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6编号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3400870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DF 页数:97 大小:46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26编号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3326编号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3326编号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3326编号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3326编号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26编号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26编号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现代汉语词语的分类 汉语的词按照词语的性质可以分为 12 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具体阐释如下: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 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 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 如范畴、 思想、 质量、 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 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有的动词

2、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 识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 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 愿意这些意思, 叫做能愿动词, 它们是能、 要、 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 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 可以考虑、 愿意学习、 应该说明、 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 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 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 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

3、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 用法一样。 2 形容词 :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 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 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 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 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 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 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 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 场。 代词:(略)

4、 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 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 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 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 欢极了。 介词 :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 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 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连词 :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 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 但而且、虽然但是。 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 三类。

5、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一类是动 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 呐、呀、了、么、哇。 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喂、哟、嗨、哼、 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3 拟声词 :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 呼啦啦。 语法和语法单位 一、语法一、语法 (一)什么是语法(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 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 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6、例如,光有“力量、就、 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 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 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 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又 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 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 中国话。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按照汉语的语法 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 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 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7、”。“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 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 规则的指示, 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 “主动宾” 结构规则、 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 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 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 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那语法规则怎么 4 起作用的呢? 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 还要学呢?因为只靠 “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

8、是在表 达复杂的思想时。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 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要做好语言文 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语法”这个术语,在人们的实际运用中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 语言结构规则本身;一是指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 一是指 语言结构规则本身;一是指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 比如“这样 说不符合语法”,这句中的“语法”是指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是 一种专门的学问”,这句中的“语法”指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 在需要加以区别的时候,人们把前者叫做语法,把后者叫做 语法 学 语法 学 。 (二)语法的特点(二)语法的特点 、抽象性 、抽

9、象性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结构规则是有限的,而人们说写出的句 子则是无限的。有限的规则之所以能够生成无限多的句子,是因为语 法具有抽象性特点。例如 “勇敢地战斗”“很好”“认真学习”, 这些语句在具体意义上毫无共同之处,但在结构上却有共同之处:都 由状语加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结构。又如“名词不能用不否定”这 条规则几乎适用于所有名词,“山、水、学生、衣服、街道、文化、 语言、足球”等等,前面都不能出现“不”。 抽象的语法规则表现在人们说写的话语中,储存在人们的大脑 里,它是客观存在的。儿童在学习母语时,能用已学会的词语说出没 有听过的句子,就是因为掌握了抽象的结构规则,能自行组织具体的 句子。成

10、年人学习外语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抽象性是语法最重要 的特点。 、稳固性 、稳固性 语法的稳固性是相对语音、词汇而言的。其稳固性主要表现在历 史继承性和不可渗透性两个方面。 语法的历史继承性,可以从汉语的发展中很明显地看出。现代汉 语“主动宾”这种结构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如“河杀我?河不 5 杀我?” (董作宾 殷墟文字乙编中辑。 其中 “河杀我” 就是 “主动 宾”结构。此外,现代汉语的连动、兼语、双宾语等结构,也是先 秦两汉汉语中常见的。如“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 纪),“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王赐晏子 酒”(晏子春秋)。这些都体现了语法惊人的稳固性。 语法的不可渗透性,

11、 可以从语言的接触中看出来。 在语言接触中, 会出现大量的借词,但语法体系受到的影响却很小。外文汉译时必须 接受汉语语法规则的支配, 如英语中短语或从句作定语时放在中心语 之后,但译成汉语时,必须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前。 、民族性 、民族性 人类思维的规律是一致的, 但不同民族表达同一思维的语法形式 却不尽相同。例如,汉语数词与名词间要出现量词,而英语则不需要 量词。 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是 “定中”, 而傣语的则是 “中定”。 汉语的动宾结构是“动宾”,而日语的则是“宾动”。英语的谓 语动词有词形变化,而汉语的则没有。 二、语法单位二、语法单位 语法规则离不开具体的语法单位之间的联系,因而,在全

12、面研究 各种语法规则以前,需要弄清楚什么是语法单位。 凡是能在组合的 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断都是语法单位。 凡是能在组合的 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断都是语法单位。 例如 “他是学生。” “他”分别可以用“那个人”“你昨天见到的那个人”等替换下来; 同样,“是”“学生”也可以用别的词语替换下来。“他”“那个人” “你昨天见到的那个人”等在同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这些可以相 互替换的单位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同,都是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小的是语素。比语素大的语法单位依次是 词、词组和句子。 (一)语素(一)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既是词汇单位,又是最小的语法单 位。我们在词汇部

13、分已经讨论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二)词(二)词 6 词是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它既是词汇的主体 层级,又是高一级的语法单位。词汇部分讨论它的构造,语法部分讨 论它的句法功能。 “独立运用”和“最小”是区别词与非词不可缺少的两个条件。 “独立运用”和“最小”是区别词与非词不可缺少的两个条件。 所谓独立运用, 是指在造句中能够到处作为一个单位出现 ; 所谓最小, 是指不能扩展,即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词和词组都可以 “独立 运用”,但词组不是“最小”。如“白菜”与“白布”都可以作为造 句的单位,但“白菜”不能扩展,是词,而“白布”可以扩展为“白 色的布”,是词组。词和语素的定义中

14、都有“最小”二字,但词是能 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而语素只是 “最小”, 不能 “独立运用”。 例如,“危险”可“独立运用”,是词;若再分成“危”和“险”便 不能独立运用,只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 (三)词组(又名短语)(三)词组(又名短语) 词组又叫短语, 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语法单位。 词组可分为 两类: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交际有需要马上 就能按照有关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短语叫做自由词组。 (四)句子(四)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 口语中的句子 都有一定的语气,句子前后都有间隔性的语言停顿;书面语

15、中的句子 则要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来表示语气和停顿。 作为语法单位,语素是构词单位,词和词组是造句单位 ; 句子是 语言的运用单位。 作为语法单位,语素是构词单位,词和词组是造句单位 ; 句子是 语言的运用单位。 词、词组可以成句,那么,它们与句子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 词语所叙述的内容是否与现实发生特定联系。词、词组是造句单位, 没有语气,不能与现实发生特定联系。而句子是使用单位,为了适应 具体环境中的交际需要,必须有特定的语气。带上了语气也就同现实 发生特定联系了。例如,词典里找到的 “好”只是一个词,但在对 特定事物进行评价时说“好!”,则是一个句子。“禁止吸烟”是一 个词组, 但当它出

16、现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提醒人们不要吸烟时则是一 个句子。 7 词的构成词的构成 现代汉语词语按照语法结构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可以是一个单音节语素, 也可以是一个多音节语素(包括双音节语素)。按音节的多少,单纯 词可以分为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 (一)单音节单纯词 单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例如 : 家、走、清、 五、番、很、的。 (二)多音节单纯词 多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 也就是多音节连缀 成义不能拆开的词。多音节单纯词有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和音译 词。 1联绵词 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根据音节之 间的结构关系,联绵词可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和非双声叠韵 联绵词。 双声联绵词 : 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 : 琉璃、崎岖、尴尬、 璀璨 叠韵联绵词 : 两个音节的韵母或韵腹和韵尾相同。例如 : 烂漫、 傀儡、辗转、腼腆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两个音节的声母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翻译基础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