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工作经验材料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143173211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工作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工作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工作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xx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工作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xx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工作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工作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工作经验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工作经验材料群众利益无小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工作的基本点和出发点,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xx市在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工作中,精心组织、精准谋划、重拳发力,全面而有序推进,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取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从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有益的感悟和启示。一、主要做法与成效1、强化组织领导,层层传导压力。一是成立了全市常态化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负责全市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二是根据不同工作阶段、不同工作任务的要求,适时成立专项治理、联合督查等工作组

2、,分别由主责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共同组成开展工作。三是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别成立相应工作组,层层压实责任,抓好本辖区内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工作。四是制定印发了在全市开展集中查处农村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案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及支农惠农资金检查、农村低保和社保清理检查等方面的工作方案。按照组织领导和工作方案抓好工作的开展和落实。2、多措并举出击,广泛收集线索。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要收集情况、找准问题,然后对症下药。xx市在寻找问题线索上,做到多措并举,多方出击。一是通过各乡镇街道党委结合市委“两学一做”及“集中整治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3、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自查,认真查找问题线索;二是通过各职能部门的日常检查、监管,发现问题线索;三是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联合督查、专项巡察等方式,寻找问题线索;四是通过信访、投诉及举报等途径,收集问题线索等等。今年以来,xx市共开展治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行动xx次、联合督查行动xx次,同时包括开展相关自查、检查、巡察、接访等活动,共收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xx件。3、运用“四种形态”,果断依法整治。通过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进行归纳梳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一是贪污、挪用、骗取、截留、私分征地补偿款及各项强农惠农补助资金、项目扶持资金;二是在征地拆迁、资产资源出

4、租、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以权谋私、收受财物;三是非法征占、侵占、“以租代征”、买卖农村集体土地等方面。针对发现的问题,xx市迅速研究制定治理措施,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分清情况果断治理。截止目前,共函询x人,立案查处案件xx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x人,涉案金额xx万元,通报曝光典型案例x起,起到了良好的震慑和警示作用。4、紧盯整治效果,完善制度建设。在治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中,xx市着重关注整治效果和完善制度建设。一是在日常检查、监管、联合督查以及专项行动等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时间表。二是加强对整改情况的反馈检查,按照整改时间表进行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严肃处理。

5、三是根据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影响范围,督促建章立制,在不同层面制定相应的制度机制加以进一步规范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比如市政府制定完善了“财政性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各乡镇街道制定完善了“工程建设招投标操作办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使用流程”;村级制定完善了“三务公开办法”等等,实现监督治理和制度建设的常态化与长效化。二、侵害群众利益的原因分析1、宗旨意识淡薄,法纪观念不强。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公仆意识不强、法纪观念淡薄,位置没有摆正;受经济利益驱使,存在乱罚款、以罚代法、以罚代教等情况。有的因为不学法纪、不学政策,所以不懂法纪、不懂政策,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违法乱纪,侵害群众利益现象;有的虽然

6、知法纪、懂政策,但在工作中不依法办事,不按政策办事,也经常做出一些有损群众利益的事情。2、价值取向倾斜,个人利益至上。当前,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仍有一定“市场”。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和地方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大对基层的投入,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及种养殖发展、支农惠农补贴等方面,各地都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扶持,而一些党员干部忽视政策扶持的宗旨和目的,把大好政策当作是捞取个人利益的机会,不去认真把事情办好办实,却一门心思想的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国家利益、群众利益变成个人利益。3、体制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力欠缺。基层现行的一些体制机制存在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有些制度不科学不规范

7、不管用,实际操作性不强,缺乏约束力;有的管理制度健全,但监督等配套制度不到位,缺乏执行力,制度形同虚设。如基层党务、政务、村务的公开透明问题,虽然也有一些制度,但不够健全,缺乏落实机制,导致该公开的没有公开、该透明的没有透明,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提供了土壤。三、感悟和启示1、强化思想建设是治理好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把住思想总开关,才能守住法纪底线。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从政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基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人

8、品、官德、党性修养,夯实群众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增强“公仆”意识。同时,加强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通过合法手段、合理途径来发家致富,积极营造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明礼诚信、勤俭节约、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2、完善制度机制是治理好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关键环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筑牢制度篱笆、扎紧权力笼子,把管人、管事、管财等从政行为纳入规范化轨道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健全和落实准确反映党员干部作风、执行纪律和为民办事的考核机制,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规范在事关群众利益问题上的用权行为。二要针对履行职能中“缺位”、“越位”和“错位”等问题,研究制定监督、检查、惩治等制度规定,确保履职不偏斜、

9、不走样。三要不断完善党务、政务、财务、村务和办事公开制度,在村务活动、重要决策等方面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工作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杜绝暗箱操作的土壤。3、狠抓执纪问责是治理好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有力保障。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小错不纠可能酿成大患,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必须祭起执纪问责的利器。一要强化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专门机关、社会群众、新闻媒体等方面的监督作用,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体系完备、制约有效的监督网络,围绕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工作,使权力受到有效制约,纳入正确轨道运行。二要严格责任追究。从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出发,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对基层党员干部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或者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严格追究当事人和单位负责人的相关责任;对反映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信访问题和违纪违法案件要认真调查,一经核实必须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手软,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执纪问责手段,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