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的经济发展概况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3140191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的经济发展概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宁夏的经济发展概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宁夏的经济发展概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宁夏的经济发展概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宁夏的经济发展概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的经济发展概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的经济发展概况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经济发展概况,成型的大银川框架,天下黄河富宁夏,美丽的银川,北塔湖,美丽的银川,纳家户,美丽的银川,艾依河,美丽的银川,湖城夜色,美丽的银川,湖城夜色,美丽的银川,湖城夜色,美丽的银川,湖城夜色,固原的秋天,固原的秋天,每年一次的车展,世界顶级交响乐团登陆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宁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祖国西部一方物华天宝的热土。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大西北的东部,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建制的回族自治区。虽然宁夏的国土面积比较小,只有6.64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也不高,200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70亿元,财政总收入178.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亿元;

2、人口也不多,现有人口618万,但是,宁夏的后发优势明显,更有小省区也能干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和英雄气魄。,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美丽的宁夏,回族222万,占宁夏总人口的36%、全国回族人口的1/5,还有满、蒙古、朝鲜等33个散居少数民族,各族群众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是全国民族团结的典范。位置不东不西,处在祖国版图的中轴线上;海拔不高不低,平均只有1090米;气候不冷不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风光旖旎壮美。中华母亲河黄河宛如一条玉带,397公里自南而北奔流不息,世代哺育着宁夏平原,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今有“十大新天府”的盛赞;首府银川市犹如镶嵌在黄河玉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辐射内蒙古西部、

3、陕西北部、甘肃东部的区域化中心城市;以银川为龙头,一个新兴的沿黄河城市带(群)正在崛起,“黄河金岸”的盛世美景正在展现。,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富饶的宁夏,具有丰富的光热、土地、水和矿产资源。耕地总面积达1650万亩,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3位,引黄自流灌溉690万亩,是全国四大自流灌溉区和12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现代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三大示范区”。国家分配宁夏年可利用黄河水达40亿立方米,通过水权转换,为工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用水空间。宁夏已探明矿产50多种,以丰值度衡量,人均自然资源潜值为全国平均值的163.5%,居全国第五;煤炭探明储量全国第六,人均产煤第三,人均

4、发电量全国第一。宁东地区是宁夏的优势集中区,宁东煤田探明储量273亿吨,远景储量1300亿吨,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宁东煤电化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 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到2020年总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形成1.3亿吨煤炭、1700万千瓦发电装机、2000万吨煤化工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增加值1200亿元以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神奇的宁夏,既有雄浑的大漠风光,更有塞上江南新天府的美景,既有神秘的西夏历史渊源,更有浓郁的回乡风情、醇厚的黄河文化,“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

5、“两堡一城”(将台堡、镇北堡、古长城)、“两文一景”(西夏文化、回族伊斯兰文化、塞上江南景观)星罗棋布,交相辉映,岳飞满江红、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等不朽诗篇使这方神奇的土地蜚声四海,已经成为祖国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开放的宁夏,依托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通边达海的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力,形成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一整套开放政策体系;依托长期相互交融的移民、游牧、农耕、回族伊斯兰等多种文化,形成了宁夏人不封闭、不排外、不保守,兼收并蓄、和谐共生的开放包容心态;依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29号,20

6、08年9月7日)的政策支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正在勃勃兴起。,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奋起的宁夏,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等“五优一新”产业集群,经济增长连续10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宁夏建设“六大基地、六个示范区、一个目的地”的战略定位,国家20多个部委专门出台了支持宁夏发展的政策文件,为宁夏的改革开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标志着宁夏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宁夏回族自治区基本情况,“六大基地、六个示范

7、区、一个目的地”:把宁夏建成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及“西电东送”火电基地,世界重要钽铌铍、碳基材料制品生产研发基地,国内重要的镁硅及其深加工产品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宁东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示范区;西部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宁夏工业“五优一新”调整思路:“五优”指的是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制造五大优势产业,“一新”指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宁夏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五十年前,宁夏工业“一穷二白”;五十年后,宁夏工业拥有2000多户企业、

8、30多万名职工,是宁夏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以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能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宁夏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50余种,人均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居全国第5位,主要有煤炭、石膏、陶土、石英砂、白云石、硅石等。煤炭资源探明储量310多亿吨,居全国第6位。人均发电量位居全国第一。两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的四成多。 据宁夏经委主任王永耀介绍,宁夏以能源为依托,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碳化硅、金属镁、水泥等产业不断得到提升,电解铝的工艺、技术、装备等居全国先进水平。宁夏成为全国重要的硅铁、碳化硅、金属镁生

9、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水泥新型干法比例接近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石化行业形成了化肥生产、原油加工、橡胶加工、氯碱化工及电石深加工的“化工五强”,天然气和煤化工两个新兴产业正加快发展。,宁夏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五优一新”托起优势产业集群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企业的大发展,就不会有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国企改革在西部小省区宁夏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正在成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力量。 国企改革硕果累累 资料显示,宁夏区内包括宁夏煤业集团公司、美利纸业集团公司、西北奔牛集团公司、商业集团公司、西北轴承股份公司、宁夏建材集团公司、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公司、长宁天然气公

10、司、大古铁路公司,以及发电集团公司和青铜峡铝业集团公司的部分资产已与多家中央企业完成重组或联合,重组后的新公司仅神华宁煤集团、宁夏建材集团和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就引入投融资200多亿元;同时也完成了吴忠仪表股份公司、建设集团公司和综合投资公司等几家区内企业之间的重组。根据相关测算,上述多家区内外国有企业重组及转让事项涉及资产总额近380亿元。,宁夏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根据相关测算,上述多家区内外国有企业重组及转让事项涉及资产总额近380亿元。据宁夏国资委主任黄宗信介绍,宁夏医药集团公司、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水务投资集团公司、担保集团公司、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的重组工作也在加紧进行,有望

11、年底前挂牌完成。 与2003年宁夏国资委刚成立时相比,截至2007年底,监管企业户数由24户减少到16户,而资产总额增长了75.9,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1.24倍,利润总额增长了7.5倍。2008年8月底, 16户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351亿元,同比增长25.7;净资产290亿元,同比增长20;主营业务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增加值92亿元,同比增长48.2;实现利润总额28亿元,同比增长1.8倍;上缴税金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23.8。 截至目前,宁夏1800户国有企业已改制1700户,改制面积达到94%,其中630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95%。通过地方国企与中央企业以及地方

12、国企之间的重组,部分地方国有企业摆脱了困境,而最重要的是经过调整,宁夏国有资本已进一步向优势行业、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等关键领域集中。,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意见出台是中央亲切关怀的结果 意见蕴含了党中央四代领导集体对宁夏的深切关怀。回顾宁夏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关怀、倾心支持宁夏的历史。短短三年时间,和总理三次到宁夏视察指导工作,并在他们的直接关心下以国务院名义出台一个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这在宁夏历史上绝无仅有,就是在共和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国家对宁夏的支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扶持救济。上世纪6070

13、年代,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结合“三线”建设,组织西北轴承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等一批外埠企业先后迁入宁夏,新建了石炭井矿务局、青铜峡水电厂等一批工业企业,构筑起了宁夏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为解决山区群众生存问题,1972年周恩来总理委托李先念同志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西海固问题,主要是救济为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第二阶段,开发探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续加大对宁夏支持,投资扩建了青铜峡铝厂、新建了宁夏化工厂、大坝电厂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宁夏工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针对南部山区的贫困现状,国家坚持开发式扶贫,设立“三西”资金,实施了重点扶贫攻坚计划,开创了

14、我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之先河。同时采取“反弹琵琶”,大面积种草种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宁夏中南部地区的贫困状况,也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局部改善。 第三阶段,夯实基础。1998年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落实“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着眼于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包括宁夏在内的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中央每年投入宁夏的预算内和国债资金均超过2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使我区发展基础明显加强,发展条件极大改善。特别是随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和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15、第四阶段,跨越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战略思想,高度重视解决宁夏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3次来宁夏,温家宝总理5次到宁夏视察工作,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等中央领导也先后到宁夏考察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在国家支持下,宁夏规划建设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成了羊场湾煤矿、灵武电厂等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实施了中南部地区人畜饮水和生态移民等重点民生工程,“宁夏进入了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轨道。

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如何看待宁夏发展问题 宁夏发展问题现象上看是一个地区的问题,实质上是西部和全国的问题。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地域小,人口少,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是典型的内陆省区;既是民族地区,又是革命老区,是全国几个集中贫困连片地区之一;既有引黄灌区,又有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有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地理特征明显,在西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西部的缩影。正因如此,国务院制定出台一个专门文件,一揽子统筹解决宁夏问题,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可以在促进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提供鲜活经验,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示范和借鉴。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宁夏时一语中的,“要把宁夏放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确定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坚持解决当前紧迫问题和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努力开创宁夏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贫困问题现象上看是中南部发展问题,实质上是全区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中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多地少,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贫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