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哲学思想与物质观、实践观》ppt优秀课件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3145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哲学思想与物质观、实践观》ppt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哲学思想与物质观、实践观》ppt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哲学思想与物质观、实践观》ppt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哲学思想与物质观、实践观》ppt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哲学思想与物质观、实践观》ppt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哲学思想与物质观、实践观》ppt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0)《哲学思想与物质观、实践观》ppt优秀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频考点 一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网 络构建 清思路 防遗漏 主干归纳 抓重点 成体系 1 哲学是什么 (1 )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及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的本义 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与世界 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具体 科学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 ) 哲学的时代性及作用。 哲学与时代精神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的作用 对旧制度和旧

2、思想进行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 )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 不 同 点 基本观点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不同点 局限性或科学性 局限性: 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缺陷,缺乏科学的论证; 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科学性:往

3、往和朴素的辩证法结合在一起,对世界抱有整体的观念 局限性: 把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同; 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在不断发展中的物质过程; 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科学性:以近代实验科学提供的新知识、新成果为基础,与当时最发达的自然科学相结合,摆脱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缺陷 科学性: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同点 三者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

4、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不同点 把人的主观精神 ( 如人的感觉、经验、目的、意志、心灵等 )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 ( 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相同点 根本观点一致,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3.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产生的 历史条 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理论基础: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基本 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

5、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 拓展升华 重应用 提灵性 哲学上 “ 两个对子 ” 的关系 哲学上的 “ 两个对子 ” 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区别 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 “ 是什么 ” 的问题,两者的分歧是围绕物质与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凡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

6、物主义;反之,则属于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回答的是 “ 世界处于什么状态 ” 的问题,即世界是 “ 怎样的 ” 问题。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辩证法,采取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形而上学 联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 疑点指津 明双眼 不失误 1 关于哲学。 (1 ) 哲学 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既不是世界观,也不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为哲学不一定都科学 ,即哲学有正误之分,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2 )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不是世界与方法

7、论的简单相加。 (3 ) 世界观人人都有 ( 有科学和非科学 ) ;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哲学思想并不是人人都有的,往往是通过学习而获得。 (4 ) 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正确理解世界观概念。 (1 ) 世界观含义中的 “ 世界 ” 与我们通常说的 “ 世界 ” 有所不同。哲学上所讲的 “ 世界 ” 包括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其中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精神世界则是指人的思维、意识。 (2 ) “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不是零散

8、的具体的看法 ( 如 “ 小王早上 5 点起床 ” 就不是世界观 ) ;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如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属于世界观的范围,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3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二者不能等同,更不能相互取代。那些认为 “ 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哲学是科学之舟 ” 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二者图示关系如下: 4 全面理解哲学的内涵 5 不能认为哲学决定社会的进步。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

9、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但是哲学并不能成为决定社会进步的力量。决定社会进步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6 (1 ) 哲学的任务不等于哲学的作用。任何哲学都能起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 能否完成哲学的任务,关键 在于哲学本身是否正确与科学,是不是真正的哲学。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7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 “ 朴素 ” 之处

10、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也是唯一科学的唯物主义。但唯物主义的这三种基本形态的根本观点是一致的,都是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 8 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非科学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9 不能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该彻

11、底否定。 (1 ) 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使人们不断获得成功,结出累累硕果;唯心主义被称为 “ 不结果实的花 ” ,一旦人们在思想上陷入唯心主义并用这种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必然会导致失败。 (2 )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 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

12、们应大力提倡。 (3 ) 一切唯心主义者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回答都是错误的,但就其某些部分而言,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因此,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 有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10 不能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称得上是 “ 真正的哲学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哲学,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只要是出现了个别错误结论,或者只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一致,或被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过的哲学就不是真正的哲学。判断真正哲学的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看它是否代表了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而不在于它的个别结论。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

13、界观和方法论,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实践是其本质特征、构建原则和核心内容。 12 马克思主义哲 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13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 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它是 “ 改变世界 ” 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高频考点 二 唯物 论 网络构建 清思路 防遗漏 主干归纳 抓重点 成体系 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应用 关

14、系 内容阐述 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 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现象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要增强认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积极主动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提高认识能力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 作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

15、现实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一是要重视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二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不断增强自己的信心 (1 )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 )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3 ) 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方法论。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规律, 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 全面把握 “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1 ) 含义。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