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笔记样本[文]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3409100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4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美术笔记样本[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艺美术笔记样本[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艺美术笔记样本[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艺美术笔记样本[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艺美术笔记样本[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艺美术笔记样本[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美术笔记样本[文](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 1) 概论 母系氏族社会 : A半坡村遗址的”仰韶文化” B 河姆渡遗址的”河姆渡文化” 彩陶: 经过火的应用 , 使泥土改变内在的性质, 并在陶器上面施以化妆土, 还 进行彩画、刻镂、 堆贴等各种装饰。 母系向父系氏族转化 : 大汶口文化、青莲岗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 父系氏族社会 : 龙山文化、良渚文化 制陶工艺 : 封窑技术和轮制 灰陶: 经过火的应用 , 使泥土改变内在的性质, 并在烧制时严密封窑, 使陶胚 中的铁元素还原 , 从而制成硬度较高的灰陶。 黑陶: 经过控制烧制末期的窑内空气

2、和温度制成黑陶。 白陶: 采用瓷土作原料 , 烧制成白陶。 ( 2) 装饰的萌芽 山顶洞人在工艺加工方面已开始使用钻孔、刮削、 磨光、 刻纹等技术。 原始装饰”图腾”成为标志性的表号图案。 ( 3) 石器工艺 在人类最早的历史时期 , 主要的生产工具是石器。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遗址可 分为早、中、 晚三个时期。 ( 4) 陶器工艺 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陶器表面加工工艺 : 压磨 ( 用平滑的石子在陶胚上压磨使之光滑) , 施加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陶衣( 加以彩绘 ) , 压印( 用特制的

3、工具在陶胚上压出绳纹或条纹, 既使陶壁 坚实, 也使压纹成为装饰 , 增加装饰。 ) 堆贴、 刻画等。 陶器品种 : 灰陶、 彩陶、 黑陶、 几何印纹陶等。 A彩陶 : 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 , 成为”彩陶文化”或”仰韶文化” 。 按时间先后 , 艺术风格特点的不同 , 分为半坡、 庙底沟、 马家窑、 半山、 马厂等。 1. 半坡型 : 半坡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 , 晚期灰黑陶增多。 装饰方法 : 彩绘、 捺印、 划纹、 堆饰等种。 装饰花纹以宽带纹为主 , 还有折线纹、三角纹、 斜线纹、 菱形纹、 辫形 纹等几何图案。 半坡型彩陶的鱼型

4、花纹 , 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 鱼纹分为单体和复体 鱼纹两类。 2. 马家窑型彩陶艺术特点 : 满、 內彩、 点和螺旋纹、旋动和流畅。 3. 半山型彩陶的装饰图案 : 螺旋纹组成装饰、葫芦纹作面的分割 半山型彩陶从造型和装饰上说, 是彩陶工艺中最为精美的。 锯齿纹的应用是这时 期新的特色。 4. 马厂型彩陶的装饰纹样 : 常见有折线纹、回纹, 以人形纹或蛙纹最有特色。 具有简练、刚劲的艺术风格。 彩陶的装饰艺术 : 1) 彩陶的装饰位置 , 一般与器皿的使用条件相适应。 2) 根据器皿的不同部位 , 运用不同的装饰花纹。 3) 在装饰布局上 , 已注意了从不同的视角 , 体现装饰的完整效

5、果。 4) 从彩陶图案整体看 , 是以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为主体, 都进行了高度的艺术 提炼和概括 , 达到了图案的样式化。 彩陶的装饰基本上以几何纹的形式出现。原因: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编织的模拟。 2) 劳动的节奏感。 3) 图腾的表号化。 4) 自然物的抽象化。 彩陶图案中形式法则的应用: 对比法、分割法、开光法、双关法、多效装饰法 B黑陶 ( 或”蛋皮陶” )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另一种文化, 成为”黑陶文化”或”龙山文化” 。 黑陶工艺具有黑、薄、 光、 纽四个特点。 鬶是黑陶工艺中最为出众而有代表性的器物, 它的独特的造型 , 体现了陶

6、器制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 C几何印纹陶 它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 印纹软陶分泥质和细砂质, 火度较低 , 胎作红 褐色、 灰白色或灰色。印纹硬陶火度较高, 胎作灰色。 制作有手制、模制和轮制几种。 ( 5) 小结 原始社会的工艺创作启示 : 1)实用和装饰的统一。 2)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3)形式感的应用。 4)表号性的艺术手法。 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 ( 1) 概论 ”二里头文化”或”洛达庙文化”介于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 ( 2) 青铜工艺 青铜是指红铜和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灰青, 故青铜。 常见的有饕餮、龙、 虎以及人形纹等 , 一般不用回纹作地纹。 司母戊大鼎 资料内容仅供

7、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制作工艺 : 炼矿、 制范、 熔铸等 方法: 陶范法或泥模法、蜡模法 青铜器的名称按生活用途分烹饪器、食器、 酒器、 水器、 杂器、 兵器、 乐器、 工具等八类。 ”五爵” : 爵、 斝、 角、 觚、 觯 ”四器” : 钟、 鼎、 壶、 鉴 商代动物纹分为 1) 变形奇特 , 如饕餮 , 2) 自然界的动物 饕餮纹是殷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一般是以饕餮纹为主纹, 回纹为地纹。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 1)图案纹样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 2)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原因: A由于特定形式能够更好地表示内容的要求, 在图案格式上 , 均衡的格

8、式 往往产生活泼感 , 而对称的格式产生庄严感。B与器物的制作和成型有关。 3)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 4)商代铜器装饰方法 , 早期拍印 , 后期刻花的方法。 三叠法 : 即三层花纹 , 就是除主纹和地纹外, 还在较粗的花纹或主体花纹 上勾刻细线。 ( 3) 陶瓷工艺 常见有饕餮纹、方格纹、回纹等。制作有模制、轮模合制等。 商代的陶瓷工艺分灰陶、白陶、 釉陶和原始瓷器等。 原始瓷器 : 釉色青绿而带褐黄 , 胎亦较硬 , 呈灰白色的釉陶 , 其胎骨、釉 料所含元素与一般瓷器近似。 ( 4) 雕刻工艺 商代雕刻有石雕、玉雕、 牙骨雕等。 象牙杯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

9、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三章周代的工艺美术 ( 1) 青铜工艺 周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 , 主要有窃曲纹 , 这是周代一种重要的装饰纹样。 ( 2) 陶瓷工艺 早期常见有绳纹、回纹、 重圈纹、 S 纹等, 晚期流行弦纹、篾纹等。 商代的陶瓷工艺分灰陶、白陶、 釉陶和原始瓷器等。 ( 3) 染织工艺 古代帝王服饰上的十二章 : 日、 月、 星辰、 山、 龙、 华虫、 宗彝、 藻、 火、 粉米、 黼、 黻 ( 4) 漆器工艺 用蚌泡作为镶嵌 , 是周代漆器工艺的一种非常流行的装饰手法。 ( 5) 玉雕工艺 玉器种类 : 圭( 大圭、 琬圭、 琰圭、 榖圭) 、 璋、 璧( 苍璧、 蒲璧、 系璧

10、) 、 琮、 璇玑、 玦、 璜等 第四章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 1) 青铜工艺 敦是战国时期新创的一种品种。 春秋时期的壶形态美丽 , 多用莲瓣作为壶的装饰。 莲鹤方壶 , 是一件精美的 工艺品。它以龙为耳 , 以兽为足 , 盖上有两层向外开张的莲瓣, 莲瓣中有一立鶴 振翅欲飞。 钫, 即方壶 , 常见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案进行装饰。 鉴, 和钟、 鼎、 壶四器并称。 在装饰纹样中 , 最主要的是蟠螭纹。 加工方法 :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焊接( 将器物的部件或局部在制作过程中用热加工方法使连接在主体上) 、 刻画、 镶嵌( 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装饰手

11、法) 、 金银错 ( 或称错金银 , 是在铜 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 用错石在磨错平滑 ) 、 鎏金 ( 将 金箔剪成碎片并加热, 用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混合, 蘸以盐 , 矾等物涂在铜 器上, 经炭火温烤 , 使水银蒸发固定在铜器上。或称火镀金) 、 镂空( 一般用 失蜡法 , 也称蜡模法、 拔蜡法、 出蜡法等。 失蜡法的创造 , 是中国古代金属铸 造和铸件装饰史上的一项伟大创造。) 失蜡法的特点 : A制作简便 , 无需分块。 B 花纹精细清晰 , 表面光滑 , 层次 丰富, 可制作出复杂的空间立体的镂空装饰效果。 C 器物表面光滑 , 不再进行 打磨。 D 精确度相当高

12、。 铜镜( 鉴) 的制作费两个体系 : A北方的铜镜 , 制作较朴素简略。 B 南方的 铜镜, 制作精巧纤细 , 多美丽的装饰花纹。 战国的铜镜特点 : 薄胎、 卷边、 川字纽、双层纹 铜镜的花纹有四叶纹 ( 四瓣花纹 ) 、 山字纹、 双菱纹、 龙凤纹、 长尾兽 纹、 蟠螭纹、连弧纹、 地纹 ( 3) 陶瓷工艺 暗纹陶 : 用一种工具在陶坯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它的压花纹深度不 大, 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 , 又称为砑花陶。 彩绘陶 : 战国时期较为杰出的一种陶器。 彩绘陶是在烧成的陶坯上画花。它 系泥质陶 , 陶胎有灰色和褐色两种。 彩绘陶的装饰纹样 : A 几何纹 B 云纹 C 花

13、瓣纹 D 鸟兽纹 春秋战国时期的其它陶瓷以陶塑( 陶俑) 和瓦当最为出众。 瓦当 是瓦的头端 , 在实用上既便于屋顶漏水, 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 也增 加建筑的美观。它主要有涡状纹、 r 形纹、 对鸟兽纹、 树木纹、 几何纹、 星 云纹、 饕餮纹等。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 4) 染织工艺 ”齐纨” 、 ”鲁缟” 几何纹凤鸟纹锦 , 系双色锦。花纹作带状排列, 用凤纹、 六边形纹。菱形 纹等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 舞人动物纹锦 , 系三色锦。它由龙凤、麒麟和舞蹈人组成图案。 刺绣的针法主要为辫綉 , 局部间以平绣。 ( 4) 漆器工艺 漆器的优点 :

14、体胎轻便 , 适于使用 , 光泽美观 , 进行装饰不受太多的局限 , 而可获得较理想的艺术效果, 且有防腐防潮的物理性能。 漆胎的种类 : 木胎、 木片卷粘胎、夹纻、 皮胎 战国漆器的装饰方法 : 描绘( 用笔在漆器上画出花纹 ) 、 针刻( 用针刻划 出纤细的花纹 ) 、 银扣( 用银片镶口或嵌成花纹 ) 、 描金 漆器的装饰纹样 : 动物纹、云气纹、几何纹、社会生活题材 漆器纹样的图案组织 : 适合纹样、带纹、 四方连续 漆器的色彩 , 一般是黑和红两色。常以黑地红纹为多。 彩绘漆座屏漆双凤悬鼓 ( 5) 其它工艺 春秋战国时期的其它工艺 , 有玉器、木雕、 琉璃等。 木雕有镂空透雕和斜刀

15、平调等。 琉璃, 即原始玻璃。中国古代的玻璃属铅钡玻璃, 西方的属于钠钙玻璃。 ( 6) 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的特点和时代风貌( 书 P110 111) 战国时期的工艺专著 考工记, 提出”天有时 , 地有气 , 工有巧 , 材有美 , 合此四者然后能够为良” 的重要观点。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工艺制作的专门论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五章秦汉的工艺美术 ( 1) 秦代的工艺美术 秦代的工艺品主要有青铜器、漆器、 陶器等。 蒜头瓶和鍪是秦代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品种。 秦代漆器多为木胎 , 用挖制或刮削成型。 陶器中茧形壶是秦代具有特殊风格的品种。

16、 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秦代陶塑工艺的卓越技艺。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 制成。陶俑、陶马的头、身、 腿是分模制成 , 然后粘接。 秦代的陶器工艺中久负盛名的是秦代砖瓦。秦砖有”铅砖”之称。秦砖常见 有菱形纹、 方格纹、 回纹、 卷云纹、 三角云纹、 S 纹、 圆璧纹、 绳纹、 粗 布纹等。而秦瓦以卷云纹为主。 ( 2) 铜器工艺 汉代铜器中的灯、炉、 奁、 壶、 洗、 镜是制作精美的主要品种。 汉代”马踏飞燕” 也称铜奔马 , 它抬头扬尾 , 三足腾空 , 作飞奔状。 右后腿 集全身之力 , 踏着一直飞燕。体态优美, 富有浪漫主义设计意匠。 虹管灯 : 灯体有虹管 , 灯座能够盛水 , 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 使溶 于水中 , 这是利用科学原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长信宫灯 : 塑造出一优美的仕女形象, 左手托灯 , 右手提灯罩 , 以手袖为 虹管, 处理得十分自然。灯体成圆形 , 有两块瓦状的罩板 , 能够任意调节光照的 方向。 铜炉按用途可分为熏炉 ( 博山炉 ) 、 温手炉、温酒炉 铜奁又称酒樽 , 仿自漆奁 , 是盛酒和温酒的器皿。 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