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语文备考研讨会知识课件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3135383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5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中考语文备考研讨会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10年中考语文备考研讨会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010年中考语文备考研讨会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010年中考语文备考研讨会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010年中考语文备考研讨会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中考语文备考研讨会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中考语文备考研讨会知识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中考语文 备考研讨会,一、 2009年河北 中考语文 试卷分析,总体原则,稳中求变 变中求进 继承与创新兼顾 选拔与导向并重,语言积累与运用,总体原则:稳中有变,变中有新。 主要表现:一是分值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 了1分,总分为20分; 二是部分题型样式、内容的翻新。,第1题,1.考点: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背诵默写 2.材料来源:语标50篇和现代诗文 3.命题依据:语标荐和教材要求背诵 4.命题思考:防押赌,重点在考过篇目上,如,春07年考,再考,督促引领扎实积累。五处考开头,是让考生得分,体现人文关怀。放第1题,一突出重要性,二难度小,体现由易到难排列原则。继08年,仍直接默写,符合课

2、标规定的“背诵”和考试说明的“识记”,又降低了难度。,第2题,1.考点:常用字词积累-辨析字音 2.亮点:出现三字词语 3.材料来源:课本及3500常用字 4.命题依据:读音-认形-正确规范书写 5.命题思考:选项有雅词、俗语、成语、常用词,三字词语以往罕见。注重词语迁移。如“请帖”原形木兰诗“军帖”;“参差不齐”小石潭记“犬牙差互”;“刚劲有力”满井游记“风力尚劲”。为降低难度,让学生得分,特意在错误选项中设置两个错音词语,进一步体现人性化。,第3题,1.考点:常用字词积累-辨析字形 2.亮点:在语句(具体语境)中辨析 3.材料来源:原创,均出自3500常用字 4.命题依据:读音,认形,正确

3、规范书写 5.命题思考:08年字放词语中;放语境,凸现运用及语感能力。内容具有选择性:两句描写风光、地域,给人以美的享受;两句叙述描写事故、灾难,给人以警醒和哀思。考查字词又兼顾审美与人文思想。,第4题,1.考点:病句的认识和修改 2.亮点:关联词语的考查 3.材料来源:原创 4.命题依据:说明:辨析、修改常见语病 5.命题思考:沿袭08年。前几年涉及语病类型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等,09年还是搭配不当,但涉及关联词语的搭配,即涉及了复句的有关常识。,第5题,1.考点:对联、仿写、名著 2.亮点:结合对联考名著及仿写 3.材料来源:原创 4.命题依据:语标荐课外读物涉及的作家

4、和作品;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5.命题思考:对联是传统文化瑰宝,中学生应在了解基础上有传承。对联讲究上下联内容相关,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用名著知识作载体,可考名著;据上联对下联又属仿写。,第6题,1.考点:综合性语文学习;新闻知识的运用,信息提取 2.亮点:拟写新闻标题 3.材料来源:河北日报新闻“文化国门.河北华章”活动启帷 4.命题依据: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命题思考:新闻是常见实用文体。新闻考查大部分是提炼内容。我省考查拟写新闻标题。为体现区域特点,对选取材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修改。,文言文阅读,一、材料来源 语标荐爱 说明规定与 二、选材版本的差异 结构-文字

5、-标点等不依某版本,综合参照 三、选材原因 1.以往只考课标荐诵,且只一篇。09年扩大考查范围。2.都选课内,是考虑到初中文言诗文已占初中教材三分之一。加强课内考查,目的是引导文言教学更扎实更踏实。3.尽量回避各市模拟,7文言词语解释,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章中的含义”(说明) 对文言虚词“而”的考查是一亮点,体现了初中文言文教学与高中文言文教学链接的一个导向。,8翻译句子 古意今说,考查“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说明) 语言组织正确、到位、有文采 采分字词 (落实),9文本解读-意象意义,考查“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说明) 爱莲说以菊、莲、牡丹象征三种不同的人群,

6、篇末,作者又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从这一角度巧妙设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10内容概括,考查“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说明) 考查考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例一,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原句吗?(完整吗?),11比较阅读-提炼观点,是拓展迁移题,将文言文课内外阅读巧妙结合起来,同时考查抽象思辨能力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出自荀子劝学,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而爱莲说中说莲“出淤泥而不染”,是说环境不能改变人。这样,从“环境与人的关系”这一话题出发巧妙设题,使课内内容得以拓展延伸。这符合语标评价学

7、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与学生文化学习发展的需求。,说明文阅读,材料来源:卢兆荫生活读书新知满城汉墓发掘报告网络材料:从释名、结构、外观、省博物馆馆藏等,印证“长信宫”社会影响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巅峰之作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之典范等。百科知识09年4月刊,“考古证今”栏“古代的灯具”的“两汉时期的灯具” 选材原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家园。材料体现河北地域文化,对学生熏陶、感染。 角度及亮点:用身边资源导引“大语文”学习。科技小品换以社会科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12文本解读-命名原因,提取关键信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 阅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抓住说明对象

8、的一切关键信息,这样有利于快速地准确地把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13内容整合(摘录和概括),考查分析概括、理解综合能力 需要整体通读全文才能作答。要认真阅读,往往答案就在文中,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找到。,14说明顺序-认识事物,考查说明顺序,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是道创新性试题 把握说明顺序是阅读说明文的关键,一篇说明文说的是否明白最要紧的是是否运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议论文阅读,一、材料来源 读书杂谈-鲁迅全集第三卷 二、选用原因 其一,关于读书的议论文,与中学生的读书学习生活十分吻合。其二,大家鲁迅先生的作品,思想内容、写法、语言,均为典范。鲁迅先生当年为中学生作的一次演讲,对考生来说,更有学习的针

9、对性和指导性。,15内容填充,全文阅读思路填空题。意在考查考生理清议论文阅读思路、把握作者主要观点、概括段意的能力 考生只要认真阅读,就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16表意准确性-词语妥帖,考查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弥补了我省中考语文试题此方面的空白,对今后的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17论证方法、表达作用,考查文体知识及其作用 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18联系

10、现实-浅说认识,联系实际作答的开放性试题 既考查了考生理解作品内容、作者思想的能力,又考查考生联系实际学习生活的能力,将作品、作者、读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道亮点题。,记叙文阅读,材料来源: 香港散文欣赏成长魅力阅读 选材原因: 选择托物喻人、文质兼美的散文考查学生,以达到体验文字所承载的审美意蕴,引领教学中强化语文美词的表情达意,创造深刻感人意境的教学目的,进而在读文做题中陶冶学生情操、感悟生命的顽强与伟大。这也是选材的初衷。,19信息筛选 变化心情,是提取信息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需要学生在把握作者行文脉络的同时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要在认真阅读选文的基础上,认真的寻找关键词语,

11、用关键词语作答。题看起来很难,其实只要考生静下心来阅读全文,是不难找到答案的。也体现了“文贵读”的道理。,20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语言分析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在淡化修辞概念同时含蓄地考查了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给学生和老师以提醒,修辞方法的考查虽然不能单独设题,但是河北省始终没有忘记修辞的考查,这也符合说明“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这一要求。,21表达方式,创新性试题。要求考生一是读懂全文,二是读懂链接材料。选择表达方式不同的阅读材料加以鉴别,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答案:第段运用议论、抒情,链接材料运用说明。 例一,描写,描述。0分 例二,拟人,记叙0分

12、例三,昙花的精神、品性,外貌、神态0分 例四,段,生动、形象、议论,材料,说明、简明平实。0分,22段落作用 -内容、结构,此题乍一看是考查句子的作用,实际上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的同时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这是本题设题巧妙之处。,23文本解读-感悟领会,此题考查对主旨思想的把握。意在考查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好文章在阅读后应该有启迪,有感悟,这样才能起到读书明理、读书明智的作用。这是本题的亮点所在。 例一,做人应该不急功近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应该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地谱写生命的篇章。2分,写作试题,语标:“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

13、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说明:“写作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一、命题意图 话题的开放性是一把双刃剑,少束缚,范围宽泛,有话写,能搭建展示写作能力的平台;但易套写、夙构,有失公平,不利甄别和选拔。08年命题和半命题各一,审题失误反映了初语教学的不足和问题,09坚持08考查形式,保持试题稳定性、连续性, 沿用选题形式, “材料加命题”:说墙和墙的故事。,二、试题特点 1.题目新颖 物质的“墙”,习见习闻,贴近考生生活。其形制、作用,考生多有了解;精神的“墙”,不论是法律法规、道德情操,还是规章制度、家庭伦理,考生多能理解。

14、可保证学生有话可写。尤其具有约束效力、警示效力的精神的“墙”对人的健康成长、事业发展,对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极其重要。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缺少沟通进行反思,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无疑会有积极意义。作为青春期的考生,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他们与以家长、老师为代表的上一代之间思想、意识、行动等方面的差异,更需要通过倾诉得到排解。这样的题目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2.文体自定 语标九年级“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说明“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 08虽“文体自定”,但可选择的文体是单一的,因为题目对

15、文体有一定的规定性。 09作文,考生了解“墙”,有写作说明文的可能。以“说墙”为题,可以写说明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以“墙的故事”为题,可以写记叙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真正实现了文体不限,给考生提供了“文体自定”的空间。,3.素材众多 围绕“墙”这个话题,可写物质的“墙”: 建筑材料:篱笆墙、土墙、砖墙、石墙、玻璃幕墙 外形:有高有矮,有宽有薄,有的严实有的通透 作用:城墙、隔断墙、影壁墙、文化墙、纪念墙 态度:有人爱有人恨,有人建有人拆,有人坚守有人攻克 还可写精神的“墙”:鲁迅故乡中迅哥和闰土间的“厚障壁”是墙,代沟是墙,人与人的冷漠也是墙法律法规是墙,有保护和警示作用;道德情操是墙,规范人们的言

16、语行为具体的,道路上的标志标线是墙,不随地吐痰是墙,夏天不袒胸露背、举止文明是墙,不满口脏话是墙,4.限制与开放结合 09将命题的限制和选题、话题的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我省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进步。 命题作文是选拔与甄别的最好形式,但平台单一,有可能会使部分考生失去展示才能的机会,因此提供了两个题目供选择。为降低审题难度,还增加了适度的提示,以便开阔写作思路。 5.继续对写作教学进行积极的引导 08作文使写作教学不关注审题指导的弊端暴露无遗,引起广泛关注。09沿用命题作文,继续引导、矫正写作教学。,二、近年中考语文 考生答卷 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失分原因分析,考生不注意审题,答非所问;平时缺乏技巧训练,不知应对考点的方式方法;教师教学引领指导不到位,似是而非,蜻蜓点水;评分标准把握不好,人为地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系数。 1.考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