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鲁人选修史记选读讲义第一单元2Word含答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3391710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鲁人选修史记选读讲义第一单元2Word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鲁人选修史记选读讲义第一单元2Word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鲁人选修史记选读讲义第一单元2Word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鲁人选修史记选读讲义第一单元2Word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鲁人选修史记选读讲义第一单元2Word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鲁人选修史记选读讲义第一单元2Word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鲁人选修史记选读讲义第一单元2Word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和鱼鹰附近所有的池塘都成了鱼鹰的地盘,鱼塘和水池是它食宿的好地方,所以鱼鹰的伙食一直很好。但随着它年事增高,精力衰退,原有的伙食水平难以为继,每况愈下。这只鱼鹰老眼昏花看不清水底,又无罗网捕鱼,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为饥饿所迫,在万般无奈之下它想出了一个好计谋。鱼鹰在池塘边上看见一只虾,便对它说:“我的好伙计,我有一个重要消息告诉大家,大祸将要降临到你们头上,一个星期后,这池塘的主人就要下网捕捞你们了。”虾闻言急急忙忙向大家通报情况,一时间满城风雨,一片惊慌。水族动物全跑了出来,聚在一起选派代表谒见这只水鸟。“鱼鹰大人,您这消息是打哪儿来的?您说的靠得住吗?您有解救的办法吗?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

2、呢?”“换个地方。”鱼鹰不容置疑地答道。“可我们怎么换呢?”“你们不用操心,我可以把你们逐个带到我住处的附近,只有我知道这条路,世界上没有比这更隐蔽更安全的地方了。这是一个自然生成的鱼塘,歹毒的人类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地方。这个鱼塘能使你们全体获得新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赏读:像大地敞开广阔的胸怀一样,君子把一切可以接纳、包容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系辞下传赏读:(如果一个人)德行很差但地位很高,智慧很少却谋略很大,力量很小却担负很重的任务,那就很少能办成事情了。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荣辱赏读:先考虑道义

3、而后考虑利益的就会得到光荣,先考虑利益而后考虑道义的就会受到耻辱。光荣的,经常通达;耻辱的,经常穷困。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赏读:加强农业,厉行节约,天(大自然)就不会使人贫穷;给养充备,动作得时,天就不会使人困顿;遵循道治国,不出偏差,天就不会使人受祸。一、文题解读本文节选自袁盎晁错列传。袁盎、晁错都是有功有过、功过参半的人物。因为他们平素就相互敌对,到关键时刻又相互倾轧,结局又都非常悲惨,所以司马迁把他们合写为一传。二、人物与事件晁错(前200前154),西汉时谋臣、政论家。颍川人。传在史记卷101袁盎晁错列传。曾从张恢学习先秦法家

4、申不害和商鞅学说。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奉命向故秦博士伏生受尚书。景帝为太子时,他为太子家令,深得宠信,号为“智囊”。景帝即位,拜为御史大夫,提出重本抑末、重农抑商政策,法令多所更张;又提出纳粟受爵、募民充塞下以备匈奴的主张。为巩固中央集权,他提出逐步削夺诸侯王国封地的建议,被景帝采纳。吴、楚等七国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他为政敌袁盎所谮害,穿着朝服斩于东市。著有论募民徙塞下疏论贵粟疏等。三、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1)还,因上便宜事古义:利益,好处。今义:方便合适;便利。(2)公言善。吾亦恨之古义:遗憾。今义:怨恨。2通假字(1)由此与错有:通“郤”,嫌隙,裂痕。(2)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5、通“猝”,突然。(3)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通“否”,没有。3文言句式(1)判断句晁错者,颍川人也(2)被动句卒受大戮(3)定语后置句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在文言文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或者固定的介词结构来表示被动意义。常见的情形如下:(1)“于”字句: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与蔺相如)(2)“见”字句:“见”谓语。如: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3)“见于”结构。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与蔺相如)(4)“受于”结构。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6、赤壁之战)(5)“为”字句:“为”动词。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6)“为所”“为所”结构。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7)用“被”字表示被动。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一点与现代汉语恰好是一致的。还有一类被动句没有语言标志,但是根据上下文判断,它又确确实实地表达了被动的意思,人们习惯上称它为意念被动句。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句中的“挫”“削”都表示被动的意思。4词类活用(1)孝文不听,然奇其材:意动用法,以为奇。(2)太子善错计策: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善,称赞。(3)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名词作动词,穿

7、着。5文言虚词者zh助指代人、事、物,组成名词性结构,“的(人、事、物)”。天下无治尚书者。(晁错)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苏琼传)助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助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助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晁错者,颍川人也。(晁错)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8、田单)助用在句末,做“若”“似”“如”的宾语,可译为“的样子”。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信陵君窃符救赵)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助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老子)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6古文今译晁错是颍川人。曾经在轵县张恢先生那里学习过申不害和商鞅的刑名学说,与洛阳人宋孟和刘礼是同学。凭借通晓典籍,担任了太常掌故。晁错为人严峻刚正,却又苛刻严酷。孝文帝的时候,天下没有研究尚书的人,只听说济南伏生是原来秦朝的博士,研究过尚书,年纪已经九十多岁,因为太老无法征召他前来,文帝于是下令太常派人前往学习。太常派遣晁错前往伏生

9、那里学习尚书。晁错学成回来后,趁此向皇上奏陈应当办理的事情,称引尚书予以说明。(汉文帝下诏令,)任命晁错担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太子家令。晁错凭着他的辩才,得到太子的宠幸,太子称他为“智囊”。(汉文帝的时候,)晁错多次上书,说到削减诸侯势力的事以及可以修改的法令。几十次上书,汉文帝都没有采纳,但认为他有奇特的才能,提升为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赞晁错的计策谋略,袁盎和诸位大功臣却大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后,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每每都听,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法令。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满意,但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毁伤他。内史府建在太上庙围墙里的空地上,门朝东,出

10、入很不方便。晁错便向南边开了两个门出入,因而凿开了太上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丞相申屠嘉听说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打算就这次晁错的过失写成奏章,请求诛杀晁错。晁错听到了这个消息,当夜请求单独进谏皇上,具体详细地向皇上说明了这件事情。丞相申屠嘉上朝奏事,乘机禀告了晁错擅自凿开太上庙的围墙做门,请求皇上把他交给廷尉处死。皇上说:“晁错所凿的墙不是太上庙的墙,而是庙外空地上的围墙,不至于触犯法令。”丞相谢罪。退朝之后,生气地对长史说:“我本当先杀了他再报告皇上。却先奏请,被这小子出卖,实在是大错。”丞相于是发病而死。晁错因此更加显贵,被提升为御史大夫。请求按照诸侯的过错相应地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各诸侯国边境

11、的郡城。奏章呈送上去,皇上命令公卿、列侯和皇族一起讨论,没有一个人敢反对晁错的建议,只有窦婴与他争辩,因此和晁错有了嫌隙。晁错所修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们都叫喊着反对,痛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就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刚即位,你执掌政权,侵害削弱诸侯的力量,离别疏远他们的亲人,人们纷纷议论怨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晁错说:“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不这样的话,天子不会受到尊崇,国家不会得到安宁。”晁错的父亲又说:“(照这样下去,)刘家的天下安宁了,而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去了!”便服毒而死,死前说道:“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自己。”晁错的父亲死后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反叛

12、,以诛杀晁错为名义。等到窦婴、袁盎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处死了。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攻打吴、楚的军队时,他担任将领。回京城后,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进谏皇上。皇上问道:“你从军中来,听到晁错死了,吴、楚的军队退了没有?”邓公说:“吴王蓄意谋反已经有几十年了啊。他因为您削减他的封地而发怒,所以以诛杀晁错为名义,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呀。再说我担心天下的人从此都将闭口,再也不敢进言了。”皇上说:“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强大了不能够被制服,所以请求削减诸侯的封地,借以尊崇朝廷,这实在是关乎万世的好事啊。计划才开始实行,突然遭到杀戮。对内堵塞了忠臣的口,对外替诸侯报了

13、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此时景帝沉默了好久,说:“您的话很对。我也悔恨这件事。”于是任命邓公担任城阳中尉。一、结构图示晁错性格悲剧孤军奋战顾国舍家精神永存二、主旨归纳晁错受法家思想影响极深,要求依法行事,为此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对法令多次更正修改;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刘氏王朝的统治,主张“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为此他不仅置大臣们的反对于不顾,就连父亲的劝说也拒绝了。晁错为人有其短处,但其顾国舍家,以及为削藩而死,是深受后人同情的。三、重点突破1晁错对削藩的态度是怎样的?这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品格?提示(1)晁错对削藩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并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这在向伏生学尚

14、书回来后向皇上的汇报中就体现出来了,并数次上书,在皇上不应的情况下,一直也没有放弃。(2)这表现了他不畏权贵,不避危难,以国家利益为先的高尚品格。这从晁错的父亲劝晁错的语言和行为中,可见其难度和危险性。“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而晁错何尝没有意识到其危险,但晁错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诸侯王对国家的危害程度,所以更孜孜以求地致力于这方面的改革。2怎样评价晁错的性格和为人?提示晁错性格上严峻刚正,苛刻严酷,不圆滑世故,在“削藩”大事上孤独行事,缺乏群众基础。虽然得到景帝的宠信,但在“诛晁错,清君侧”的呼声里,还是被景帝丢卒保帅送上了断头台。所以,晁错的悲剧从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性格悲剧。3怎样评价晁错在政治

15、上的作为?提示晁错研究过尚书,深明治国之道,有远见卓识,深受景帝的宠爱。他力排众议,孤军奋战,力主改革削藩,以国家利益为重,公而忘私。这种爱国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这种改革创新作风,虽败犹荣。一、文本审美关于袁盎晁错列传的写法,近世李景星说:“袁盎晁错以两冤家合为一传,在史记中又是一格。盎传极详,错传极略;盎传写错之倾盎处虚,错传写盎之倾错处实;盎传写其死处曲折,错传写其死处直截。至晁错论贵粟言兵事诸疏,综合精确,俱有关当世之务,太史公皆削去不载,只以数上书言事一语括之,以既与袁盎合传,注重在写其性情心计及互相倾轧之处,此等正议反用不着,故不得不从割爱也。错传末幅详载其父语,所以见错死之宜也;附传邓公,又以传错死之冤,而汉之诛错非计也。”二、写作迁移【角度】晁错为人刚直,在政见上与群臣又每每不合,引起众臣嫉恨。又加之晁错的“削藩”主张,引起了诸侯不满,景帝优柔寡断未能采纳,最终落得个被腰斩于长安东市的下场,时年才四十六岁。请以“晁错,我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