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3385403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PPTX 页数:97 大小: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精编版(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11-0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 课程建设与教学,韩 锡 斌,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五、课程教学案例,二、教育技术系统的构建 三、组织体制的建设,一、网络社会中教育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队伍(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条件(教材及相关资料、实践教学条件、网络教学环境) 教学效果(同行及校内督导组评价、学生评教、录像资料评审),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课程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一、网络社会中教育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课

2、堂讲授 教材 作业 答疑讨论 实验实践 考核,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六要素(清华大学),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规划与安排的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资源的设计与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与管理,教学效果的评价。,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课程教学设计,教室:传授专业知识,实验室、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培养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校园环境(包括图书馆、艺术中心、体育设施、生活场所等):陶冶身心、塑造人文素质,网络环境(虚拟世界):对上述知识传授、技能与实践能力培养、身心与人文素质塑造的影响?,高校教育教学环境的拓展,高校教育教学环境的拓展,网络社会(Netwo

3、rk Society),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Manuel Castells(社会学家) 被称为“信息时代的三步曲” ,1996 Volume I: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Volume II: The Power of Identity Volume III: End of Millennium,高校教育教学环境的拓展,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G.P. Zachary在 Wall Street Journal撰文: 亚当.斯密阐述了资本主义是如何运转的;

4、卡尔.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失效的原因; 现在 Manual Castells 捕捉到了信息时代里社会与经济的各种关系。,数字化网络与通讯的基本特性: 信息与资源的广泛共享(Google查询) 交流手段的快捷与大众化(Email,BBS,Blog),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影响,多媒体内容的基本特性: 戴尔的经验之塔: 更加直观的展示间接经验,* 没有考虑计算机设备更新的问题,美国的“大学校园计算机应用现状调查” 1990-2006 Casey Green,* 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 积极性不高,* 使用信息技术和不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无明显差异” 考试成绩,* “对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技

5、术支持” 不及时,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教学效果、宣传作用、课程改革,日本的“多媒体应用现状调查” 2002 Aya Yoshida,* 最常用技术:Email、投影仪、录音机和录像带,* 最大障碍:成本、缺乏技术支持人员、 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缺乏积极的态度,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校园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一定水平,- 管理信息化发展好于教学信息化程度,- 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 信息化预算总体呈增长趋势,硬件投入偏高,- 信息化相关管理政策和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调查 2004 北京大学,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全国本科院校网络教

6、学平台调研: 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724所本科院校; 网上普查。,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状况调研: 21所院校,其中本科院校18所,高职高专类院校3所;“211”/“985”院校占24%,省属重点院校占23%,省属普通院校占53%。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47份; 与教师面对面的访谈与问卷填写。,信息技术环境的课程教学调研,韩锡斌等: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接近半数的本科院校拥有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系统、网站) 华东(北)地区比例最高达47%,东北地区不到30%。整体分布情况比较均匀,且拥有水平较高。这与近些年来教育

7、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对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大力重视是分不开的。,信息技术环境的课程教学调研,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情况却是不容乐观 : 近半数以上的教学平台链接会在点击过程中出现错误; 超过半数的高校只是建立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并未统一的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 个别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是自主开发功能简陋的网站,仅仅建立了一门或是几门示范性质的课程。 根据对部分院校电话访谈的情况来看,运用状况远远不如建设状况的发展速度。,多媒体教室利用率很高,但课程交互几乎没有,山东8所高校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曲阜师范大学李红兰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0第七版,教育教学信息化中

8、存在的问题,提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人均0.14台 87.3%使用多媒体教室教学, 但学生学习仅限课堂 课堂师生交流时间几乎没有,很多学校推广多媒体教学是为了缓解师资及教学设施的不足。,山东8所高校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多媒体教学中形式主义现象严重。 把多媒体当作电子黑板 过分注重形式 进行填鸭式教学 过于依赖媒体,盲目照搬他人成果,忽视备课过程。,教育教学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信息化认识的深化,目标指向:,信息化推进的层面:,对教学信息化认识的深化,效果评价:,对教学信息化认识的深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积极性的调动?,从技术的角度考虑,改善技术系统的易用性(减轻教师对技术系

9、统的认知负担和使用负担) 对教学过程的及时支持与协助,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积极性的调动?,从管理的角度考虑,建立激励机制(管理、评价、奖励) 完善的培训措施(意识、技术技能、教学设计的能力与经验),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积极性的调动?,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考虑,技术服务于教学的意识 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知识、技能、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技术运用的技能 进行网上教学的技术基础 网上教学设计的能力与经验 取得网上教学效果的关键,二、教育技术系统的构建与组织体制的建设,教育技术系统的构建要点, 不断满足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数字化教学支撑环境总体结构,研究型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移动教学支持平台,教学资源

10、库管理平台(资源中心),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务管理系统,教学门户网站,网络教学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与展示平台,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平台,音视频教学支持平台,精品课程内容引用,引用教学平台中已经建立好的课程材料,避免重复添加,精品课题各个教师网络教学观摩,二、教育技术系统的构建与组织体制的建设,教育技术系统的构建要点, 选择主流技术架构,基于J2EE和大型数据库的技术架构 从试验性的小范围试用 支持大规模日常教学 主流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软件架构的稳定性 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开放性,二、教育技术系统的构建与组织体制的建设,教育技术系统的构建要点, 经费预算的适度与平衡,系统构建、维护、培训、应用费用

11、统筹考虑; 高规格、紧密集成的大系统 、大投入 低水平、单独小系统、低成本 高水平、基于规划的构件系统、适度投入,- 明确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协调推进 教务处:负责网络教学的组织工作,包括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工作检查、项目审批验收。 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网络教学管理和资源管理,并提供操作培训、咨询、服务。 网络中心:负责技术支持,包括服务器维护、网络维护、系统维护。 各院系教研室:负责网络教学的建设与实施。,二、教育技术系统的构建与组织体制的建设,完善相关组织机构,组织体制的建设,在各种教学及其成果的评比中,设有相关评价指标 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纲要; 研究生精品课建设工程实施与管理办法; 教学成

12、果奖评选方案等。,建立有效的教学激励政策与机制,-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推动网络辅助教学活动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由校办、人事处、教务处结合教学评估,正式发文提出要求,并制订一系列的实施细则 建立激励机制,出台相关奖励政策 学校定期组织教学软件评选(两年一次); 新教师试讲中的多媒体与网络运用效果评价。,建立有效的教学激励政策与机制,技术应用的培训政策与措施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培训培训与服务措施; Ppt1 Ppt2 网络教学系统应用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除了进行应用软件的应用培训外,更重要的是进行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设计的培训 除了软件应用过程中的咨询与支持外,更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

13、过程进行深入的协助与支持。,建立持续的培训体制,技术支持人员结构,网络辅助教学推进的案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叶安丽教授 点击链接,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数字化的教学资源 网络辅助的教学活动,基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两个主要问题, 数字化内容,数字化内容不仅是基于计算机的,也包括视频、软件、光盘数据、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仿真系统、讨论信息、数据文件、数据库和音频。,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0年第三年度报告 The Power of Digital Learning: Integr

14、ating Digital Content, 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June 2000.,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组织与运用,从传统的教学资源到数字化内容(一级架构),用E-Learning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学资源,其内容将大大拓展,一个基于数字化内容的包括53种表现形式的一级构架是,从传统的教学资源到数字化内容(二级架构),学习材料,从传统的教学资源到数字化内容(二级架构), 要点小结, E-Learning学习资源不等同于课件(多媒体教学软件)。它包括学习材料、学习工具、学习系统、学习平台、网络课程等。, E-Learning学习资源

15、是对传统教学资源的极大拓展。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极大地拓展了师生对教学资源的接近范围。, E-Learning学习资源不仅仅是教师提供的。它还包括学生的学习作品。, 要点小结, E-Learning学习资源分为四大类: 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 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另外,还有学科图形符号等。, 要点小结, E-Learning学习资源分为四大类: 二是集成型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一般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应用目的,将多媒体素材进行有效的组织,是一种“复合型”的资源。按照这些资源的实际应用形态,又可以将其分为:课件、试题、试卷、文献资料、案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 要点小

16、结, E-Learning学习资源分为四大类: 三是教学工具、系统、平台: 支持教学资源制作、发布、传送与传播; 支持、协助学习与认知过程; 支持学习交流、讨论与协作; 支持教学效果跟踪、评价与反馈; 支持对教学各环节的控制与管理。, 要点小结, E-Learning学习资源分为四大类: 四是网络(辅助)课程: 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2000年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制定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素材类教学资源的建设方式,若现成的资源中已有合用的,应尽可能地选取和运用,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经费和精力; 当已有的资源不甚合适时,可先考虑对资源略作修改,以满足教学需要; 如果选取、修改都不行,就要设计、编制新的、符合要求的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何克抗等. 教学系统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