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8.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3262617 上传时间:2020-08-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8.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爱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指( )A、劳动权 B、受教育权 C、人权 D、财产权2.农民王某让小学毕业的女儿辍学回家务农,村委会干部多次劝导无效。于是,镇政府对王某进行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按期送女儿返回学校学习。这一事例主要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具有( )A、普遍性 B、免费性 C、强制性 D、群众性3“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 公民的任何私人活动都是正当的 B、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块能够自由放松身心的私人空间C、暴露隐私会危及生命安全 D

2、、个人隐私直接关系到人的名誉4下列关于人格尊严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包括生命健康权、自由权、名誉权等 B、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C、它属于公民的精神性人格权 D、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5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 )A、某像馆为招揽顾客,私自张贴某人照片B、在寻人启示上使用被寻找人的肖像C、公安机关在通辑令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D、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播放了在大街上乱丢果皮的马某的录像6.下列属于隐私的是( )身体缺陷 住宅 书包 私人信件 电话号码 电子邮件A、 B、 C、 D、7“如果你伸出一千只手帮助别人,那么别人也会伸出一千只手来帮助你”。这是舞蹈千手观音的

3、主题。从公民权利和义务上看,说明了( )A、先享受权利,再履行义务 B、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C、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也可以放弃 D、权利和义务都不可以放弃82005年起,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一费制”。今后5年,我省将对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这体现了在实施义务教育中( )A、社会责任B、学校责任C、家庭责任D、国家职责9小红近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往来频繁。班主任怀疑小红“早恋”,便私自拆了她的信件,并在班上公开批评小红“早恋”,告诫同学们要正确处理男女同学的交往,专心学习。该班主任的做法( )A、是关心学生的表现 B、是在行使班主任的权

4、利,虽有不妥,但未违法 C、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 D、学生“早恋”,违法在先10网上避免隐私被浏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拒绝与第三者共用资料 B、不要在网上将个人资料传给陌生人C、拒绝接收不必要的信息 D、网络是“虚拟”的,尽可能吐真言11.八年级学生刘某,见村里一些大中专毕业生没分配工作,都到沿海一些城市打工去了,便认为读书无用,于是也背行李准备外出打工。对刘某这一做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刘某是未成年人,放弃义务教育是他的自由B、刘某违反了我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C、刘某没有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D、刘某不懂得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

5、业机会的道理12、下列属于我国公民的是( )A、在我国考察的华侨 B、在清华读书的英国留学生 C、在美国居住的美籍华人 D具有中国国籍、正在服刑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13下列常见的商家用语或规定,属于侵犯消费者合法权利的有( )。 存包丢失,概不负责 顾客就是上帝谢绝自带酒水 衣冠不整,恕不接待 商品出门,概不退换 A B C. D14春夏之交,这是换季商品打折、甩卖的旺季,许多商店的购物小票上印有“打折商品,概不退换”的字样。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打折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打折是商家促销的一种手段 “打折商品,概不退换”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对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有

6、投诉、申诉和起诉的权利 A. B C D.15根据群众举报,某省技术监督局一举查获了三家用“糖+淀粉+香精”制作补品的地下工厂,对涉嫌以假充真的产品予以查封,并对制假者进行了严惩。这说明( )。 法律打击侵犯公私财产的犯罪 B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 C法律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D.生产者应该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违法者应当受到制裁16某市一邮局要求顾客领取邮件时必须购买该局所售的邮票,否则不许领取邮件。该邮局的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 )。 A.知悉权 B公平交易权 C.自主选择权 D依法求偿权172004年3月,在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共有12名婴儿因

7、食用劣质奶粉导致营养不良死亡;2004年5月,广州毒酒案中,有8人因喝了用工业酒精勾兑的米酒而中毒死亡。上述事件中的生产经营者( )。 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损害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 将受到行政处罚 要承担刑事责任 A B C D18小赵买了一瓶矿泉水,打开喝后,感觉味道不对,瓶上既无保质期,也无生产日期,该矿泉水生产者侵害了消费者的( )。 A对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知情权B对商品和服务的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D人身安全不受侵害权19、下列关于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公民享有权利,就不能履行义务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8、 D公民履行义务,就不能享有权利20、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王某的行为属于( )A违法行为 B 不道德行为 C犯罪行为 D合法行为21、下列权利中不属于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是( )A财产所有权 B生命健康权 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依法纳税的权利2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广泛的权利和义务。宪法既不允许任何公民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现象存在,也不允许任何公民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现象发生。这体现了( )A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B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23、下列义务属于公民必须履行的是( )A道德义务

9、B法定义务 C纪律 D亲情义务24、明明在中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了军,复员后到工厂工作,每月领工资后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材料中的明明履行了( )受教育的义务 依法服兵役 劳动的义务 依法纳税的义务 保护环境的义务 遵守公共秩序A、 B、 C、 D、25、全国人大的代表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构成,这说明( )A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律保障的 B我国享有权利的主体非常广泛C只有人大代表才是国家的主人 D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范围极其广泛26、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要求公民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依法履行义务;只

10、履行义务,不行使权利( ) A、 B、 C、 D、27、有的报摊的摊主用高音喇叭反复播放提示语,噪音干扰了人们逛街、购物的秩序和心情,影响了周围观众的休息,引起了人们的不满。这一事实告诉我门(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都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 B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C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根本对立的 D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时,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28、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 )A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B我国的根本制度 C我国的经济制度 D我国的国家性质29、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11、,人民包括(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同意的爱国者A B C D 30、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权利的是( )A立法保障 B宪法保障 C 司法保障 D 社会保障31、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 )A人越来越聪明 B 法律越来越健全 C人权越来越得到尊重和保障 D 人越来越长寿32、公民的国籍一般由一国的( )A国籍法确认 B宪法确认 C 婚姻法确认 D 国家元首确认33、有的同学认为,犯法是要受法律制裁的,所以我不会去干,至于是否遵守道德,则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对这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他的看法是正确的,法律禁

12、止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B他没有认识到遵守道德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C他认识到法定义务比道德义务更重要,是正确的认识 D他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是守法的表现34、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我国法律提倡的是: 参加植树劳动,种植和保护林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爱护公共财产( )A B C D35、下列对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认识错误的是( )A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B许多道德义务也是法定义务C对于法定义务,公民必须履行,道德义务靠公民自觉自愿地承担 D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二者没有联系36、公民必须依法纳税,否则要受到法律追究,这主要是因为( )A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B税收是国家的经济杠杆C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在主要来源 D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37、玲玲收到好朋友霏霏的电子邮件,霏霏请玲玲帮忙解决思想上的一些苦恼,但玲玲却把霏霏信件的内容告诉了其他同学,霏霏得知后很气愤。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 )(A)朋友之间一定要严守秘密 (B)不守信誉的人绝不能交朋友(C)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把朋友的事告诉别人(D)尊重他人的隐私,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38、张某在餐馆就餐,因啤酒瓶爆炸,将其左眼炸伤。张某向人民法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