, 先以一个已知点位固定点 , 做三维无约束平差。其基线向量的改正数( X, Y, Z) 的绝对值应 满足 X3, Y3, Z3。 ( 2) 验证合格后 , 再作整体网二维约束平差, 求出网中各点平差成果及点 位精度。 4.2 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数据处理 计算测段往返观测高差不符值, 其中应小于 45D; 计算每一条附和三角高 程线的闭合差 ,

16、其值应小于数据检 验合格后进行平差计算 , 计算每公里高差中误差应小于10mm及点位高程中误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差。 4.3 横剖面资料处理 横剖面资料按照规定的数据库格式保存原始数据, 并进行调制 , 输出固定 格式的成果数据 , 将所有的观测成果绘制在同一张图上。 剖面成果应展绘至水库河道平面上, 标明端点和剖面名称。 4.4 水库深泓线纵剖面资料处理 ( 1) 剖面成果各测点按顺序编号; ( 2) 剖面成果包括河道中轴线或水库中轴线( 以 740m封闭等高线作水库中 轴线) 、 深泓点高程 ; ( 3) 剖面成果表上注明实测横剖面位置。 4.5 地形资料的处理 水库地形图采用的图式以 ( 1:500 1:1000 1: 地形图图式 ) , 地图分幅采 用正方形分幅。 原则上不允许同一条等高线断线, 水库区地形图以横断面线为分割建成立 每条基本等高线的高程面积库, 大坝下游地形图在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