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柳永词两首第二课时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3392628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柳永词两首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柳永词两首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柳永词两首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柳永词两首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柳永词两首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人教高一语文必修4学案第二单元第四课柳永词两首第二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一)朗读指导1.正音雨霖铃( ) 凝噎( ) 暮霭( )2.学生自由诵读,初步把握词的语音、语速、语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指名学生范读,进行诵读指导。4.学生齐读,强化对词的整体感知。5.学生诵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理解文义。(自主、合作交流)(二)赏析课文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2. 找出本文的过渡句

2、,并分析其作用?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被推崇的名句,它高明在何处?4.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三)背诵、默写全词三、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并找一篇鉴赏文章阅读。第二课时(一)朗读指导1.听朗读录音,正音雨霖铃(ln) 凝噎(y) 暮霭(a)2.学生自由诵读,初步把握词的语音、语速、语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3、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3.指名学生范读,进行诵读指导。4.学生齐读,强化对词的整体感知。5.学生诵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理解文义。(自主、合作交流)(二)赏析课文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天气。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烘托了萧瑟凄凉的气氛。景是寒蝉凄切,人是无语凝噎,更衬托出人的凄苦之情;景是骤雨初歇,人是相看泪眼,更反映出人的悲痛之情:真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字字含情。2. 找出本文的过渡句,并分析其作用?从结构上看:这句话既是对上片所写情景的收束,也

4、是为下文写别后离人的心情张本、铺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内容上看:浩淼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的无期。这里的景语即情语,它给人的感受不仅是自然景色的黯淡,更进一层的是这种景色之中充满着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更是作者心情的黯淡)。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历来被推崇的名句,它高明在何处?探究:这一句是整篇的警策之语,运用了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个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集中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凄清的气氛,勾起离人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

5、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借酒浇愁,然而“愁更愁”,更何况是“酒醒”之后呢!试想,此时不过是柳永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头,而面对眼前的凄清景象,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4.雨霖铃里描写了哪些离别情景?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具有怎样的意境?雨霖铃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的设想。 整首词意境缠绵悱恻、凄凉清丽。(三)背诵、默写全词三、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并找一篇鉴赏文章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