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典型的应用题专项练习及答案-f57-人教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3348433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典型的应用题专项练习及答案-f57-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典型的应用题专项练习及答案-f57-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典型的应用题专项练习及答案-f57-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典型的应用题专项练习及答案-f57-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数学 -小升初典型的应用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 命题人:周辉 评卷人得分 一、解答题 1. 一水箱有甲、乙、丙三根进水管,如果只打开甲、丙两管,甲管注入30 吨水时, 水箱已满;如果只打开乙、丙两管,乙管注入40 吨水时,水箱才满,已知乙管每分 钟注水量是甲管的1.5 倍请问:该水箱注满时可容纳多少吨水? 2. 甲、乙、丙三个工程队要完成一项工程,原计划三个队同时做,并且按照三个队工 作效率的比进行分配,但是若干天之后,甲队因为种种原因退出,把甲队剩下工程的 交给乙队完成,交给丙队完成如果仍然要按时完成该工程,乙队就必须将工作 效率提高20% ,丙队则必须提高30% 问:甲、乙、

2、丙原来的工作效率之比是多少? 如果工程结束时,按照工作量付给报酬,甲队得到2700 元,乙队得到6300 元,那么 丙队可以得到多少元? 3.二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0 人,其中少先队员有71人,又知一班少先队员占全班人 数的 3 4 ,二班少先队员占全班人数的 5 6 ,求两个班各有多少人? 4.甲乙两班的同学人数相等,各有一些同学参加课外天文小组,已知甲班参加的人数 恰好是乙班未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一,乙班参加人数恰好是甲班未参加人数的四分之一, 问甲班没有参加的人数是乙班没有参加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5. 小莉和小刚分别有一些玻璃球,如果小莉给小刚24 个,则小莉的玻璃球比小刚少 7 3 ;如果

3、小刚给小莉24 个,则小刚的玻璃球比小莉少 8 5 ,小莉和小刚原来共有玻璃 球多少个? 6.小李和小张同时开始制作同一种零件,每人每分钟能制作1 个零件,但小李每制作 3 个零件要休息1 分钟,小张每制作4 个零件要休息1.5 分钟现在他们要共同完成 制作 300 个零件的任务,需要多少分钟? 7. 少先队一、二、三中队共植树200 棵, 二中队植树的棵数是一中队的2 倍多 5 棵, 三 中队植树的棵数比一、二中队之和多4 棵, 三个中队各植树多少棵? 8. 一位老师给学生分糖果,如果每人分4 粒就多9 粒,如果每人分5 粒正好分完,问: 有多少位学生?共多少粒糖果? 9. 妈妈买来一篮橘子

4、分给全家人,如果其中两人分4 个,其余人每人分2 个,则多出 4 个;如果其中一人分6 个,其余人每人分4 个,则缺少12 个,妈妈买来橘子多少个? 全家共有多少人? 10. 鸡兔同笼,有 23 个头, 56条腿,鸡兔各多少只? 参数答案 1.130 吨 . 【解析】 1. 试题分析:设甲管每分钟注水x 吨,丙管每分钟注水y 吨,那么乙管每分钟就注水 1.5x吨,当甲管注入30 吨水时,需要时间就是小时,此时丙管注水的量就是 y吨,水箱的注水量就是30+y;当乙管注入40 吨水时,需要时间就是小 时,此时丙管注水的量就是y吨,水箱的注水量就是40+y吨;根据水 箱容纳水的重量不变可列方程:30

5、+y=40+y,化简方程即可求得x 与 y 的 关系(即乙水管和丙水管每分钟注水量相等)即可解答 解:设甲管每分钟注水x 吨,丙管每分钟注水y 吨 30+y=40+y 45x+45y=60 x+40y 5y=15x y=3x 即丙管每分钟的注水量是甲管的3 倍,也就是说乙管注入40 吨水,水箱满时,丙管 也注入了303=90 吨水, 40+90=130(吨) 答:该水箱最多可容纳130 吨水 2.8600 元 【解析】 2. 试题分析:先假设出甲乙丙的工作效率,甲队效率是x,乙队是y,丙队是z根据把 甲队剩下工程的交给乙队完成,交给丙队完成,求出乙丙的工作效率的比,因为 按时完成该工程,乙队就

6、必须将工作效率提高20% ,丙队则必须提高30% ,说明乙队 效率的20% 和丙队效率的30% 之和刚好等于甲队的效率,依次求出甲乙丙的工作效率 的比,假设如果甲正常工作,那么他能拿到M元乙能拿到M元 但是甲未能工作完, 并且剩下的那部分工程量价值N 元 则乙拿到了N 中的,丙拿到了N中的,根据甲 不旷工可以领到的钱数3600 元,求出丙可以得到的钱数,再加上甲走后数学的工作 量得到的钱数,加上丙最终得到的钱数 解:假设甲队效率是x,乙队是y,丙队是z (y20% ):( z30% ) = : 0.2y:( 0.3z )=1:2 0.3z=0.4y y:z=3:4 乙队效率的20% 和丙队效率

7、的30% 之和刚好等于甲队的效率 那么 x=0.2y+0.3z 将 y=z 代入, 得到 x=zz x=z 所以 x:y:z=(z):(z): z=9:15:20 也就是效率比是9:15:20 假设如果甲正常工作,那么他能拿到M元乙能拿到M元 但是甲未能工作完, 并且剩下的那部分工程量价值N元 则乙拿到了N中的,丙拿到了N中的, 6M=21600 M=3600 M N=2700 解得 N=900元 丙多拿到了900=600 元 丙原来应该拿3600=8000(元) 8000+600=8600(元) 答:最后丙拿到了8600 元 3.48,42 【解析】 3. 本题与鸡兔同笼问题相似,根据鸡兔同

8、笼问题的假设法,可求得一班人数 为 553 (9071)()48 664 ( 人) ,那么二班人数为904842 ( 人) 4. 8 9 【解析】 4. 分别用甲参、甲未、乙参、乙未表示甲、乙班参加和未参加的人数,则: 甲参 +甲未 =乙参 +乙未, 11118 34349 末 参末末末末末末末 末 甲 将甲乙 、乙甲 代入上式,得乙甲甲乙, 解得 乙 5.132 【解析】 5.小莉给小刚24 个时,小莉是小刚的 7 4 (=1一 7 3 ) ,即两人球数和的 11 4 ; 小刚给小莉24 个时,小莉是两人球数和的 11 8 (= 588 8 ) ,因此24+24 是两人球数 和的 11 8

9、- 11 4 = 11 4 从而,和是(24+24) 11 4 =132( 个) 6.202 【解析】 6.我们先估算出大致所需时间,然后再进行调整 因为小李、小张的工作效率大致相等,那么完成时小李完成300 2150 个零件左右: 小李完成150 个零件需要15034200 分钟; 在 200 分钟左右, 198 分钟是 5.5 的整数倍,此时乙生产1985.5 4 144 个零件, 并且刚休息完,所以在2 分钟后,即200 分钟时完成144+2146 个零件; 那么在200 分钟时,小李、小张共生产150+146296 个零件,还剩下4 个零件未完 成,所以再需2 分钟,小李生产2 个零件

10、,小张生产2 个零件,正好完成 所以共需202 分钟才能完成 方法二:把休息时间包括进去,小李每4 分钟做 3 个,小张每5.5 分钟做 4 个 则在 44 分钟内小李做了:444333 个,小张做了:445.5 432 个,他们一 共做了: 33+3265 个 300654 40,也就是他们共同做了4 个 44 分钟即: 444176 分钟后,还剩 下 40 个零件没有做完 而 224+4+4+4+4+2 5.5 4,所以22 分钟内小李做了:3+3+3+3+3+217 个,小张 做了: 4216 个,那么还剩下:4017 167 个, 4 分钟内小李做3 个,小张做 4 个,共做4+37

11、个,即这40 个零件还需要26 分钟 所以共用时间:444+26202 分钟 7.31 67 102 【解析】 7. 二中队比一中队的2 倍多 5 棵, 如果减去5 就正好是一中队的2 倍, 三中队比一、二中 队的和多4 棵, 如减去4 就是一、二中队的和, 因为二中队比一中队的2 倍多 5 棵, 所 以还要减去一个5 才符合倍数关系. 这样 , 总数就变为200-5-4-5=186(棵), 相当于一中 队的1+2+1+2=6(倍), 这样就可以求出一中队植树的棵数, 相应也就可以求出二、三中 队植树的棵树了. 200-5-4-5=186(棵) 1+2+1+2=6 1866=31( 棵) 31

12、2+5=67( 棵) 31+67+4=102( 棵) 答: 一中队植树31 棵, 二中队植树67 棵 ,三中队植树102 棵. 8. 有 9 位学生;共45 粒糖果。 【解析】 8. 第一种分配方案盈9 粒糖,第二种方案不盈不亏,所以盈亏总和是9 粒, 两次分配之差是541 (粒),由盈亏问题公式得,参与分糖的同学有:919 (人),有糖果9545(粒)。 9. 妈妈买来橘子26 个;全家共有9 人。 【解析】 9. 由“其中两人分4 个,其余每人分2 个,则多出4 个”转化为全家每人都 分 2 个,这分4 个的两人每人都拿出2 个,共拿出4 个,结果就多了448个;由 “一人分6 个,其余每人分4 个,则缺少12 个”转化为全家每人都分4 个,分6 个 的人拿出2 个,结果就少了12210 个,转变成了盈亏问题的一般类型,则: 全家的人数:422(122)(42)1829 ( 人) 橘子的个数:29826 ( 个) 10. 假设全是鸡,根据题意可得: (56-232)2=5(只) 23-5=17 (只) 答:鸡有 17 只,兔子有 5 只 【解析】 10. 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可以采用假设法解答,假设全是鸡,则有: 兔的只数 =(总足数 - 2总头数) 2;鸡的只数 =总头数- 兔子只数,据此 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