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第二单元陈情表导学案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3378561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第二单元陈情表导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第二单元陈情表导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第二单元陈情表导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第二单元陈情表导学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第二单元陈情表导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必修5第二单元陈情表导学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情表导学案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能诵读全文,基本了解文章大意。2.体会作者当时处境,李密祖孙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第一课时一、基础知识(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悯臣孤弱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 常在床蓐 逮奉圣朝 除臣洗马猥以微贱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犹蒙矜育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 日薄西山 四十有四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生当陨首(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拔擢斑驳伶仃委屈求全、赡养希冀嘻戏茕茕孑立、侥幸切峻啜泣日薄西山

2、、栏遁矜持颤抖歌舞生平二、阅读引导(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注重整体的感知和文本重点内容的初步理解,形式注重文章的表现方式或表达技巧;形式为任务驱动(即以问题为任务,让学生完成以达到对文本阅读的引导)问题1、文章题为“陈情表”,“陈”是什么意思?“情”指的是什么?“表”是怎样的一种文体,初中时我们接触过的有一篇名篇体裁为“表”,你能说出来吗?问题2、请设想,新政权建立以后,旧朝臣子李密推辞不做官,当今天子会怎么想?如果当今天子怀疑李密是因为对新政权不满,才推辞不做官的,那么李密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李密在文章中是否消除了天子的怀疑?问题3、本文的语言艺术令人称道,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句,读来朗朗上

3、口。请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诵。问题4、本文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成语,如“茕茕孑立”,你还能找出哪一些?问题5、本文以情感人,哪些地方读来令你感动?请指出。问题2问题三、阅读批注和质疑(拔高部分。将学生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以批注或者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并能产生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质疑1质疑2质疑我的疑问:第二课时探究一:(活动)1.李密给晋武帝上表陈情,只在说明祖母年老,难以废远赴命而已。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为何不直接陈述,却要从自己的坎坷家世说起?探究二:2.晋灭蜀之前,李密曾在蜀朝任郎中和尚书郎,也就是所谓“少仕伪朝,历职郎署”。现在新朝建立,这本是他的一个“历史污点”,为什么他反要在表章中不避嫌疑

4、,直陈此事?3、探讨对“孝”的看法。自由发言第一课时参照教材参考答案:【预习注音】一、臣以险衅xn 夙遭闵凶s mn 悯臣孤弱mn 终鲜兄弟xin 门衰祚薄zu b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j qing 茕茕孑立qing ji 常在床蓐r 逮奉圣朝di 除臣洗马xin 猥以微贱wi责臣逋慢b 刘病日笃d 犹蒙矜育jn 过蒙拔擢zhu 宠命优渥 w 岂敢盘桓hun 日薄西山 b 四十有四 yu庶刘侥幸sh 保卒余年 z 生当陨首yn【课堂导学】1、陈,是陈述、陈说的意思。情指的是两种:一种是奉养祖母的孝情,一种是对于朝廷的忠情。表示臣下写给皇帝的书信,初中时我们学过出师表。2、当今天子会觉得李密是眷恋

5、旧主,不肯做官。如果天子怀疑李密以奉养祖母为借口推辞不做官,对新政权表示不满的话,那么李密可能会面临杀身之祸。所以在本文中李密必须打消晋武帝的顾虑。打消了。3、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4、如:躬亲抚养 孤苦伶仃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更相为命 乌鸟私情 皇天后土 结草衔环第二课时答案【探究案】探究一:【参考答案】要想让皇帝真正相信自己,体谅不奉诏的苦衷,必须先动之以深情,而后才能喻

6、之以大义。因而作者于首段先从自己幼年坎坷不幸的遭遇说起,一开篇就把对方也带进悲怆酸楚的环境氛围之中,以激起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有了第一段父死母嫁,家中缺亲少故,年老多病的祖母全靠自己一人赡养侍奉的陈述,文章第三段“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的话,才有所依凭,第二段说自己在新朝的征召催逼中“进退”“狼狈”的情状,也才能唤起他人的同情心。探究二:【参考答案】李密曾入仕“伪朝”,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他要回避也回避不了。而且李密多次“辞不赴命”,最担心的就是晋武帝会怀疑自己有怀念旧朝、矜怜名节、不事二主之心,现在由李密自己把窗户纸捅破,来一个“实话实说”,反倒容易得到晋武帝的信任。加之他在表章中一再恭颂“圣朝”之“情化”,说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所“蒙国恩”,“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就更能让人相信他拒不入仕,确乎是出自“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苦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