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借鉴]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3408977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1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借鉴](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成立、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 内容: (通过- 选举-决定-建立) 通过“共同纲领”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 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标志: 开国大典 3、意义 (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注意理解) 对国家的影响:中国 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 成为独立自 主的国家; 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 主人。 (2)国外(国际):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 1、西藏

2、和平解放 (1)时间、 代表:1951、阿沛 阿旺晋美 (2)意义: 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 (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 安全 (2)时间: (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4)意义: 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 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 、土地改革 (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 的发展 (2)时间: 19

3、501952底(1952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基本完成土改 ) (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祥见课本13 页) 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巩固人民政权 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成功的探索 1、 “一五计划”(19531957) (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2)基本任务:(一个重点,两个相应) 重点发展重工业, 相应地 发展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及商业,相 应地培养人才; (3)成就 工业方面: 、鞍山

4、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个飞机制 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 B、形成东北工业基地、加强了沿海工业基地、在华北和西北建立了 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交通运输业方面:武汉长建大桥、川藏、新藏、青藏公路 (4) 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工业化开始起步。 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颁布: 第一届全国人大 (2)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意义: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反映人民利益。 3、三大改造 19531956 底 对 象 背景(必要性)形式(途 径) 意义问题 农业 农民缺乏工具、资金、 牲畜,一家一户难以解 决水利问题 ,难以抵御 自

5、然灾害 ,不能合理使 用耕地,也不能使用 机 械化工具, 影响生产发 展和工业化的需要。 参加农业 生产合作 社 三 大 改 造的 完成,实现了 把 生 产 资料 私 有 制 转变 为 社 会 主义 公有制,标志 着 我 国 初步 建 立 了 社会 主义制度。我 国 开 始 进入 社 会 主 义初 级阶段。 要求过急,工 作过粗,改变 过快 手工 业 参加手工 业生产合 作社 资 本 主 义 工 商 业 公 私 合 营 备注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这是中国社会主 义改造的 创举。 4、中共八大 1956 (1)内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要知道具体内容)(2)意义: 良好开端

6、(详见课本 27 页) 二、探索中的失误 1、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1958年开始 评价: (1)积极: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建成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望 (2)消极: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 严重失误,那时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 造成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 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建设成就和 模范人物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第三单元 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重要会议(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 形成过程) 会议和谈时间内容意义邓论的形 话成 十一届三中 全会 1、思想:彻底否 定,重新确 立; 2 、 政 治 : 停 止,工作重

7、 心转移,改革开 放决策; 3、组织:实际上 形成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第二代领 导集体 ( 一 个 转 折,两个开 始) 、建国以 来的伟大转 折 2、完成拨乱 反正,是改 革开放的开 端; 3、中国历史 开始进入社 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新 时期。 开始 酝 酿 十二大1982 把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真理与中国 实际结合起来, 明确提出建 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明确提出建 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走自己的路,建 设由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的概念的概念 十三大1987 1、阐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 2、提出党的党的 基本路线 3、提出三步走战 略 解决了什么 是 社 会 主 义,怎样建 设社会

8、主义 的基本问题 初步形成 ( 系 统 概 括) 南方谈话1992 1、坚持党的基本 路线 2、特区姓社不姓 资 3、改革开放胆子 要大 4、发展才是硬道 理 进一步解放 了人们思想 成熟并形成 体系 (进一步完 善) 十四大1992 高度评价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 社 会 主 义 理 论,确立了它在 全 党 的 指 导 地 位。 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 进入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 确立了它在 全党的指导 地位。 十五大1997 把邓小平理论确 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写入党章。 对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具有 重要的指导 意义 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 写入党章。 二、改革开放 1、改革 (1

9、)农村改革(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 (2)城市改革( 1985年开始, 重点是国企改革 )措施如下: 所有制: 把单一的公有制发展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 济并存 管理: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开放 (1)格局: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沿海开 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目的(也是意义 ) :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为现代 化建设服务。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民主建设的加强: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平反刘少奇案) 2、法制建设的加强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形

10、成以宪法为核心 的法 律体系。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民族团结 1、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1)背景、原因: 民族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民族格局:大杂居、小聚居 (2)提出:筹建新中国时 (3)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建立民族自治机关, 由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我国建立了 五个省级自治区 。 (要知道是哪五个) (4)意义: 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发展:各民族共同发展 (1)西藏:重要牧区 (2)内蒙古自治区:商品粮基地 (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国

11、第二大橡胶基地 二、祖国统一 1、港澳回归( 香港-1997 澳门-1999) (1)政策(构想 ) :一国两制 提出: 20 世纪 80 年代初 邓小平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 行资本主义制度。(2)意义:洗雪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上迈出了重 要一步。 2、海峡两岸的交往(阅读本节课课文了解即可) 第五单元外交成就 一、外交成就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1953 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意义:国际影响深远,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5 年周恩来 出席万隆会议 并提出 “求同存异”,促进会议取 得成功。 会议特征(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 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会议主题 :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3、70 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中美建交 1979 (3)中日建交 1972 (4)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01(中国迄今举行的 规模最大、 规格最高 的多边外交活动)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