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训练卷 B卷 教师专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3134781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9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训练卷 B卷 教师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训练卷 B卷 教师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训练卷 B卷 教师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训练卷 B卷 教师专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新高考)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4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1913 年 3 月 27 日)中写道:“自变乱以后,学堂之内禁读 经书,只令学生读教科书,则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 也。”材料反映出当时() A课程设置超越了时代的要求B儒家思想已经丧失正统地位 C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D共和政体备受大众质疑 【答案】C 【解析】根据“圣贤之道将由是而泯焉,吾恐不久学界必更有一场大惨剧演出于世也”反映出举 人刘大鹏在民国建立后对新式教育的反对,这体现出传统观念阻碍社会变革,C

3、 项正确;材料没有 充分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内容,且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A 项;B 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 B 项;一个人并不能代表大众,排除 D 项。 2.民国成立后,以妇女运动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如女子参政协进会等接二连三出现。民初女子最高 仅能就读高等师范学校, 1920年暑期北京大学开始正式招收女子入学。 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 () A社会变革提高了女性的地位B政治革命瓦解了传统伦理 C经济发展冲击了固有角色定位D思想解放形成了新的社会认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和民国成立后,女子参加社团、参与政治、接受高等教育等现象增 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变革提高了

4、女性地位,A 选项符合题意;女子参加社团 和接受教育,不能说明革命瓦解了传统的纲常伦理,B 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发展对社会角色 的冲击和改变,也没有体现出新的社会认知的形成,CD 两选项不符合题意。 3.下表所列史实说明() 1949年以前部分学者主张“体育救国”“体育强国” 1952 年 6 月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0 世纪 50 年代 中华全国体育总 会 反对国际奥委会制造“”的错误做法, 甚至不惜退会 A体育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B发展体育可以张扬国威 C人民体育体制的逐步确立D体育的教育功能被挖掘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建国前后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根据

5、题干中的“救国”等信息可知,体育 事业的主题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故 A 项说法正确;表格中建国前的体育并不是张扬国威的 表现,故 B 项说法错误,排除;题干中的体育并未全是“人民”的体育,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故 C 项说法错误,排除;题中的体育并未完全体现教育功能,而更多的是政治意义,故 D 项说法不合 题意,排除。 4.1912 年 3 月,孙中山发布命令“恶习流传,历千百岁此等恶习,尤宜先事革除,以培国本。” 这表明民国放足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革除陋习,保障健康B救亡图存,复兴中国 C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D保国、保种、保教 【答案】B 【解析】材料是辛亥革命时期发出的革除陋习的号

6、召,其根本出发点是“以培国本”,即救亡图 存、复兴中国,故 B 正确;保障健康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根本出发点,故 A 错误;提高妇女社会地 位不可能是根本要求,故 C 错误;保国、保种、保教是维新派的口号,故 D 错误。 5.清末民初,出现了影响全国的“画报热”,如上海的图画新闻主要介绍西方科技与生活方式; 醒俗画报通俗画报等在其他城市办刊的画报,均以介绍现代西方科技、都市新生活方式 为主。“画报热”的出现() A冲破了传统教育体制B促进了传媒业的稳定发展 C传递了新的社会风尚D彻底摆脱了社会舆论控制 【答案】C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解析】依据材料中“介绍西方科

7、技与生活方式”、“介绍现代西方科技、都市新生活方式”等 信息可知,“画报热”的出现传递了新的社会风尚,因此 C 选项正确;A、B 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 除;D 选项中“彻底”一词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 C。 6.据学者研究整理出 1904 年至 1937 年东方杂志刊登商业广告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如图可 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A社会生活近代化特征显著B报刊广告成主要营销手段 C普遍接受了西方生活方式D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答案】A 【解析】由刊登的广告所推销的产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特征显著,故选 A; BC 项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由广告刊登情况无法体现

8、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排除 D。 故选 A。 7.以下是 19121913 年中国女子学校及学生数量统计表(选自陈景磐中围近代教育史)。出现 该表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年份女子学校数(所)占全部学校比例()女校学生人数(人)占全部学生比例() 191223892.7371411304.811 191331232.8791669644.582 A西方启蒙思想已传入中国B辛亥革命冲击着封建制度 C近代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D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女校及女生的数量在增加,这体现出辛亥革命对传 统教育制度及观念的冲击,故 B 项正确;西方启蒙思

9、想早已传入中国,排除 A 项;材料并不能体现 女权运动的影响,排除 C 项;材料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 D 项。 8.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A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C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D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三个政府借款数目逐渐增加,经建比例没有同步增加,且占借款总额比例不 大,故 A 项错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 1901 年完全形成,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在经建 款额中,铁路的借款额占比较大,故 C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政治民主化运动,故 D 项错误。 9.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

10、来的。19 世纪 50 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 1895 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时务报最多 时日销达一万七千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材料主要反映() A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C中国办报深受西方的影响D报纸具有宣传政治主张的功能 【答案】D 【解析】根据“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务报成为当 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主要是因为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因此,报纸具有宣传政 治主张的功能,故 D 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故 A 项排除;报纸从

11、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创办,而 19 世纪末民族工业才有了初步发展,故 B 项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办报受 西方的影响,故 C 项排除。 10.表 2 时间家庭总收入(元)家庭支出(元)大饼油条价格(元) 1979 年15683100397025 2000 年3059512137051805 2008 年658724539564723 2018 年1123586878546236 表 2 为无锡一市民的家庭账册。这反映出() A人们日常消费开支大幅增加B粮食紧缺导致物价不断上涨 C家庭支出占比呈现持续增长D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答案】D 【解析】通过表格中四个时间点的相关数字可知,在

12、改革开放之后,普通家庭的总收入大幅度提 高,其剩余也呈增长趋势,说明改革开放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故选 D 项;表格中没有日常消费 开支的变化,排除 A 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粮食没有出现短缺现象,排除 B 项;根据表格中的 比较可知,2000 年较 1979 年家庭支出占比降低,排除 C 项。 11.右面漫画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3 A手机通信发展方便人们生活B子女忙于玩手机忽略了老人 C现代生活方式值得人们反思D科技发展使亲人间日益疏远 【答案】C 【解析】解读图画信息可知,因为手机的发展,家庭之间的凝聚力减弱,故选 C 项;图片信息是 老人的“唉”是对这种现象的无奈,排除 A 项;B

13、项是表面现象,无法体现实质问题,排除 B 项;D 项同样是表面现象,无法体现实质问题,排除 D 项。 12.民国初年,不少汉人选择吉日、祭拜祖先后剪除并烧掉辫子;张謇将剪下来的辫子珍藏起来;也 有好多人将发辫盘在头顶,或藏在帽子里。这说明当时() A西洋生活渐成风尚B刻意保存文化传统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答案】C 【解析】题干提及辛亥革命后很多人对于辫子有着浓厚的不舍之情,故选 C 项;题干提及的是人 们对于辫子的不舍,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排除 A 项;B 项中“可以保存”不妥,排除 B 项;题干未 提及政府颁布破除国人陋俗的法令与措施等,排除 D 项。 13.1904 年,

14、在上海“王兴昌记”诞生了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20 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大都 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名牌,报纸、杂志也开辟专栏,介绍西式 服装。这说明() A政权更迭带来思想多元B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C人们传统观念发生变化D近代社会生活的全面西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04 年,在上海王兴昌记诞生了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20 世纪二 十至三十年代,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介绍西式服装”结合所学知识,西装在民 国初年开始流行体现生活习俗的变化,人们传统思想发生变化,故选 C 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权更替, 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民国初年的服饰变

15、化,没有体现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排除 B 项;材料只反 映了服饰方面的变化,没有体现近代社会生活的全面西化,排除 D 项。 14.1897 年,天津中西大学堂举行了全校运动会,共设 12 个比赛项目:跑带跳一百码;赛掷重物; 跑带跳二百二十码;先跑后长跳;先立后长跳;跑袋法;跑围场一周;跑兼拾物;绕场围跑三周; 持棍高跳法;先跑后高跳;赛递物法。据此可知() A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功能 B全民健身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C学校体育竞技活动的开展受西方文明影响 D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得到贯彻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97 年,天津中西大学堂,跑带跳二百二十码”,

16、“码”是西方计量单位, “中西大学堂”体现了西学对中国的影响,故选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学习西方的体育内容,而非强 调中国的传统体育,排除 A 项;材料主要讲述学校体育运动,而未涉及到全民健身,排除 B 项;材 料中主要围绕体育运动展开,未涉及到美德等方面,排除 D 项。 15.近代以来轮船、火车和公共电汽车相继传入中国,对于最初接触到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中国人来 说因其空间狭小而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对“男女混杂”的担忧。上海电车初次运行的时候, 因国人害怕不敢乘坐而生意冷淡。材料中的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A交通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B交通近代化不可能实现 C传统观念影响交通业发展D新式交通工具弊端太多 【答案】C 【解析】从近代中国人对新式交通工具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担忧“男女混杂”可知,传统观 念影响交通业的发展,故选 C 项;材料没有反映新式交通工具是为列强侵略扩张服务的,体现不出 殖民色彩,排除 A 项;从近代中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可知,交通的近代化能够实现,排除 B 项; 材料主要反映了近代国人对新式交通工具存在心理障碍,没有反映新式交通工具的弊端,排除 D 项。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