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华为惰怠学习心得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43245252 上传时间:2020-08-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报告 华为惰怠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作报告 华为惰怠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作报告 华为惰怠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作报告 华为惰怠学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作报告 华为惰怠学习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报告 华为惰怠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报告 华为惰怠学习心得(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为惰怠学习心得华为惰怠学习心得学习心得党校为期15天的学习令我终生难忘,既紧张又充实。学习期间的内容安排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的学术报告,每天平均2场。其中有几场报告赢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如徐民华关于民生问题的深思考、章凝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宋林飞的“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向”等;二是组织学员集中收看中宣部要求的5场录像,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些变化”和关于三农问题的报告等;三是组织为期5天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考察对象主要为白公馆、渣滓洞、息烽集中营、红岩村和遵义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圣地。能够参加这次培训,我们都十

2、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所以学习起来,大家都专心致志。现在我把学习期间的一些收获和感受向领导汇报如下:一、更加坚信党的领导,对中国的美好未来充满憧憬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党,对此我深信不疑。党先进与否不是靠精英人物的评判,也不是靠我主观情感的倾向,历史和现实才是其有力的证明。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多灾多难的中国风雨同舟,历经艰辛,勇挑重任,目标坚定,行大义,走大道。今天,党的能力和服务人民的优秀品格再次得到了验证。与欧美列强相比,中国的崛起是值得世人称道的,我们没有血淋淋的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大发战争财的机会,更没有也不会通过制定不平等条约实现

3、对弱小国家的掠夺。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这一点世人瞩目。党的执政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见证。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中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替罪羊。尽管如此,党在处理国际市场的萎缩、欧美国家的对华贸易保护、西方国家加紧对中国的西化和分化、国内分裂势力的干扰、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发等棘手问题时始终能做到游刃有余,实现各个击破。金融危机是今天的热门词汇,在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一片混乱和疲软之际,中国能实现一枝独秀,这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其实,在来党校学习之前,凭借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我也坚信中国有能力应对经济危机。但党校的学习让我的判断更加趋于理性。省社科院的宋林飞院长在报告中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

4、据,阐明中国的经济已经触底,并快速回升。据今年7月8日IMF的预测,中国今年GDP的增速将为7.5%,明年的增速将达8.5%。由于中国经济形势向好,所以也引发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试图在中国股市、房市和汇率三大领域实现短期套利。中国良好的经济形势主要取决于党制定的科学学高效的扩大内需的政府刺激计划,这说明党已经具备很强的危机处理能力。我们对党的领导充满信心,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二、深化了我对一些社会热点和理论热点问题的认识众所周知,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经历着空前的社会变革,逐步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体制转型和由工业化向市场化和城市化过渡的结

5、构转型。从结构转型方面来看,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之间时,表明这个国家正进入转型成长期。对于这个国家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亨廷顿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现代化过程滋生着动乱。”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的矛盾在这一时期将集中出现,处理不好,甚至可能激化。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xx美元,正处于转型成长期,各种矛盾凸显。如何化解这些矛盾,迫切需要党作出回答。在学习期间,众多学者围绕这一核心问题从各个方面作出了深入的探索和解答,让我们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热点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徐民华教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关于民生问题的思考”为题,通过回答三个问

6、题引导我们对民生问题形成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一是为什么党中央要提构建和谐社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二是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我们需认识与把握的最根本问题是什么;三是当前中国影响社会公正的“民生”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怎么办。报告中徐教授给出的案例颇具冲击力,分析深入透彻,语言激昂有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毅之主编从时代背景、现实含义和工作要求三方面分析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问题。在报告中背景分析份量很重,让我们认识到了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的重要性。董连翔教授系统地解读了“6个为什么”。在前去参加培训之前

7、,我对“6个为什么”也进行了学习和思考,但始终感觉难以系统把握,通过董教授的讲解,我思想中的一些困扰逐步得以解除。另有两位教授从传统文化出发,探讨了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也引起了学员们的广泛关注。培训结束后,许多学员希望这样高质量的集中培训能每年都有机会参加,以不断的开拓视野,帮助自己尽快成长。三、“洗脑”之旅净化了我们的心灵,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意识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思政教育者尤其如此。饮水思源,历史是不容忘记的。今天当我们在享受幸福的同时,我们必须学会回过头去,仔细地看一看是谁授予了我们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牢骚满腹的时候,我们也必须学会回过头去,仔细地对比一下,我们为这个国家贡献了什么。

8、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我渴望更近地解读历史。于是这次省委党校组织的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圣地的实地学习考察活动,我不假思索地参加了。事实证明,收获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它让我得以直面历史,亲身感受当日的血雨腥风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许是天公的有意安排,我们对白公馆和渣滓洞的考察是在雨中进行的。无论是听到“白公馆”这个名词还是看到白公馆这座依山而建的雅致的小别墅,我都难以将其与残忍二字相提并论,同时也不忍心这样联系。但事实就是喜欢开玩笑,而且这个玩笑很残酷。刚进白公馆的大门,我们就看到了院中小萝卜头的照片,这不由得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当我第一次读到小萝卜头的故事时,由于他的绰号

9、中有一个“萝”字,与我的姓同音,于是就天真的认为他是我们罗氏家族的骄傲,所以对他的感觉特别亲切。然而今天的感受是苦涩的,谁能忍心想象一个原本可以过着幸福生活的聪明活泼的孩子,在少不更事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童年染上白色的苦难记忆呢?伴着哗哗的雨声,我们在室内用心阅读着许晓轩的家书,不知不觉间眼中噙满了泪,喉咙间也一时哽咽起来。令人痛心的是,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在监狱中没有死于敌人的屠刀之下,相反却在文革中被自己人迫害致死,看到这些,真的令人扼腕。令人欣慰的是,一面用红色绣花被面做成的五星红旗在监狱中熠熠发光,给我们传来了阵阵暖意,它向我们无声地介绍着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和故事主人公们的理想与追求

10、。参观后一个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到底是信仰支撑着意志,还是意志支撑着信仰?到渣滓洞参观的心情就不用说了,本身这个名字听起来不仅令人心烦,而且也令人毛骨悚然。只是情况不同的是,这里关押的不是“渣滓”,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到了渣滓洞监狱,呈现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派萧杀的景象。碉堡、暗哨、铁丝网环绕四周,让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初敌人的嚣张与心虚。在一个不起眼的房间里,我看到了监狱的刑讯室,里面陈列着脚镣、手铐、烙铁、皮鞭和老虎凳等刑具。仔细地看着这些刑具,再听着讲解员缓缓描述着骇人听闻的“披麻带孝”、“烤人油”、“点灯”等人间酷刑,我在痛斥敌人的狰狞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着是“人残忍”还是“狮子

11、残忍”的问题。这一天我们的心情是十分凝重的,再听着雨声不断地“啪嗒”、“啪嗒”的往地上打,那种肃穆和沉重真的难以用语言来描述。当时我只想尽快离开,找个轻松的地方好好透口气。与白公馆一样,息烽集中营听起来也是十分的恐怖、血腥,其实这是个非常优美的地方,青山掩映、绿水淙淙、清幽、隐蔽,与世隔绝,不是人间仙境,也胜似仙境。听讲解员介绍,这个地方原本是一个地主的庄园,后被强行征用为关押重要政治犯的监狱。它是抗日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军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消,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人,数百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在

12、思想上改造这些共产党人,集中营内的各间牢房都被冠上了温和的“斋”字,如忠斋、仁斋、义斋可谓用心良苦。这些温和美好的名字在一个称为“妙洞”的地方被撕扯得粉碎。“妙洞”原称为猫洞(老虎藏身的地方),位于半山腰,是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的溶洞。集中营建立后这里成为审讯革命者的秘密场所。由于该地方十分隐蔽,而且对革命者无论怎样用刑,他们的惨叫声都传不出去,于是被更名为“妙洞”。息峰集中营失踪的革命者有数百人,据说大多死在这里。观察着阴暗潮湿的妙洞,仰望灰暗的天空,我再也没有心情听讲解员介绍各种骇人听闻的酷刑,诸如“披麻戴孝”。没想到的是马寅初先生因言获罪,也被军统请来这里,关押在羊圈。我亲自钻进低矮的羊圈,

13、欲感受一下先生的“优厚待遇(单独关押)”,同时对先生产生了浓浓的敬仰之情,先生的力量是薄弱的,因为他手无寸铁;先生的力量是强大的,因为他践行着正义;先生的品格是高尚的,因为他心系天下。先生是今天学者们的榜样。参观完集中营之后,在返回的路上,一位同学发起了感慨。他说如果是他的话,他宁愿死也不愿活,并说自己实在也搞不懂,这些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为什么这么艰难却还要勉强活着。听完之后,我接了一句,“那是因为他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同时觉得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啊”。是的,这位同学的感慨应是由衷的,今天的国人已过惯了安稳舒适的日子,他们怎么能理解前辈们的坚守和选择呢?或许我的回答也很苍白,今天的我们能够用

14、心去认真体会什么是使命吗?如果需要的话,我们能用生命去捍卫我们的信仰吗?我只敢问不敢答。参观红岩村和遵义会议遗址时我们的心情是愉悦的。尤其是在遵义会议展览馆看完“四渡赤水”战役演示后,大家异口同声地赞叹毛主席天才般的军事指挥才能。同时我也很想亲自到赤水河边看看,但未能如愿。在展览馆中毛主席的一件打满了补丁的睡衣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也让我们陷入了沉思。安逸的日子过久了,人会心生惰怠;私欲膨胀了,人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不是说嘛,今天的人们喜欢“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如果先烈们地下有知,不知他们会作何感想。常温历史,常思艰辛,才能让我们一直挺直腰杆做人,因此,“洗脑”是必要的。综上所述,这次

15、学习过程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同时也更加清楚了思政教育者肩负的政治责任,相信我的工作会越做越好。篇二:华为如何进行自我批判?华为如何进行自我批评【导读】这是一篇任正非钦定的文章,这里主要讲述了华为在成功路上曾经遇到的组织管理难题,和一系列华为特有的成功法则。建立在灰度理论基础上的华为的自我批判有这样几条规定:第一条是不搞人人过关,不发动群众,这显然跟文化大革命的做法不一样。第二是更多的自我批判,不要批判别人。第三是强调一个“真”字,要实事求是。第四是不无限上纲、无情打击,把握适度。第五是善意与建设性是大前提。一、组织黑洞:山头,腐败,惰怠。生理学家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是带着病毒来到这个世界。马

16、克思说“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大踏步地向坟墓迈进”。一个组织又何尝不是如此?政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业概莫如此。当它生机勃勃的诞生之时,腐蚀、侵蚀这个组织的各种病症也都相伴而发生了。组织的病症源于人,源于人性。西方组织管理学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懒惰的,贪婪的,正因为单个的个人与生俱来的自私、贪婪、惰怠,所以,当这些携带着同样病毒的一群人,构成一个组织的时候,也同样就构成了对组织从发生、发展到终结的全部生命过程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疲劳。一个人保持阶段性的活力、激情是容易做到的,一个组织保持两年、三年、五年的活力也是相对容易的。但是,持久地保持激情与活力,大概是组织领袖们所随时面临的难题。员工疲劳症。一个新员工刚进到公司,开始是积极、向上的,八点上班他七点半就到,晚上下班以后还照样在办公室加班,但当一个新士兵变成一个”兵痞”,他就缺乏活力与激情了。当一匹马从战马变成懒马,变成病马的时候,这个马群一定会出现类似于传染病一般的普遍惰怠与散漫,普遍的不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