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Word含答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3385396 上传时间:2020-08-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Word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Word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Word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Word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Word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Word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案第六课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Word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主题展示引子感悟活动探究广告修辞大擂台修辞使用要谨慎要点归纳1常见修辞手法的使用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比喻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类型(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注意点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借代概

2、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手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类型(1)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2)具体代抽象。(3)形象代本体。(4)部分代整体注意点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不能同时出现比拟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做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类型(1)拟物。例如: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后,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2)拟人。例如:海自己醒了,喘着

3、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注意点使用时要抓住人和所比拟的物或物和所比拟的人之间的相似性,要出现被比拟的人或物对偶概念对偶是用数字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类型(1)正对。上下两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如:谦受益,满招损(3)串对(流水对)。上下两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注意点句子的形式上要协调匀称,语音上圆润动听排比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4、、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类型(1)并列性排比。从几个方面表达一个事物、一种思想,句间呈并列关系(2)承接性排比。各排比项先后有序,相互承接注意点使用时要注意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且句子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顶真概念顶真即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上连下接,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作用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回环概念回环就

5、是用相同的语句回环往复地说明的一种修辞方式,形式上表现为词语相同而语序相反作用体现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他爬起来跌倒,跌倒爬起来,挣扎着继续前进2.区分易混淆的修辞手法(1)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拟的作用是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2)借喻与借代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借代的重点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重点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

6、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借代的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3)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而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

7、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5)反问与设问的区别反问是“问中有答”,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是启发思考。(6)回环与顶真的区别回环只有两个语言片段,而顶真则不限于两个。构成回环的词语要求相同,而顶真只要求头尾衔接的词语相同,其余词语不要求相同。回环是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形式是按照上文逆序排列:甲乙,乙甲。而顶真则是

8、反映事物之间递相依存的关系,语言形式是上递下接,顺连而下:甲乙,乙丙。(7)衬托与对比的区别与联系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衬托与对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衬甲;甲乙衬托,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也正由于它们有联系,所以有些修辞著作中将它们合为“比衬”或“映衬”。但是衬托与对比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从甲乙两者的地位来讲,甲乙对比,一般说来,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通过对比,相得益彰,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甲乙衬托,并不是所谓一半对一半,而是有主次之分,乙衬甲,甲为主体,乙

9、为衬体,通过衬托,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这是对比与衬托的主要区别。从甲乙两者的隐现来说,凡甲乙对比,两者必须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效果;而甲乙衬托,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可以明写此而暗指彼,特别是像以动衬静、以明衬暗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从甲乙两者的类属来讲,凡甲乙对比,两者要么同一物体,要么同一方面,否则便不可比;而甲乙衬托,两者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属的,如以景衬情就是言此而意彼。对比与衬托,不仅是修辞方式,也是多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戏剧、电影、绘画、摄影、雕塑和音乐等,都经常用到它们。如果运用恰当可以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教材“小试身手”参考答案一、本题的主要

10、目的是培养同学们在语言表达中运用排比等修辞的能力。参考答案: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运用五组排比,层层叠唱,整齐干脆,给人以连峰叠浪的节奏感,把关汉卿高傲不屈、我行我素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是修辞形式和文章内容完美结合的典范。排比可以包含丰富的内容,表现连贯的语势,适宜于用来阐述道理,叙写景物或抒发感受。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参考答案:第1句是比喻(暗喻);第2句是比喻(明喻);第3句是比拟(拟人);第4句是通感;第5句是比喻(借喻);第6句是比喻(暗喻);第7句是夸张;第8句是比喻(借喻)。试题解析:比喻有一定的结构形式,比喻里被打比方的事物叫“本体”

11、,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连接词(喻词)”。比喻中不一定同时存在这三个要素,因此比喻又分三类: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像、如、似、仿佛、犹如、像一样、仿佛似的”等连接词来联系本体和喻体。如第2句。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是、成为、等于”一类连接词联系本体和喻体。如第1句。明喻和暗喻的区别在于所用的连接词不同。前者明确表示是在打比方,后者直接把“主体”说成是“喻体”,常带有强调或夸张的语气。如“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第6句是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式,虽然没有出现连接词,但本体和

12、喻体都出现了,所以是暗喻。借喻。本体隐而不现,也不用连接词,而把喻体用在本体通常应该出现的位置上。和明喻、暗喻比较起来,借喻在比喻的形式上更为隐蔽;但也因为只出现喻体,喻体也就更加醒目,喻体所显示的本体的特征也因而得到突出。如第5句“总有月夜,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银子”和“墨汁”都不是它们本来的意思,而是分别用来比喻月亮近处的夜空和月亮远处的夜空,只不过既没有用到连接词,也没有出现本体。借喻因为形式上的隐蔽,除了习用的说法之外,一般更要依赖语境才能体察出来。如第8句,若脱离了语境,就不容易确定其中的“孔雀”是“作品”。三、本题通过仿写练习,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修辞手法的理

13、解和运用。仿写要求所添加的项和已知项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结构相似,还要注意修辞方式也要一致。第1题和第2题都是比拟(拟人),第3题是比喻(暗喻),仿写的时候要抓住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本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不苛求有统一的答案。参考答案:1.橡皮:面容抹黑了,心灵的颜色却变纯净了。圆规:双脚分离了,步伐的轨迹却聚拢了。2.略。3.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的深处。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比喻只要有两个有某些相像之处的事物就可以构成,如:他的眼睛长得像他母亲的眼睛。B借代可以分为部分代整体、特

14、征代本体、专称代通称、具体代抽象四种情况。C比拟是把一种事物当成另一种事物加以描绘说明。这种手法可分为两类:拟人和拟物。D象征和借喻的区别在于:借喻一般都可以补出省略的本体和连接词,而象征的征体和象征物之间的关系却比较复杂,也很难补出被象征物。解析:A项,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要有不同性质,例句不是比喻句。答案:A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

15、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减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解析:B项中后一个“巴金”指其本人,前一个“巴金”指“巴金的作品风格以及其人品”。答案:B3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些文字是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服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文字这匹未驯服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给抽象的事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