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成就训练卷 A卷 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3150783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成就训练卷 A卷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成就训练卷 A卷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成就训练卷 A卷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成就训练卷 A卷 学生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新高考)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第十五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成就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李新回忆1978年后,“从机耕退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

2、,但是“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原来一匹大牲口不过1000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1500元以上,小毛驴更时兴,涨到800元以上”。耕地牲口的价格猛涨证实了()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 B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废除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1927年,苏联国家收购到的粮食总量只有3亿普特,比1926年的4.28亿普特减少了30%。同样,“一五”计划实施时,我国也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收支相抵,库存减少40亿斤,形势相当严峻。上述情形均反映出当时两国()A工业化潜在需求旺盛 B粮食欠收形势十分严峻C工业化政策脱离实际 D统购政策损害国民利益3.下图描述了

3、1952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人数的演变路径。据图示“、”三处非农就业人数大跳跃可以推知()A计划体制一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 B非农就业大跳跃是政策调整的结果C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4.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该画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后劳动关系平等化 B人民建设工业化国家的强烈愿望C生产关系变革提高了劳动积极性 D经济建设促进科技教育事业发展5.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草案时指出:“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这一论述(

4、)A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客观要求 B存在着照搬苏联模式的倾向C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 D鼓舞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6.从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起,短短5年里我国密集召开高等教育、工农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全国会议,会议文件大都转化为教育政策。这表明新中国()A重视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B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C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国策7.1972年5月,北京市对11所高校做了一个关于学员人学前文化程度的调查,小学文化程度的占 2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大学一个班里,有高中文化的,也有小

5、学文化的,老师上课只能就低不就高。由此可知,当时()A国家重视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B教育事业受“文革”冲击严重C高校招生的自主权得到了扩大 D我国以发展基础教育为重点8.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9.从1985年开始,我国正式取消粮食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6、,任何单位不得再向农民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这一举措()A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B实现了农民对粮食的自由支配C深化了土地所有制变革 D体现了粮食价格市场化导向10.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创利润4.1亿元,交国家2.862亿元后,企业留利净增9400万元,比改革前的1978年全额利润还高5%。这一成就的背景是我国()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建立市场经济成为普遍认识C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D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11.1986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迁

7、反映了()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B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12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起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商品价格双轨制;2014年,我国农产品领域实现全部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这反映出()A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C对外开放的立体格局已经形成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13.针对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订禁核条约,1964年中国核试验成功后,亚非国家和英、法的舆论普遍认为,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核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据此可知,中国

8、核试验的成功有助于()A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B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D实现两大阵营间的力量均势14.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取得了很大成绩如果对十七年不作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完成了对高等院校的大规模调整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C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D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15.1954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直属国务院。其主要职能包括:简化和整理汉字,推广普

9、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此举在当时()A导致了扫盲教育的迅速完成B抵制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C有利于经济建设的顺利展开D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16.1955年,人民日报社论说:“不少的美术家为了强调人民生活中的光明和快乐,显然把生活简单地美化了,使生活过多地成为节日的天真的狂欢,而对于人民在争取美好生活过程中坚决斗争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却很少加以有力的表现。”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A“左”倾错误严重摧残文艺发展B艺术家深入理解“双百”方针C党强调文艺要宣扬社会建设精神D科学和文学领域呈现繁荣景象17.1957年,王蒙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

10、,毛泽东对此说:“反对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没有这样的官僚主义,中央还出过王明、出过陈独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由此可见当时()A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B“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C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D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18.197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宣布,不再实行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提出的对知识分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这是基于()A重新确定“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认识B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号召的现实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D贯彻“双百”方针已达成了预期目标的判断19.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彰了10

11、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共有19名教育、科学科研界代表入选。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A“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B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发现C“南优二号”的成功培育 D巨型计算机“银河I号”20.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回答了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最重大的认识问题是()A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B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问题C“一国两制”和实现国家统一问题 D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21.1958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共设冶金、机械、原子能、石油、煤炭、电力、化学、轻工等15个展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九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这表明()A社会主义

12、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B“百花齐放”方针指导正确C“科教兴国”战略顺利实施 D大跃进推动工农业高速发展22.据统计,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836个,1980年增加到3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文艺领域的发展布局趋于平衡 B文化体制改革已深入开展C文艺界仍然受“左”倾错误影响 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23.表:1949年我国居民受教育情况(单位:万) ()大学毕业生 5 中学毕业生 400 小学毕业生 7000 文盲人数(占总人口80%) 43200 就业年龄人口总数 34000 总人口数 54000 上表说明,当时发

13、展人民教育的当务之急是A保障人民受教育权 B开展扫盲教育C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D发展高等教育24.下图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大学发展数据图。此图可以说明()A恢复高考开启了新中国大学教育 B科教兴国战略是教育发展的关键C经济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 D加入世贸延缓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三大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汉代太学以五经为教材,进行经学教育。国家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较为严格的审定。太学只允许传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则被拒之门外。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的经书,以董仲舒为首的一批儒

14、家学者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将儒学神学化,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命题。两汉太学的初兴材料二 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东进和西方文明的冲击,在英勇反抗帝国主义的同时,掀起了学习西方文明的热潮,纷纷致力于探索富国强兵之路。洋务教育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客观结果,其内在的导因在于那个时期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无论是兴办军事工业时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科学技术,还是兴办民用工业时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洋务派深感人才匮乏。张雪蓉论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建设材料三 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学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依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教育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12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13分)2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8年后,农村逐渐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趋向市场化。农民对工业品的需求速增,冲击着停留在传统体制内的城市。80年代,国企流行“包”字发展,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