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培训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43315090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裂症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培训教材(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 王斌红,概 念 目前定义,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 多起病于青壮年 病程多迁延,发病及转归,多起病于青壮年 常缓慢起病 首次发病的临床治愈率可达70% 部分病人反复发作 部分病人呈慢性化,可出现精神衰退,病因,(一 ) 生物性因素,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1.神经行为学 认知损害是多方面的(弥漫性) 包括感知注意力记忆语言情感知觉空间能力执行功能协调能力(前额叶颞叶) 情感加工损害 在面部表情的识别区分再认方面有缺陷(损害部位有边缘系统、杏仁核等) 嗅觉缺

2、陷起病时就已存在,是进展性的 功能性影象学研究中神经行为探针的应用:神经行为损害与大脑功能失调之间的关系,2 :遗传学,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基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寻找致病基因,目前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全基因扫描(DNA水平)基因芯片技术 候选基因不应只局限于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它很可能只是下游基因,寻找上游基因才是揭示病因的关键,3:神经生化学,多巴胺理论 目前还未发现不具备多巴胺拮抗特效的药物具有临床治疗价值 D1D2并不是两种受体,而是两个受体家族. D3D4两个亚型是目前的研究焦点. 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可能与D3的多巴胺能不足或过度有关.所以,多巴

3、胺能药物可以治疗阴性症状. 氯氮平对D4亚型的亲和力高,D4的受体密度为对照组的四倍,研究者正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显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可能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不足有关 精神分裂症的谷氨酸功能在颞叶缺损而额叶增强 5-HT功能有人说不足,有人说增强,精神分裂症研究的挑战和思路,1.是基于神经递质的假设 2.是基于神经系统的假设 3.是基于皮质-丘脑-小脑的体积异常 4.是大脑不对称 5.是神经发育中发生的通路连接障碍 这些都反映了精神分裂症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和方向,前面的路还很严峻 精神分裂症目前还缺乏表型明显的合适动物模型,影响了研究的进一步进行,(二)、心理社会因素,病前人格 分裂

4、样人格多见 内向敏感孤独,适应性差 心理因素 是诱发因素,并不是一个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精神疾病 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 文化背景 社会背景,动机和需要,病前思维模式的研究 动机和需要与思维 评价系统的作用 与需要的关系 优势因子(重要因子)-时间效应价值效应可行性效应情感效应 既往优势因子-取舍-确立目前优势因子 快乐为主原则和绝对安全原则,推理与判断,就是人利用既往的经验和信念,根据现有的信息对周围事物推理判断的过程 经常运用的推理模式 、经验为主的模式 推理过程较简单,多用于较常见的事 也是最初的判断,有可能不断改变认识,、信念为主的模式 纸上谈兵置之死地而后生 “不能学坏的孩子”丽丽 相当

5、一部分精神病人生活在信念中 、综合分析的模式 ()实现目标的价值(困难时更重要) ()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困难时可能性低 也要选择),动机与个人决策,价值期望动机 飞夺芦定桥冒险与决策 破釜沉舟 孤注一掷 高考填报志愿 嫉妒妄想 认为价值很大,坚信有结果 期望值很大,所以病态动机很强,意向倒错的问题,意向 没有明确目标的动机比较原始 原地打转的人 吃纸片的人狗咬错了人 被害妄想意向指向泛化,起病,起病形式 慢性起病 亚急性起病 急性起病,临床表现,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冲动敌对 抑郁焦虑 认知缺陷,分型,偏执型(妄想型)疑(幻觉妄想为主,患病人数最多, 预后较好) 青春型乱(思维破裂,幻觉妄想,行

6、为幼稚,愚蠢) 紧张型僵(木僵与兴奋交替,紧张综合症) 单纯型懒(起病缓慢,阴性症状为主,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预后最差,容易衰退) 未分型(又称其它型没有占主导的症状群),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有人说,就是偏执型.许多人再次发作时表现为偏执型,随访发现有两型交替出现的病例,当然目前并无定论 单纯型愈来愈少见,其他状态,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 精神分裂症残留期 慢性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衰退期,诊 断,三个诊断系统:ICD-10, DSM-, CCMD-3 症状学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1.社会功能明显受损2.现实检验能力受损、3.无法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谈 病程标准 如果病程不超过一个

7、月,诊断“分裂样精神病” -1个月,排除标准,I 治疗目标,一、急性期治疗 1、缓解主要症状,争取临床缓解。 2、为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作准备。 3、预防自杀、冲动行为的发生。 4、将药物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防止严重 不良反应的发生。,二、恢复(巩固)期治疗,1、预防症状复燃。 2、促进回归社会。 3、控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或强迫症状。 4、预防自杀。 5、控制和预防长期药物不良反应: Eps、TD、溢乳、体重增加、 糖脂代谢障碍、EKG变化等。,三 、维持(康复)期治疗,1、预防复发和恶化。 2、提高治疗依从性。 3、恢复社会功能。 4、增强应对躯体、心理应激能力。,II、治疗策略,一、对首发

8、、复发的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 1、急性期治疗。 (1)全面检查,作治疗前基线评定。 (2)进行强化性药物治疗。(可参考药 物治疗规范程序。)疗程4-6周。 (3)根据病情、家庭照料情况选择治 疗场所。 (4)进行家庭教育和心理治疗。,2、恢复期治疗,(1)药物治疗为主,有效不更方,疗程 3-6个月。 (2)治疗场所:康复病房或基地、社区、 家庭(门诊)。 (3)家庭教育和心理治疗。,3、维持期治疗,(1)酌情调正剂量,把握预防复发的剂量,尽可能不更换药物。 (2)疗程酌情而定,一般不少于2-5年。 (3)治疗场所:家庭(门诊)、社区。 (4)加强心理治疗,争取社会支持。,二、对慢性患者的治疗,1

9、、进一步提高疗效,可采用加量、换药、 合并治疗等方法。 2、加强随访,掌握病情变化。 3、治疗场所:家庭(门诊)、社区、康复基地。 4、心理治疗、社会支持。,三、对难治性患者的治疗,1、重新审定诊断。 2、必要时监测血药浓度。 3、重新制定治疗方案。 4、疗程一般不少于2-5年。,III、药物治疗原则,一、一旦确诊,即开始药物治疗 二、以单一用药为宜。 三、用药个体化。 四、小剂量起始,根据病情和治疗场所掌握药物滴定 速度。 五、足量足疗程治疗。 六、定期认真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积极调正治疗方案。 七、治疗程序,可参照药物治疗规范程序。,IV、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按WPA共识声明),药物种类:

10、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D2受体阻断剂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5HT2/ D2平衡拮抗剂 第三代抗精神病药物D2受体阻断/D1部分激动/ 5HT2阻断/ 5HT1部分激动(DA、5HT系统稳定剂),一、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指主要作用于D2受体的抗精神病药。 1、包括:酚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苯甲酰胺类,以及相关的长效制剂。按作用效价又分高效价、低效价二类; 2、大量临床试验显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阳性症状安全有效。,3、药理作用,(1)主要药效作用为D2受体阻断作用,起到抗精神病效果,及引发相关不良反应。 (2)其他药理作用:1、2肾上腺素能受体、毒蕈碱能M1受体、组胺H1受体等阻断作用,与药

11、物引发不良反应相关。,4、适应证,(1)控制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紊乱、激越、紧张症候群等具有明显疗效。对阴性症状及伴有抑郁症状疗效不确切。 (2)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障碍及伴发精神症状的心境障碍、偏执障碍及伴发精神症状的心境障碍,谵妄和痴呆伴发的行为精神障碍,继发于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等的精神症状,儿童期相关障碍。,5、代表药,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及其长效剂。 氟哌啶醇及其长效剂。 舒必利等。,6、临床应用的局限性,(1)不能改善认知功能。 (2)对阴性症状作用微小,并可产生继发 阴性症状。 (3)约30%患者的阳性症状不能有效缓解。 (4)引发Eps和TD

12、的比例较高。 (5)由于上述,影响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6)药物对患者工作能力改善不明显。,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临床药理作用特点: (1)药物具有较高的5-HT2受体阻断作用, 又称DA/5HT受体拮抗剂(SDAs)。 (2)对中脑边缘系统的作用比对纹状体系统作用 更具有选择性。 (3)临床作用谱广,引发Eps比率较小或不明显。 (4)目前已在我国上市的药物包括氯氮平、 利培酮、奥氮平和奎硫平。,1、氯氮平(Clozapine),1958年瑞典首先被发现,1972年在瑞典等国上市。 1975年因发现可致粒缺而停用。 20世纪70年代氯氮平应用于我国临床至今。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多中心研

13、究发现氯氮平治疗 难 治性精神分裂疗效优于氯丙嗪。 1990年美国FDA同意氯氮平用于治疗难治性和严重 Eps及TD患者。,(1)氯氮平的药代学特点,口服制剂,达峰时间2hr。 生物利用度2747%,t1/2 12小时。 一周达稳态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94%。 老年人血药浓度高出年青人的2倍。 治疗有效浓度为350g/ml。 在肝脏经去甲基和氧化代谢,80%以代谢产物 形式从尿液或粪便中排泄。,(2)氯氮平的药理学特点,氯氮平为多受体作用的药物。 低D2受体/5HT2受体作用比例。 对中脑边缘区域DA系统作用的选择性。 对5HT2受体,1、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 较强的阻断作用。 对组胺H1

14、、乙酰胆碱毒蕈碱样M1受体有强 亲和性。 因此,氯氮平临床作用具广谱性和引发多种不良反应。,(3)氯氮平治疗的适应证,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 继发于抗帕金森病药物的精神症状,小剂量氯氮平 25-75mg/d有效。 其他难治性精神障碍者,如广泛性发育障碍。 难治性抑郁重性抑郁 治疗剂量:200-600mg/d。 长期研究发现其在治疗三个月有效者,于治疗12个月BPRS减分值也最大,说明其最大疗效可能滞后,还有前几个月无效者6到12个月仍然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明显进步.,(4)氯氮平的不良反应,过度镇静、流涎。 中枢与外周抗胆碱能作用。 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15、体重改变、糖脂代谢障碍。 血液系统改变,WBC增高或减少, 粒细胞减少或缺乏。,(5)氯氮平的过量中毒,临床表现类似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但无Eps,主要表现为: 警觉性下降:嗜睡昏迷。 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低血压。 中构和周缘的抗胆碱有症状、瞳孔缩小。 口服一次量大于2g者,死亡率高达12%。主要死 亡原因为心肺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可致猝死。 测定血浆氯氮平浓度,可识别氯氮平过量中毒。,(6)氯氮平的药物相互作用,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参与氯氮平代谢: 氟伏沙明、氟西汀、西米替丁、SSRIS、TCAS、 丙戊酸盐、抗精神病药学等抑制P450 Cyp1A2、 2D6,减低氯氮平代谢,升高其血浆浓度

16、。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诱导Cyp2c、3A4,加速氯 氮平代谢,降低其血浆浓度。 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影响氯氮平代谢,但可能增 强相互中枢抑制作用,引发诱导,明显嗜睡和 急性呼吸抑制。,(7)氯氮平的撤药症状,长期服用氯氮平,突然停药,可出现撤药症状。 表现: 胆碱能症状反跳:精神症状恶化、激越、意识紊乱。 躯体症状:寒战、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不稳蹒 跚步态、吞咽哽噎等。 机制:胆碱能受体、DA受体超敏,5HT系统、 NE系统功能受到影响。 处理:预防为主:缓慢减停药。,2、利培酮(Risperidone),(1)代谢、药理作用。 利培酮1994年在欧美上市,1997年进口我国。目前已有口服片剂、口服液,长效注射剂上市。 代谢:口服用药生物利用度70-80%。不受食物影响。 肝脏内经Cyp2D6代谢,9-羟利培酮具有与母药 相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