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否定观(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3135286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证否定观(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辩证否定观(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辩证否定观(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辩证否定观(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辩证否定观(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证否定观(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证否定观(课堂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 (十)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高考考点展示:,一、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2、创新的社会作用,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否定观,含义 特点 实质,树立创新意识,只唯实,树立创新意识,破旧立新,形而 上学 否定 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原因,原理、意义,做法,方法论,结构体系,为什么要创新,考情/学情分析:,以选择题或主观题的形式,借助热点材料、成语、警句、漫画等考查对辩证否定的理解和运用;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结合材料考查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学生

2、往往不能准确理解辩证否定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对创新的社会作用理解不到位。,一、 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已,自己发展自己。 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1.辩证的否定含义,注意: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否定不是来自外部力量的否定,而是根源于事物自身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内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两个方面既统一又斗争的结果。,考点解读,2 辩证否定观的特点,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所以,辩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

3、,又把它们联系起来。(发展的连续性),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发展的阶段性),否定、克服,肯定、保留,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3.辩证否定的实质:,扬,弃,旧事物新事物,发展 联系,“扬弃”,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或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扬弃”,不是“抛弃”,比较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易错提醒】哲学上讲的“肯定”和“否定”与日常生活 中的肯定和否定不同,它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事物

4、 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肯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事物 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否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基本特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也否定了事物的发展。肯定一切、否定一切都是形而上学的表现。,小结:辩证否定观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观是联系、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

5、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A、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B、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1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育需要导师;但是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可以自行上网查找所需学习的内容,网络却在“倒”师。这种从导师到“倒”师的变化,要求我们 勇于寻找新思路,适度否定现存一切事物 注意研究新情况,革新教育发展规律 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有机结合 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实现教育的“自我”超越 A. B. C. D.,1D 【解析】 试

6、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这种从导师到“倒”师的变化,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有机结合,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实现教育的自我超越,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这种从导师到“倒”师的变化,要求我们勇于寻找新思路,但并不能适度否定现存一切事物,注意研究新情况,但并不能革新教育发展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故排除。 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2据调查,新一代创业者并不愿意做“风口上的那头猪”他们想做的是现在世界上没有的商业模式,在他们看来:现在行得通的模式在未来未必仍然可行,而在未来行得通的模式可能现在并不被理解。他们的观点 错误,这是以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规律 正确,因为辩证法的本质

7、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错误,妤高骛远,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确,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A 、 B、 C、 D、,2C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观点正确,因为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同时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故入选。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正确,而不是错误,并不是以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规律,也没有好高骛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故排除。解答本题,首先要判断题中观点的对错。 考点:辩证法的本质,3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

8、文化的基因。”这告诉我们 A. 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应该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 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应该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C. 对待传统文化,要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D.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语文课本要以中国古典诗词,3A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B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因为该说法混淆了传统文化与我国的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的界限,故排除;选项D与材料不符合,故排除;我国的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肯定、继承和发扬,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辩证否定观,知识运用:,“全聚德”、“东来顺”、“咸亨酒店”等是全国知名的中华老字号,这些百年老店,

9、历经沧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久不衰。其奥妙何在?老字号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文化创新。老字号的文化创新有继承问题,也有融合问题,就是在继承老字号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合现代优秀的文化,如“包装文化”“广告文化”和“经营理念”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形成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链。充分运用文化链这个手段,使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的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中华老字号在新时期持续焕发新活力的原因。,答案: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中华老字号的生命力在于自身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中华老字号能够继承自身“蕴涵

10、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中华老字号融合了现代优秀文化,焕发新活力;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中华老字号要不断创新,除了结构创新、制度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坚持了文化创新。,考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1)理论依据: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2)内涵: 对于现存的事物,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存在着否定;(肯定方面)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否定方面)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3)方法论: 密

11、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破旧),(立新),【特别提醒】创新为什么要否定但又不能全盘否定 创新精神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到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创新就是要站在上升的、前进的、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实现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敢于否定。 创新要求否定,并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

12、、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收和发扬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4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育需要导师;但是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可以自行上网查找所需学习的内容,网络却在“倒”师。这种从导师到“倒”师的变化,要求我们 勇于寻找新思路,适度否定现存一切事物 注意研究新情况,革新教育发展规律 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有机结合 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实现教育的“自我”超越 A. B. C. D.,4D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这种从导师到“倒”师的变化,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有机结合,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实现

13、教育的自我超越,故入选。选项观点错误,这种从导师到“倒”师的变化,要求我们勇于寻找新思路,但并不能适度否定现存一切事物,注意研究新情况,但并不能革新教育发展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故排除。 考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角度)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角度)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文化角度)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社会),2、创新的重要作用,【易错提醒】(1)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 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2)

14、不能认为“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要推动 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 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 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 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创新的哲学依据(原因),唯物论 依据,认识论 依据,辩证法 依据,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实质原理,辩证否定观原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方法论要求(做法),思考:创新的哲学依据有哪些?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思考),5、阅读下图漫

15、画,对锯树人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 () 该行为表明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该行为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体现 该行为承认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该行为没有抓住事物的主流 A B C D 【解析】选D 漫画中锯树人因看到个别果子上长了虫子而对整棵树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故符合题意。,D,142013年12月3日,江西理工大学罗仙平教授透露,他任负责人的技术研发团队以提高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减排增效为目标,实施了多项科技攻关,解决了长期以来有色金属行业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和硫化工行业硫酸渣利用的技术难题,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伴生硫铁矿及低品位含金硫化矿资源整体清洁利用关键技术。目前,该项研究成果已

16、经成功应用于江西的多家矿业企业,每年使197万吨硫铁矿资源实现整体清洁利用,年新增硫酸产量270万吨,新增铁精矿130万吨(相当于一座大型铁矿山的产能),并可有效利用其中的金等贵金属元素。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科技攻关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拓展巩固,解析: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需要紧扣题目知识限定,回答创新的哲学依据。第(2)问,要结合材料中技术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回答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答案:(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实现技术创新。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它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加强科技攻关,解决长期制约我国发展的技术难题,推动社会进步。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