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师用书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Word含答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3385402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师用书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Word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师用书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Word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师用书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Word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师用书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Word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师用书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Word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师用书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Word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师用书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Word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主题展示引子感悟活动探究要点归纳1汉语的方言分区 特点方言 代表方言分布地域使用人口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方言)北京话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九江以东镇江以西沿江地带、湖北(东南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部占说汉语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吴方言(吴语)上海话和苏州话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南部7 000万以上湘方言(湘语)长沙话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广西东北部3 000余万赣方言(赣语)南昌话江西省中部和北部,及其毗连的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部等3 000余万客家方言(客家话)梅县话广东省东部和中部以及毗连的赣南、闽西和湘东南地区、台湾省西北部一些市

2、县,广西、四川还有一批小片的分布约4 000万粤方言(粤语)广州话广东珠江三角洲、广西东南部和香港、澳门地区4 000多万闽方言(闽语)福州话和厦门话福建省、海南省、台湾省、广东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等5 000多万2.方言和普通话(1)方言的概念“方言”是指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或者说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历史比较长、分布范围比较广、使用人口比较多的语言都会有比较多的方言。汉语就是一种有许多方言的语言。(2)普通话的概念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3)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普通话和方言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变体,是

3、兄弟姐妹关系而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通话是一种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有法律保障。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汉语词典里词条后标有“方”标记的,大都是来自方言还没有进入普通话的词语。B如果方言词语具有普通话词语所没有的意义,或者能使词语更准确、生动,并且为大多数群众了解和接受,那么可以吸收方言词进入普通话,丰富普通话的词汇。C如果方言词的意思在普通话中本来已能够表达,或者大多数群众不能接受和认可这样的词,那么就不应该吸收这样的方言词。D在语法方面普通话接受方言的影响比较慢,如“你走先”“给钱你”,就是一些年轻人受港澳、广东文化的影响刻意模仿的说法,但是还没有被普

4、遍接受。解析:选AA项,现代汉语词典里词条后标有“方”标记的,大都是来自方言而已进入普通话的词语。2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是属于普通话词汇还是属于方言,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入后面的横线上。许多网友表示,山寨机的美往往来自于“高仿真”,“有些山寨机不仅仅是外观模仿行货机,还常常在品牌名称上揩油”。公安机关在维护治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扫黑除恶”要想有良好的效果,就一定要“面对面”“硬碰硬”。目前看来,巴蒂斯塔并没有比前任老马高明到哪去,他们都没有改变梅西一到国家队就“歇菜”的顽疾。钱大宝生性豁达诙谐,但置身于情人、女儿、兄弟之间的恩恩怨怨中,却时常陷入拎不清摆不平的尴尬。虽然没能在第一时间见到新弟

5、子,但马季奇对如何发挥蒿俊闵的特点已经成竹在胸,认为他更适合打中场。普通话:_方言:_答案:普通话:方言:3请大家猜猜下面(1)(5)句中加点的方言词是什么意思,(6)(8)的方言句子是什么意思,然后分别换成普通话的表达方式。(1)经过这一次遇难,世界我都睇淡。(黄谷柳虾球传)_(2)蓑衣箬笠挂在金钩上,夹糖麦饼放在饭镬头。(吴语)_(3)这就是李玉山的婆姨。(杜鹏程保卫延安)_(4)我家今天来了人客,是我童年时的同学。(闽语、粤语)_(5)这种人少跟他搭界。(吴语)_(6)拨本书我。(吴语)_(7)佢高过我。(粤语)_(8)你格认得?(昆明话)_答案:(1)看(“睇”是个古语词,东南方言都比

6、普通话保留了更多的古汉语词);(2)饭锅(“镬”也是古语词);(3)妻子、老婆;(4)客人(一些方言词和普通话词的差别在于字的排列顺序刚好相反);(5)搭理、联系;(6)给我本书(吴语、粤语等方言的双宾语句是把表物的宾语放在表人的宾语前面,这和普通话的语序相反);(7)他比我高(粤语的比较句格式比普通话更接近古汉语格式,如古汉语格式说这个意思要说“某人高于某人”);(8)你认识不认识?/你认识吗?(有些方言中使用疑问副词来构造类似于普通话反复问句或简单问句的疑问句形式)4各地的方言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和普通话用词不同而意义相当的词;比如“向日葵”,有些地方分别叫“葵花”“朝阳花”;“土豆”,有些地

7、方分别叫“山药蛋”“洋芋”。请你在自己的方言中也找出一些有特色的词汇来。答:_答案:“玉米”,有些地方分别叫“棒子、苞米、包谷”;“馄饨”,有些地方分别叫“抄手、云吞、清汤”;“喜欢”,有些地方分别说“欢喜、中意”;“这儿”,有些地方分别说“呢度、该搭、这旮”;等等。5有关网络用语对学生的影响,近来不断被老师和家长提起。很OUT(表示老土)、886(再见)、7456(气死我了)、TST(踢死他)、GG(哥哥)、MM(妹妹)常常出现在孩子们的作文中。一名有着多年网龄的“网虫”把网络语言概括为“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他”。对此,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见仁见智,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种网络语言

8、很可能会带来汉语的革命,就像20世纪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简化字取代繁体字一样,给汉语带来巨变。也有人认为这种不伦不类的语言一旦进入共同语,会对语言造成污染。对此,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网络语言,属于一种社会方言,是特定社会群体约定俗成、自我确认、互相认同的标志,是特定群体之间使用的交际工具。这种夹杂了数字代码、外语字母以及谐音假借文字写成的网络语言,简单方便,能快捷迅速地把思维和情绪变成语言符号,深受青少年网友热爱不足为奇。但是,随着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网络使用者的日渐增多,网络语言必然要在特定群体中小范围流行,进入社会共同使用的语言之中。当众多网友在报纸、杂志、作文、书信中使用这种语言的

9、时候,它就会进入全民语言。对有生命力并为多数人所接受的语言,应该收入现代汉语;对那些难理解、不健康、不为多数人所接受的语言应该加以抵制。(应从网络语言的利弊两方面来谈)链接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之间,以及方言和方言之间的异同,学好用好普通话。对应的高考考点主要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对汉字字音的考查要求仍然会以现代汉语的2 500个常用字和1 000个次常用字为主。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受地方方言影响较严重的字及一些常见的易错字读音的辨别。语音题的题型每年都有些变化,设问形式

10、多样,考查角度花样翻新,有“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读音完全相同”“读音有错误”“读音完全正确”“读音不全都相同”“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等形式。选择材料重点是常见的双音节词语和四字词语,也有放在更大的语境中将字音和字形结合起来考查的。例1(浙江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煲汤(bo)恫吓(dng)脐带血(j) 整齐划一(hu)B古刹(ch) 衣钵(b)挑大梁(tio) 言为心声(wi)C掣肘(ch) 卤味(l)处女座(ch) 寅吃卯粮(yn)D笃定(d) 痤疮(cu)病恹恹(yng) 血气方刚(xu)解析A项,脐带血(q)。B项,“言为心声”中“为”是动词,应读“wi”,“

11、为”作介词时,读“wi”。D项,病恹恹(yn)。答案C例2(山东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 崛起/倔脾气 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 女红/彩虹桥 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 蒜薹/跆拳道 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 咆哮/酵母菌 着陆/着手成春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和形近字的读音。A项,湛,读zhn;斟,读zhn。崛,读ju;倔,读ju。提,读d;醍,读t,“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B项,跻,读j;犄,读j。红,读n,“女红”也作“女工”,多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虹,读hn。壑,读h;豁,读hu。C项,坯,读p;胚,读pi。薹,读ti;跆,读ti。拙,读zhu;咄,读du。D项,劲,读jn;浸,读jn。哮,读xio;酵,读jio。两个“着”,都读zhu,“着手成春”同“妙手回春”,用于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答案A例3(广东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滋润/蕴含赡养/瞻仰调试/调和B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