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3)2018060102124.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3292893 上传时间:2020-08-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3)20180601021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3)20180601021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3)20180601021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3)2018060102124.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03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_,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2)桂棹兮兰桨,_ 。 (苏轼赤壁赋)(3)_,竞周容以为度。 (屈原离骚)(4)生乎吾后,_,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 (李清照声声慢)(6)潦水尽而寒潭清,_。 (王勃滕王阁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拙效传 (明)袁宏道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

2、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

3、所知。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

4、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注】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突:烟囱。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 过:拜访 B一日至比舍,犬逐之 比:亲近C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 坐:不费心,不劳神D主者谅其无他 谅:体谅3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3分)冬仆迷路 冬仆饮酒 冬仆推门 东仆市饼 戚仆缚薪 奎仆市帽A B C D4下列对这篇文章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冬这个仆人很健忘,他随

5、作者到燕京,与门隶们玩耍,有时人们问他的姓名他都回答不上来。B文章详略得当,共写了四仆,其中冬是自己的仆人,记了四件事,最详;其余三仆,则较略,奎仆记了两件事,戚仆和东仆各只记了一件事。C作者说:狡兔和乌贼善于趋避和藏身,却仍然难逃杀身之祸,意在说明巧不如拙。D作者赞仆之拙,认为拙者有福,与老庄的大拙胜巧巧伪不如拙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3分)答: (2)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3分)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闽中秋思唐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

6、,只堪图画不堪行。附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对“炼字”这一技法做出简析。(2分)答:_(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的内容,从诗歌思想感情入手,加以分析(4分)答:_二、文化经典、文学名著(16分)(一)文化经典阅读(6分)7.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

7、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孟子告子章句上)【注】檟:梧桐。檟(ji):即楸树,也是一种木质很好的树。樲(r ):酸枣。棘:荆棘。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适。通啻”(ch),仅仅,只。(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认为,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都爱护,看一个人对身体的护养好不好,应该看他注重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B孟子认为作为一位园艺师,

8、就不应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养酸枣荆棘,同样的道理,人们不能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整个肩背。C孟子指出,身体的组成部分分为大的即重要的部分和小的即次要的部分,只晓得吃喝、护养小的部分而失去大的部分的人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鄙视。D孟子主张一个人的吃喝不要只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否则,他将失去一些更为重要、更为可贵的东西。(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说的也是取舍的道理,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你对“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的理解。(3分)答: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9、( )( )(5分)A窗外是狂风怒吼,斜雨打那窗上的玻璃,达达达地。可是那手枪有发射。吴荪甫长叹一声,身体落在那转轮椅子里,手枪摔在地下。恰好这时候,当差李贵引着丁医生进来了。这是小说结局描写吴荪甫破产以后想要自杀的场面。(子夜)B黛玉每年时节变换时“必犯嗽疾”。宝钗来探病,劝黛玉药疗不如食补,建议黛玉每天早晨吃燕窝粥,并答应送燕窝过来。当黛玉自叹身世飘零时,她就极低调地说她也是一样,虽然有个哥哥,却不如没有,只是比她多了一个母亲“略强些”,这种发自内心的关心拉近了二人的距离,让黛玉很是感激。(红楼梦)C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当时刘表不战

10、而降,依附刘表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于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会见孙权,说服孙权结盟抗曹。孙权命周瑜为主将,联合刘备军,迎击曹军。这是三国演义中对赤壁之战的背景所作的描述。(三国演义)D葛朗台在得知弟弟破产后宴请克罗旭叔侄,这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二次请客,消息轰动了索漠全城。晚宴上,大家沉默不语,葛朗台支开了女佣人拿侬,使用他的一贯伎俩,假装耳聋和口吃,拐弯抹角地让克罗旭道出了挽救兄弟名誉的计划。中场到来的银行家格拉桑害怕失去表现的机会,自出路费为葛朗台实施这个商业计划。葛朗台晚宴的目的达到了。(欧也妮葛朗台)E聂赫留朵夫决定陪玛丝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亚服役,他回家乡处理田产,看到农村一副破败的景象,农

11、民都在挨饿,他知道这是农民们的土地被夺走的结果。于是,他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取租金,而且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于公共事业。这在当时的封建贵族中是相当叛逆的。(复活)9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简述家中觉慧的最后选择。(2)孔明曰:“恐魏兵袭其后也。主上若有失,当投白帝城避之。吾入川时,已伏下十万兵在鱼腹浦矣。”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 陆逊追到“鱼腹浦”时遇见诸葛亮布下的什么阵?结果如何?请简述。 答( )题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纵览2011年的电视荧屏,古装戏可谓红火异常。首当其冲的便是后宫题

12、材,宫、倾世皇妃、唐宫美人天下、万凰之王一时间,各朝代的“后宫”大集结。据悉,仅“楚汉之争”的题材就有五部都在拍摄。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历史已逝,历史人物早在岁月流转中化为昨日云烟,今日荧屏上的古装戏都是今人的解读。因而很多制片方认为拍摄古装戏就稳操胜券,它远离现实,可以胡编乱造、任意臆想;如有差池,还有“戏说”、“秘史”来做“挡箭牌”;而今又时兴“穿越”,古装戏的“天马行空”更是如鱼得水。荧屏上一片对帝王将相的歌功颂德,英雄红颜的倾世之恋,偶像梦幻的美好爱情,有些剧集为了聚人气、拉收视,不惜玩弄悬疑、惊悚元素,甚至香艳场面,极尽低俗之能

13、事,让观众对该类题材产生了审美疲劳,对有些作品甚至开始“拍板砖”、“吐口水”,引发了网络上的一片讨伐之声。最近在北京、浙江、广州等地热播的甄嬛传,却在一片乱象的古装戏市场中,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追捧。甄嬛传之所以脱颖而出,成为上乘之作,原因诸多。除了郑晓龙导演这块金字招牌外,更重要的是该剧经过“接地气”的处理,把朝代坐实了不说,更将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都做了符合历史的编排,不仅如此,该剧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具有文化品位追求的渗透,将清朝雍正年间,或者可以说整个封建制度下后宫女子的悲惨命运演绎得淋漓尽致,揭露了在腐朽制度的残害下,人性、人情的极度扭曲,一改宫廷戏美化宫廷,把皇帝、妃子写成偶像的

14、做法,让人真正体会到了宫廷的阴暗,颇具“正剧”范儿,体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正如郑晓龙所说:“如果把皇宫拍得阳光灿烂,让皇帝风流潇洒,后宫佳丽美艳安逸,如果把封妃当嫔作为一件光荣而幸福的事,将宫廷戏全部偶像化,那实际上是违背历史、违背人伦,也违背了人性最基本的准则。”题材不是创作成败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和思想艺术水平。观众对荧屏上一些“古装宫廷剧”的批评,根本的目的不是要取消古装戏,而是要反对古装戏创作中的低俗化倾向。甄嬛传的成功再次证明,古装题材仍然能够传达出强烈的批判意识、仍然能够尽情讴歌“真、善、美”,在传达主流价值观上,它与任何题材类型没有区别。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古装戏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现代人的理解和眼光演绎给当今社会人看,本身无可厚非,任何题材的作品都有好有坏,关键在于要宣扬什么。甄嬛传的热播启示我们,尊重历史也是古装题材电视剧必须遵循的,而正确价值观导向仍然是包括所有题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