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详述样本[学习]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3409138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详述样本[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详述样本[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详述样本[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详述样本[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详述样本[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详述样本[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AAO工艺详述样本[学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A-A-O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相当多的污水处理厂在去除BOD 和 SS的同时 , 还要求脱氮并去除磷。此时, 应采用 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1、 工艺原理及过程 A-A-O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和 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在该工艺流程内, BOD、 SS 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和磷 将一并被去除。该系统的活性污泥中, 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 组成, 专性厌氧和一般专性好氧菌群均基本被工艺过程所淘汰。在好氧段 , 硝化 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由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 经过生物硝化作用 ,

2、 转化成硝 酸盐; 在缺氧段 , 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经过生物反硝化作用, 转 化成氮气逸入大气中, 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在厌氧段 , 聚磷菌释放磷 , 并吸 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 而在好氧段 , 聚磷菌超量吸收磷 , 并经过剩 余污泥的排放 , 将磷去除。 在以上三类细菌均具有去除BOD 的作用 , 但 BOD 的去除实际上以反硝化细菌 为主。以上各种物质去除过程可直观地用图所示的工艺特性曲线表示。污水进 入曝气池以后 , 随着聚磷菌的吸收、反硝化菌的利用及好氧段好氧生物分解, BOD 浓度逐渐降低。 在厌氧段 , 由于聚磷菌释放磷 , TP浓度逐渐升高 , 至缺氧段

3、升至最高。在缺氧段 , 一般认为聚磷菌既不吸收磷, 也不释放磷 , TP保持稳定。 在好氧段 , 由于聚磷菌的吸收 , TP迅速降低。在厌氧段和缺氧段, 氨氮浓度稳 中有降 , 至好氧段 , 随着硝化的进行 , 氨氮逐渐降低。在缺氧段 , NO3 N 瞬间 升高, 主要是由于内回流带入大量的NO3 N, 但随着反硝化的进行 , 硝酸盐浓 度迅速降低。在好氧段 , 随着硝化的进行 , NO3 N浓度逐渐升高。 2、 工艺参数和影响因素 A-A-O 生物脱氮除磷的功能是有机物去除、脱氮、 除磷三种功能的综合 , 因而其工艺参数应同时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如能有效去除脱氮或除磷 , 一般也 能同时高效

4、地去除BOD, 但除磷和脱氮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具体体现在某些参 数上, 使这些参数只能局限在某一狭窄的范围内, 这是 A-A-O 系统工艺控制较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为复杂的主要原因。 ( 1) F/M和 SRT 完全的生物硝化 , 是高效生物脱氮的前提 , 因而 F/M越低 SRT 越高, 脱氮效 率越高 , 而生除磷则要求高F/M 低 SRT 。A-A-O生物脱氮除磷是运行较灵活的一 种工艺 , 能够以脱氮为重点 , 也能够以除磷为重点 , 当然也能够二者兼顾。 如果 既要求一定的脱氮效果, 也要求一定的除磷效果, F/M一般控制在0.1 0.

5、18kgBOD5/(kgMLVSS ?d), SRT 一般应控制在 815 天。 ( 2) 水力停留时间 水力停留时间与进水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 12小时范围 ; 缺氧段水力停留时间1.5 2 小时; 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应 在 6 小时。 ( 3) 内回流与外回流 内回流比 r 一般在 200500之间 , 具体取决于进水TKN浓度, 以及所要 求脱氮效率 , 一般认为 , 300 500时脱氮效率最佳。外回流比R 一般在 50 100的范围内 , 在保证二沉池不发生反硝化及二次释放磷的前提下, 应使 R降 至最低 , 以免将大多的 NO3 N带回厌氧段 , 干扰

6、磷的释放 , 降低除磷效率。 ( 4) 溶解氧 DO 厌氧段 DO应控制在 0.2mg/l 以下, 缺氧段 DO 应控制在 0.5mg/l 以下, 而好 氧段 DO应控制在 23mg/l 之间。 ( 5) BOD/TKN 与 BOD/TP 对于生物脱氮来说 , BOD/TKN 应大于 4.0, 而生物除磷则要求BOD/TP大于 20。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 应向污水中投加有机物。 为了提高 BOD 5/TKN值, 宜 投加甲醇做营养源 , 为了提高 BOD/TP 值, 宜投加乙酸等低级脂肪酸。 ( 6) PH和碱度 A-A-O生物除磷脱氮系统中 , 污泥混合液的 PH应控制在 7.0 之上

7、, 如果 PH 小于 6.5 时, 可提高碱度。 ( 7) 温度的影响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温度越高 , 对生物脱氮越有利 , 当温度低于15时, 生物脱氮效率将明显 下降。而当温度下降时 , 则极可能对除磷有利。 ( 8) 毒物及抑制物质 某些重金属离子、络合阴离子及一些有机物随着工业废水入处理系统后, 如果超过一定的浓度 , 会导致活性污泥中毒 , 会使某些生物活性受到抑制。 反硝 化细菌和聚磷菌对毒物及抑制物质的反应, 同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基本一 致, 其中毒或抑制剂量见下表。 与以菌类相比 , 硝化细菌更易受到毒物抑制。 一 些对异养菌无

8、毒的物质会对硝化细菌形成抑制。而同一种抑制物质 , 在某一浓度 水平下 , 对异养菌无毒性 , 而对硝化细菌却可能有抑制作用。 抑制生物硝化的一些有机物 抑制硝化的一些重金属和无机物浓度 1 有机物产生 75抑制时的浓度( mg/l) 种类产生抑制时的浓度( mg/l) 2 苯胺1 六价铬0.25 3 乙二胺1 铜0.0050.5 4 萘胺1 铅0.5 5 芥子油1 镁50 6 酚5.6 镍0.25 7 甲基引哚7 锌0.080.5 8 硫脲0.076 氰化物0.34 9 氨基硫脲0.18 硫酸盐500 3、 A-A-O 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功效 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 能够经过运行控制

9、 , 实现以除磷为重点。 此时除 磷效率能够超过90, 但脱氮效率会非常低。如果运行控制以脱氮为重点, 则 可获得 80以上的脱氮效率 , 而除磷往往在 50以下。在运行良好时 , 能够实 现脱氮与除磷同时超过60, 但要维持高效率脱氮的同时, 高效率除磷是不可 能的。运行中只能选择以二者之一为主, 若二者兼顾 , 则效率都不高。 该工艺具有使出水TP小于 2mg/l, TN小于 9mg/l 的潜力 , 但需良好的设计 与精心的运行管理。 国外很多采用该工艺的处理厂大多数以脱氮为主, 兼顾除磷 ; 如果出水中 TP超标, 则辅以化学除磷方法。 4、 A-A-O 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工艺控制 (

10、1) 曝气系统的控制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因生物除磷本身并不消耗氧, 因此 A-A-O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曝气系统的控制 与生物反硝化系统一致。 ( 2) 回流污泥系统的控制 控制回流比时 , 应首先保证不使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过长, 导致反硝 化或磷的二次释放, 因此需要保证足够大的回流比; 其次 , 回流比不能太大 , 以防过量的 NO3 N浓度大于 4mg/l, 必须降低回流比 R。 单纯从 NO 3 N对除磷 的影响来看 , 脱氮越完全 , NO3 N 对除磷的影响越小。运行人员需综合以上情 况, 结合本厂的具体特点 , 确定出最佳的回流比。

11、 ( 3) 回流混合液系统的控制 内回流比 r 与除磷的关系不大 , 因而 r 的调节完全与反硝化工艺一致。生物 反硝化系统的回流比r 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 首先 r 直接决定脱氮效率。 假设 生物硝化效率和反硝化效率为100, 即所有的 TKN均被硝化成 NH3 N, 回流 至缺氧段的所有 NH3 N均被反硝化为 N 2, 此时脱氮效率 EDN为: R+r EDN= 100 1+ R+r 经试验 r 取 100、 200、 300、 400 、 500 五种情况分析 , r越 大, 系统的总脱氮效率越高 , 出水 TN越低。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 r太高, 对 脱氮率有不利的影响。 因为 r

12、 太高, 经过内回流自好氧段带至缺氧段的DO越多, 当缺氧段的DO较高时 , 会干扰反硝化的进行, 使总脱氮率下降。当DO高于 0.5mg/l 时, 会使反硝化停止 , 实际脱氮率降为零。另外, r太高, 还会使污水 在缺氧段内的实际停留时间缩短, 同样也使脱氮效率降低。 综上所述 , 对于某一生物脱氮系统来说, 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内回流比, 在该 r 下运行 , 脱氮效率最高。运行人员应根据本厂实际情况, 摸索调度出这个最佳的 r 值。对于典型的城市污水, 最佳的 r 值在 300500之间。 ( 4) 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的控制 剩余污泥排放宜根据SRT进行控制 , 因为 SRT的大小直接决定该

13、系统是以脱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氮为主还是除磷为主。 当控制 SRT在 815d 范围内 , 一般既有一定的除磷效果 , 也能保证一定的脱氮效果, 但效率都不会太高。 如果 SRT 8d, 除非温度特别高 , 否则硝化效率非常低 , 自然也谈不上脱氮 , 但此时的除磷效率则可能很高。 如果 控制 SRT 15d, 可能使硝化顺利时行 , 从而得到较高的脱氮效率, 但由于排泥 太少, 排泥量仅是A-O 除磷工艺的几分之一 , 即使污泥中含磷量很高 , 也不可 能得到太高的除磷效率。 (5) BOD/TKN 与 BOD/TP 对于生物脱氮来说 , BOD

14、/TKN 应大于 4.0, 而生物除磷则要求BOD/TP大于 20。如果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 应向污水中投加有机物 , 补充碳源不足。 ( 6) ORP 的控制 A-A-O生物脱氮除磷过程 , 本质上是一系列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 因 而工艺控制较复杂。 近年来 , 国外一些处理厂采用氧化还原电位ORP 作为系统的 一个工艺控制参数 , 收到了良好效果。国内也已有处理厂安装ORP在线测定仪 表。 混合液中的 DO浓度越高 , ORP 值越高。当混合液中存在NO3 N时, 其浓度 越高, ORP 值也越高 ; 而当存在 PO4 3P时, ORP 则随着 PO 4 3P浓度升高而降低。 要保证良

15、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厌氧段混合液的ORP 应 250mv, 缺氧段宜控制 在-100mv左右, 而好氧段则应控制在40mv以上。 在运行管理中 , 如发现厌氧段ORP升高, 则预示着除磷效果已经或将降 低。应立即分析ORP升高的原因 , 并采取对策。如果回流污泥带入太多的NO3 N, 或由于搅拌强度太大产生空气复氧, 都会使 ORP 值升高 ; 如发现缺氧段 ORP 升高, 则预示内回流比太大 , 混合液自好氧段带入缺氧段的DO 太多, 另外, 搅拌强度太大 , 产生空气复氧 , 同样也会使 ORP 升高; 如发现好氧段 ORP 降低, 则说明曝气不足 , 使好氧段 DO下降。 ( 7) PH控制及碱度核算 污泥混合液的 PH一般应控制在7.0 之上, 如果 PH 6.5, 则应投加石灰 , 补充 碱源量。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