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收入与分配》ppt优秀课件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3141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收入与分配》ppt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收入与分配》ppt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收入与分配》ppt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收入与分配》ppt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收入与分配》ppt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收入与分配》ppt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3)《收入与分配》ppt优秀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 高频考点串讲 高频考点 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 网络构建 清思路 防遗漏 2. 效率与公平 (1 )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收入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收入分配对公平的影响: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 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 )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公平和效率也存在矛盾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 如何处理二

2、者关系。 a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b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根本上: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

3、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 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拓展升华 重应用 提灵性 全面认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它分为三部分: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二是以工资等形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 劳动者;三是企业自留部分。 再分配是指国

4、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保证满足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需要,保证满足社会消费和集体福利事业的需要,保证满足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保证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等。 态度 意义 具体措施 初次分配 保证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着力提高低收入 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 更加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

5、非法收入 有利于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疑点指津 明双眼 不失误 1 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除了按劳分配以 外,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福利性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2 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每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可能完全一样,营利状况也不会相同,所以消费品的分配必然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在不同企业里付出同等劳动的劳动者,其分配所得不可

6、能相同。因为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是同所在企业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等量的劳动获得等量的报酬的情形只存在于同等经营状况的企业中。这并不违背按劳分配的本意。 3 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 关于科技人员 的分配方式应作具体分析,一般来说,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 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及社会保障收入。 (2 ) 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 (3 ) 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所得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入股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4 ) 科技人员自办实

7、业或转让技术成果、专利所得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4 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所得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而 农民通过流转土地所得是以土地要素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5 私营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而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6 公平分配 平均主义。收入分配的公平,承认收入差距,但要求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相对平等。而平均主义抹杀劳动差别和收入差距,要求绝对平均,实际上违背了公平原则。 7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 ) 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

8、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2 ) 再分配是指 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3 ) 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 (4 ) 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罚勤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影响再分配的。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 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

9、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8 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 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分配原则 兼顾效率和公平 ( 按十七大不提 “ 优先 ” ) 分配政策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倡导先富帮后富,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点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9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均兼顾 了效率与公平,不能认为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而忽略了效率,也不能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而忽略了公平。分析如下:

10、(1 ) 按劳分配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能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保证了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公平的要求;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也体现了效率要求。由于人们的劳动能力、贡献的不同,也会导致一定的收入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 ) 按生产要素分配可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效率要求;但劳动者和生产要素投入者在收益分配过程中要遵守机会均等、规则平等等原则,这又体现 了公平要求。 10 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1 ) 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有差别,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 ) 人们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和使用效果不同,产生收入差距。 (3 ) 劳动者自身和家庭等因

11、素产生收入差别。 高频考点二 国家收入的分配 网络构建 清思路 防遗漏 主干归纳 抓重点 成体系 1 财政收入与支出 (1 )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财政支出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等。 (2 )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分配政策 表现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 财政收入的增加

12、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措施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即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 )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财政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 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2 财政的作用 (1 ) 财政是促进社会

13、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 (3 )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

14、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 “ 降温 ” 。 拓展升华 重应用 提灵性 1 正确认识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会导致社会总需求 与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但是适度的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还是有利的。国家可以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投资,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支持,从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含义 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宏观经济目标

15、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措施 内容 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的变动,发行国债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 区别 制定 由国家财政部门制定,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并实施 联系 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二者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3.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 财政政策 紧缩性 财政政策 稳健的 财政政策 原因 经济增长滞 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 经济过热,经济运行受供给不足制约,物价上涨 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货膨 胀和通货紧缩迹象 区 别 对策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 “ 降温 ”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 联系 无论采取哪种财政政策,都必须依据客观的经济运行状况 疑点指津 明双眼 不失误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