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实用类文本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Word含解析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3345126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7实用类文本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Word含解析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07实用类文本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Word含解析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07实用类文本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Word含解析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07实用类文本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Word含解析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07实用类文本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Word含解析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7实用类文本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Word含解析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7实用类文本阅读初升高语文衔接Word含解析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初升高语文衔接 专题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从大量的文本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是我们必备的阅读素养之一,也是未来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新闻阅读恰恰很需要具备这一能力。新闻文本阅读 “六法” 1.揣摩标题信息,分辨新闻类型。通过对标题的揣摩,分辨出文本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对于非连续性文本,要关注其出处介绍,其出处标题也能够透露其性质。2.抓住记叙要素,明了大致内容。无论哪种类型的新闻,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非连续性文本中也必定出现这些要素,尽管不会全面,也需要我们关注,以便把握文本的大致内容。3.厘清行文线索,划分段落层次。领悟新闻文本的脉

2、络、顺序,厘清行文思路,准确划分段落层次。非连续性文本虽然短小,但也有清晰的思路,也要注意理清其行文线索,结构层次。4.辨别叙述方式,理清布局特点。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通讯的叙述方式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式。非连续性文本同样存在叙述方式的问题,阅读时要注意其在叙述方面的特点,以进一步理清其布局特点。5.挖中心主旨,解文本意义。通过把握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进而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以及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对于非连续性文本,要从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出发,把握每则材料

3、的中心,进而把握文本整体的核心,理解文本意义。6.辨析表现手法,准备鉴赏探究。主要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锤炼词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非连续性文本中,往往也会用到多种手法,阅读时同样要注意。新闻文本的主要类别类别特点消息最简练、最短小,真、短、快。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通讯更详细、更生动,侧重于写人,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新闻的文体特点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

4、主体、背景、结语。 4.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蕴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解答新闻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题“两步走”1.通读文本,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答题前,首先要对文本仔细通读,理解文本中的重要概念、重要句子,把握文本中的重要信息,把握每一则材料的中心意思,进而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文本的语言、结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等有初步的了解和把握。2.仔细审题,根据要求规范作答。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细读题目要求及题目内容,看清考查点,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判断或书面表述。判断时一定要将选项中的内容与文本中相关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综合分析,确定正误,做出正确选择。书面表述

5、时,要根据题目要求,综合分析题目牵涉到的材料内容,列出要点,做出科学合理规范的表述。新闻阅读鉴赏评价与探究题答题步骤1.研读文本,全面把握新闻文本内容。对文本进行仔细研读,理解文本中的重要概念、重要句子、重要信息,把握每则材料的中心意思、文本的中心内容,对文本的主要观点、文本特色等有初步的了解和把握。2.审读题目,按照题目要求规范作答。答题前,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和题目内容,明确题目是要求鉴赏评价还是探究,看清鉴赏评价或者探究的具体对象,然后联系文本内容和自己的思考分析做出科学的鉴赏评价,或者进行合理的探究。鉴赏评价一定要切合文本实际,客观公正;探究一定要依据文本内容,联系现实进行深入思考,要针

6、对探究对象,做到全面、深入、科学、合理。作答要思路清晰,要点明确,分析到位,有理有据,条分缕析,准确规范。访谈阅读的常考点访谈虽说是新闻文体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文体,所以需要熟悉访谈文本特点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既准确又迅速地掌握访谈内容,为解答题目奠定基础。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物专访。访谈的阅读方法根据访谈的文体特点,文章可以这样读:步骤一:浏览全文,把握话题迅速通读全文,把握访问者和访谈对象所讨论的话题。步骤二:区分

7、对象,把握问题将有关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有关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步骤三:掌握提问技巧,品味回答语言访问者的提问是有一定的提问技巧的,如直问、追问、推问等。访谈对象的回答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细细品味,方能领悟其中内涵。步骤四:把握关键,深入内核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访谈内容,把握访谈主题。在掌握了访谈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技巧后,本部分针对访谈的3个特殊题型“把握访谈内容”“把握或评价访谈观点”和“赏析访谈技巧”进行讲解。常考题型题型一把握访谈内容访谈最主

8、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所以访谈内容包括访谈者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审清设问,知道考什么(1)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2)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3)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理清思路,明确怎么答解答把握访谈内容“4步骤”基本思路与前面“访谈的阅读方法”大致相同: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

9、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日战争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

10、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

11、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下去

12、没命了。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

13、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主持人:您搞了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管它叫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有删改)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答案】过程:几十年前,看到书中

14、的有关记载,想亲自去实地考察;80岁高龄穿越罗布泊,寻访汉长城;60年间去过长城很多次,历经艰险。结论:汉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修建的,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解析】题型二把握或评价访谈观点访谈观点包括访谈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这些观点有时在访谈的语句中明显显现,有时隐含在相应的材料或语句中。审清设问,知道考什么(1)怎样评价的这一观点?(2)怎样理解的这句话?把握或评价访谈观点“3步骤”典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

15、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还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做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的确是宝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