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01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3174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0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0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0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0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0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专题复习ppt课件0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对诗词的认读理解能力,进而能对诗歌分析综合。 能够结合诗词,用恰当的语言鉴赏评价诗词的表达技巧和艺术形象。 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 。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朱平时深得水部郎张籍的赏识,临考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的意见。舅姑指公婆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赏作品中的形象 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1/28 该课件由【

2、语文公社】清新 明快 简洁等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景抒情 边塞征战 羁旅生活 闺怨诗 乡情爱情等。 思想感情一般为:迷恋 惆怅 伤感 恬淡 仰慕 忧国忧民等。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接抒情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 (动静结合,细节描写,正侧面描写 . )染 反衬 抑扬 . 象征 辞 格:比喻 拟人 用典 .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实主义,浪漫主义 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李白豪放飘逸,白居易通俗易懂,王维诗画一体,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缠绵悱恻,陆游悲壮爱国等;词还有婉约豪放之分。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诗庄,词

3、媚,曲俗。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 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平淡质朴,自然) 2. 对夜雪的描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角度来写的?(侧面描写。触觉:冷;视觉:明;听觉:折竹声)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秋风本无形,何以用 “ 见 ” ?(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可感。用 “ 见 ” 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景象联系起来。)2王安石评张的诗说 “ 看似寻常最奇崛 ” ,本诗有一处描写正

4、体现了王安石的评论,请找出作简要分析。(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照应了 “ 意万重 ” 又紧承 “ 复恐 ” ,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的微妙的心理,让人体味到浓浓的乡思。)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首词写梦魂,不着自己现实处境一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表面上看,这首词写的是往昔繁华的生活。但实际上表达梦醒后其处境的无限凄凉。这是有力的反衬,梦境越繁华,就越反映现实的悲哀,对旧日繁华的眷恋就越深重。)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元二使安西李白 王维故人西辞黄鹤楼,

5、 渭城朝雨邑轻尘,烟花三月下扬州。 客舍青青柳色新。孤帆远影碧空尽, 劝君更尽一杯酒,唯见长江天际流。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两著名唐诗,从内容上看都是写什么?从抒情手法看,李王各有什么不同?(送别) (李诗是借景抒情;王诗是直接抒情。) 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李诗中表现出的是旷达乐观,王诗是离愁中带洒脱伤感。)2016/11/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鉴赏的必备知识要储备好,随时备用。 要注意设问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思想内容与表达技巧要结合分析。 作者 注释要注意会借用整合。 要用规范的鉴赏术语。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余是表达了应试举子在临考前的紧张不安和期待。张的回答表达的什么?(肯定了朱的才华,暗示他不必担心。) 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朱诗:以新妇比自己,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越女比朱,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