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测定1知识课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43295674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9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节活动度测定1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关节活动度测定1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关节活动度测定1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关节活动度测定1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关节活动度测定1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节活动度测定1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节活动度测定1知识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节活动范围测定,学习要点,1、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目的 2、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基本方法,概 述:,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能活动的叫“活动关节”,不能活动的叫“不动关节”。这里所说的关节是指活动关节,如四肢的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解剖生理学基础:,关节基本结构:关节囊、关节面、关节腔,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对于两个长骨构成为关节而言,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的远端骨朝向或离开近端骨运动的过程中,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 主动范围: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产生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被动范围:指由外力使

2、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Range of Motion, ROM),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原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 关节内疾病:骨性病变、滑膜或软骨损伤、积血或积液、关节炎或畸形等。 关节外疾病: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或粘连、瘢痕挛缩、肌痉挛、肌肉瘫痪等。 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见于韧带断裂、韧带松弛、肌肉迟缓性麻痹等。,ROM测定的目的: 1. 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 2. 确定治疗目标,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3. 评价治疗训练效果。,测量工具1普通量角器,普通量角器 也称通用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两个臂 移动臂,标有指针。 固定臂,附有刻度盘。

3、 两臂以活动轴固定,轴为量角器中心。 使用通用量角器时,量角器轴心须与关节活动轴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体长轴平行。,测量工具,通用量角器,普通量角器用两根直尺连接一个半圆量角器或全圆量角器制成,手指关节用小型半圆角器测量。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准确对到关节活动轴中心(参照一定的骨性标志),两尺的远端分别放到或指向关节两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肢体长轴相平行。随着关节远端肢体的移动,在量角器刻度盘上读出关节活动度。,测量工具2方盘量角器,方盘量角器 范振华在1974年设计。是一个中央有圆形分角刻度的正方形刻度盘,常用木质、金属或塑料制成。 每边长12cm,加一指针及把手构成。在木盘刻度面处于垂直

4、位时,方盘中心的指针由于重心在下而自动指向正上方。使用时采取适当姿位使关节两端肢体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上,并使一端肢体处于水平位或垂直位,以方盘的一边紧贴另一肢体,使其刻度面与肢体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即可读得关节所处的角度。,优点 操作简便。 正确使用误差小。 不必以关节骨性标志确定测角的轴心。 可适于脊柱等难以使用普通测角计的部位。 缺点 初用时对刻度盘上“0”点应对何方,即用方盘的哪一条边贴向肢体可能混淆。,测量内容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手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脊柱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手部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肩关节屈曲、伸展ROM测量: 坐或立

5、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轴心肩峰,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正常值:屈曲 0-1800 伸展 0-500,肩关节内收、外展 ROM测量: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轴心肩峰,固定臂与与身体中线平行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正常值:内收 0-750,外展 0-1800,肩关节内旋、外旋 ROM测量:仰卧,肩外展90,肘屈90,轴心鹰嘴,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移动臂与前臂纵轴平行。,正常值:内旋 0-900,外旋 0-900,肘关节屈曲、伸展ROM测量 :仰卧或坐或立位,臂取解剖位,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 正常值:屈曲 0-1500 伸展

6、00 过伸展 0-100,前臂旋前、旋后ROM测量 :坐位,上臂置于体侧, 肘屈90,前臂中立位,轴心尺骨茎突,固定臂与地面垂直,移动臂腕关节背面(测旋前)或掌面(测旋后),正常值:旋前 0-900,旋后 0-900,腕关节掌屈、背伸 ROM测量:坐或站位,前臂完全旋前,轴心尺骨茎突 固定臂与前臂纵轴平行,移动臂与第二掌骨纵轴平行。 正常值:掌屈0-900 背伸0-700,腕关节桡偏、尺偏ROM测量:坐位,屈肘,前臂旋前,腕中立位,轴心腕背侧中点,固定臂前臂背侧中线,移动臂第三掌骨纵轴。,正常值:桡偏 0-250,尺偏 0-550,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髋关节前屈 ROM测量:仰卧或侧卧,

7、对侧下肢伸直,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与身体纵轴平行,移动臂与股骨纵轴平行。 正常值:前屈 0-1250,髋关节内旋、外旋 ROM 测量: : 仰卧,两小腿于床缘外下垂,轴心髌骨下端,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与胫骨纵轴平行 正常值:内旋 0-450 外旋 0-450,膝关节屈曲、伸展 ROM测量:俯卧、侧卧或坐在椅子边缘,轴心膝关节或腓骨小头,固定臂与股骨纵轴平行,移动臂与胫骨纵轴平行。 正常值:屈曲 0-1500 伸展 00 过伸 0-100,脊柱活动度的评定,胸腰椎前屈 ROM测量:坐位或立位,轴心第5腰椎棘突,固定臂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 移动臂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 正常值:前屈

8、0-450,胸腰椎后伸ROM测量:坐位或立位,轴心第5腰椎棘突,固定臂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 移动臂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正常值:后伸0-450,测量时注意事项1,严格操作,专人负责,提高准确性。 存在一定正常差异,要左右对比检查。 不宜在关节活动锻炼后检查。 同时检查和记录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不同器械、不同方法测得的关节活动度值有差异,不宜互相比较。同一单位内所用方法应一致,载入文献资料时要有说明。,测量时注意事项2,检查者应熟悉各关节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熟练测定技术。 检查前对患者讲明目的和方法,取得合作。 检查时患者应充分暴露受检部位,保持舒适体位,测定时不得移动,避免代偿活

9、动影响检查结果。 记录结果应写明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特殊情况下的记录,1、若患者不能从解剖0位开始,则因准确记录实际开始的角度。 2、当患者某关节出现非正常过度伸展等现象时,可采用“-”表示过度伸展情况。 3、正常情况下可进行双向运动的关节因病变只能进行单向运动时,受限方向的记录可以记录为“无”,结果分析:,1、关节被动活动时,如果出现抵抗(称运动终末感),应评定这种抵抗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同时应分析病理性抵抗所导致逛街活动受限的原因。 2、生理性抵抗包括软组织性抵抗、结缔组织性抵抗和骨抵抗。 软组织抵抗:由软组织之间接触所致 结缔组织性抵抗:有肌肉、关节囊、韧带等牵张所致 骨抵抗:由骨

10、与骨之间的接触所致,结果分析:,3、病理性抵抗包括软组织性抵抗、结缔组织性抵抗、骨抵抗和虚性抵抗。 软组织抵抗:见于软组织水肿和滑膜炎 结缔组织性抵抗:见于肌张力增加,肌肉、关节囊、韧带短缩 骨抵抗:见于骨软化症、骨性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骨化性肌炎,骨折 虚性抵抗:见于疼痛、防御性收缩、脓肿,骨折、心理反应等,谢谢,手功能:,8 8 4 7 7 43 3 2 3 318 2 18 1 122 4,拇腕掌关节: 掌屈:1020 ,外展:35 -45 。 拇掌指关节: 掌屈:60 90 ,背伸:15 -25 。 拇指间关节: 掌屈:85 95 ,背伸:15 -25 。 第2-5指掌指关节: 掌屈

11、:85 95 ,背伸:40 -50 。 近指间关节: 掌屈:85 95 。 远指间关节 : 掌屈:60 90 。,足功能:,足趾功能未有明确规定。 司法部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人体损伤鉴定程度鉴定标准中规定:拇趾占一足五趾功能的60%,其余各指各占10%。,60 10 10 10 10,拇趾跖趾关节: 屈曲:40 50 ,伸展:65 75 。 拇趾趾间关节: 屈曲:85 95 。 第2-5趾跖趾关节: 屈曲:35 45 ,伸展:35 45 。 第2-5趾近侧趾间关节: 屈曲:30 40 。 第2-5趾远侧趾间关节: 屈曲:55 65 。,关节活动度丧失的计算:,司法部科学技术研究所建议采用方向均

12、分法。 1、(每个方向丧失度数/正常值)/总方向100%; 2、(每个方向丧失度数之和)/总方向参考度数之和100%。,举例: 某患者因车祸伤伤及左肩关节,现伤后医疗期满,遗留左肩关节活动障碍。左肩关节活动度检查如下:前屈上举90,后伸20 ,外展上举80 ,内 收20 ,水平位外旋40 ,水平位内旋40 ,水平屈曲55 ,水平位伸展15 。右肩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170,后伸45 ,外展上举180 ,内 收40 ,水平位外旋80 ,水平位内旋90 ,水平屈曲135 ,水平位伸展30 。 请计算左肩关节丧失活动功能?能否达到 评残标准?,附:,、各关节权重系数: 腕关节0.18,肘关节0.12

13、,肩关节0.7; 踝关节0.12,膝关节0.28,髋关节0.6。 2、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4.10.10.i)一肢丧失功能10%以上; 4.9.9.i)一肢丧失功能25%以上; 4.8.10.f)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 4.7.9.f)一肢丧失功能75%以上;,关节损伤鉴定,1、鉴定时机应有骨折临床愈合,内固定取出后,要结合损伤部位、治疗、功能锻练等综合分析; 2、关节活动伴神经损伤时,以测量主动活动为主,没有神经损伤时,以测量关节被活动为准; 3、四大关节测量以健侧为正常对照,双侧损伤以参考值为对照; 4、脊柱活动测量以参考值为正常对照,应标准数据测量所使

14、用的方法,以便有关人员核算。,关节活动度引用原则及注意事项:,1、民事案件根据息诉原则,参考值拟采用上限(没有证据证明伤前已活动受限); 2、刑事案件根据没有合理怀疑原则,参考值拟采用下限(没有证据证明伤前活动正常,且达最大值); 3、年龄目前对参考值的影响目前不考虑; 4、股骨头坏死、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相当功能完全丧失,不再测量关节活动度。,5、活动测量拟于有关病史、摄片相符合。 6、前臂骨折还需测量旋转;颈、腰椎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还需要测量活动度;下肢长骨骨折还需要测量肢体长度。 7、踝关节活动度中立位难以确定,建议用“在70范围内跖屈、背屈”描述为宜。 8、当事人不配合,应有相应对策。,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