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关注经济发展第七课练习三.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43249957 上传时间:2020-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关注经济发展第七课练习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政治关注经济发展第七课练习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关注经济发展第七课练习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关注经济发展第七课练习三.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政治关注经济发展第七课练习三基础在线一、单项选择题 I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项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公有资产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数量均占绝对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A B c D 2关于我国现阶段的各种所有制经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均衡的 B公有资产在所有地方的资产中均占优势 C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都有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壮大 D各种所有制经济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优劣的标准

2、,是看其 ( )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 A B c D 4要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 ( ) 限制私有经济的发展 保证公有资产质的优势 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采用同一种公有制形式 A B c D 5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控制力上 B经济比重上 c行业覆盖面上D数量上 6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例,1978年为991,199于年758,而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例,1978年为O9,1997年为242。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3、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动摇 B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c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得到了很大发展 D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完成,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完善 7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方式的根本原因是 ( ) A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 D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8实行现阶段分配制度,有利于 ( )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 B c D 9下列能反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是 ( )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然要经历的特定

4、阶段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实行改革开放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A B c D 10江泽民同志指出:“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经济体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把这两种变革紧密结合起来,把这两方面都搞好,我国经济就会更好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段话的理论依据是 ( ) A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可分割,相互适应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 11我国“十五”计划指导方针是: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5、,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一指导方针体现了 (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生产力决定于生产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生产的观点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 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A B c D 12我国“十五”计划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 (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A B c D 13“坚

6、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提法,主要体现了 ( ) A生产劳动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群众的观点 D全面的观点 14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中,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方面,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这段话表明 ( ) A我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 B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 c让部分地区先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5“十五”期间,我国将先后建设“西电东送”、“西气东

7、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这都是为了 ( )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开发西部资源,实现同步富裕 尽快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A B c D 。 16面对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我们必须 ( ) 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加强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依法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A B c D 17下列提法和做法有助于贯彻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 但留方寸土,留与子孙耕变湖?白为粮仓创建蓝天、碧水、绿色、清静的环境 反对使用一次性筷子 垃圾分类处理禁止开发不可再生资源 A B c D 18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谋求可持

8、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措施能体现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 ( ) 全国42个重点城市发布空气质量日报我国颁布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南水北凋”、“西电东送”工程实施 我国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 全国范围内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国务院批准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A B c D ,。 二、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十五”期间要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认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十五”期间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千方

9、百计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1)将上述两条指导方针总结到一起,最符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哪一项原理?请你简要陈述该原理。 (2)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简要说明纲要为什么做出上述规定? 2“十五”计划的主题、主线、动力和出发点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三、辨析题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朱镕基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凋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问题(注: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包括“下岗职工”、“民工”等在内的一些收入少且不稳定的人)。据此,有人认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10、四、材料分析题1仔细阅读下表: 项 目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工业总产值 26.5 36.0 37.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0.7 17.2 62.1 (1)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问题的突出表现有哪些? (2)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实施何种战略?该战略的要求是什么? (3)当前,如何实施该战略? (4)作为新世纪的公民,参照下面的范例,写出你能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提示:保护环境:不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参考答案 http:/www.DearEDU.com一、1C

11、 2D 3D 4C 5A 6C 7A 8B 9C 10C 11D 12A 13C 14B 15C 16A 17D 18B 二、1答:(1)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且不平衡,我国人均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 2答:“十五”计划的主题、主线、动力、出发点之间是紧密联系的:(1)主题是发展,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结构调整、科技发展和对外开放创造物质条件,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2)“十五”计划的主线是结

12、构调整,只有把经济结构理顺,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在面对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3)积极进行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这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因素。(4)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出发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和建设的主体,把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发展,推动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总之,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扩大开放,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三、答:(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要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通过一部分人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