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训练卷 A卷 学生专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3115188 上传时间:2020-08-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训练卷 A卷 学生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高考)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训练卷 A卷 学生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高考)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训练卷 A卷 学生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训练卷 A卷 学生专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高考)2021 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卷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A)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每

2、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离开活细胞的酶可以有催化能力 C酶的专一性由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决定 D酶为反应过程供能从而降低反应活化能 2关于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时伴随有 ATP 的生成 B人体大脑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C叶肉细胞中合成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能量 D化能合成细菌可利用无机物中获取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 3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卡尔文在研究光合作用时用热酒精处理小球藻的目的是提取其叶绿体色素 B

3、提取光合色素时应使用浓度为 50%的酒精 C无水乙醇可用于植物组培时外植体的消毒 D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可以用于根尖有丝分裂观察实验时分散植物细胞 4如图是 ATP 的结构及合成与水解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 2 反应向右进行时,图 1 中 b、c 化学键连续断裂释放出能量和磷酸基团 B人体细胞中图 2 反应向左进行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CATP 与 ADP 相互转化迅速,细胞中储存大量 ATP 以满足对能量的需求 DATP 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可参与 DNA 的合成 5下列关于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 ATP 比

4、需氧呼吸的多 B细胞的无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 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6某同学将活酵母菌和淀粉溶液装进饮料瓶,预留 1/3 的空间后密封,观察酵母菌发酵的变化 并用表格进行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条件原料变化产物呼吸作用场所 酵母菌 10g (25) 淀粉溶液 瓶子膨胀,溶液出 现气泡,溶液变暖 甲乙 A酵母菌一般不直接以淀粉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 B大量的 O2使溶液出现气泡和瓶子膨胀 C有机物经酵母菌发酵后只转化为 ATP 和热能 D甲为酒精,乙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7将黄豆干种子浸水 30 小时

5、,期间黄豆胚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A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均大量增加,代谢加快 BCO2释放量与 O2的吸收量之比显著增大,说明此阶段无氧呼吸较强 C酶的种类没有变化,但酶的活性均显著增高 D若在显微镜下观察胚细胞,会发现大部分细胞中存在染色体 8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同化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流经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净光合速率为零时,蓝藻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主要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H是碳反应中将 CO2合成糖类的能源物质 D用 H218O 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可在其产生的糖类和氧气中检测到 1

6、8O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9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 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 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但 pH 变化不大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 D由于氧气缺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丙嗣酸减少,影响第二、三阶段的进行 10有关细胞代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方法合理的是 A冬季蔬菜大棚可用蓝色薄膜提高农作物光合速率 B夜间蔬菜大棚可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产量 C土壤板结后松土主要是促进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 D

7、充入一定量的氮气可以延长水果蔬菜贮藏的时间 11采用新鲜菠菜叶片开展“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 B研磨时加入 CaO 可以防止叶绿素被氧化破坏 C研磨时添加石英砂有助于色素提取 D画滤液细线时应尽量减少样液扩散 12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面粉团 后均等分装在 2 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 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 20-30mi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 B该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组

8、为对照组 C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也会产生酒精 D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 13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白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O2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氧气产生 C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照射,瞬间H和 C5下降 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氧气需要 ATP 提供能量 14种子贮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若作物种子呼吸作用所利用的物质是 淀粉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下列关于种子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 CO2与乙醇的分子数相等,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若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 O2的

9、分子数与释放 CO2的相等 C若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是乳酸,则无 O2吸收也无 CO2释放 D若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则吸收 O2的分子数比释放 CO2的多 15研究棉花光合产物从叶片的输出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方法不当的是 A摘除部分棉铃,测定邻近叶片 CO2吸收速率的变化 B环割枝条阻断有机物的运输,测定该枝条叶片 CO2吸收速率的变化 C对部分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测定未遮光叶片 CO2吸收速率的变化 D“嫁接”更多的叶片,测定叶片中 CO2吸收速率的变化 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

10、题目要求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 16乙醇脱氢酶可分解血液中的酒精。口服乙醇脱氢酶时,酶易在消化道中被分解,可用纳米 级的保护壳把酶装入其中加以保护。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乙醇脱氢酶的化学本质可能是 RNA B乙醇脱氢酶进入血液可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C保护壳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D包裹着酶的保护壳通过主动运输被吸收进入血液 17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 B过程都释放能量并生成 ATP C过

11、程都可以在光下进行 DC3与丙酮酸都是在细胞器中产生 1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施用化肥比施用农家肥更有利于作物生长 B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 CO2浓度和光能利用率 C降低温度、保持干燥有利于植物种子的安全储藏 D给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生长 19小麦旗叶是位于麦穗下的第一片叶子,小麦籽粒产量约 50%来自旗叶。科学家在适宜的条 件下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是 A旗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类囊体数目较多 B为小麦旗叶提供O,籽粒中的淀粉会含 18O C为小麦旗叶提供 14CO2,籽粒中的淀粉都含14C D若

12、去掉一部分籽粒,旗叶叶肉细胞的光合效率会下降 20研究者使用稳定同位素 18O 标记水和碳酸盐/碳酸氢盐中的氧,加入三组小球藻培养液中, 记录反应起始时水和碳酸盐/碳酸氢盐中 18O 的比例,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 中 18O 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水中 18O 的 比例(%) HCO 3和 CO 2 3中 18O 的比例(%) 反应时间 (min) 释放的 O2中 18O 的比例(%) 10.850.41450.84 20.850.551100.85 30.850.612250.85 A小球藻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可由 HCO 3和 CO 2

13、3提供 BHCO 3和 CO 2 3中 18O 的比例不同导致放氧速率不同 C释放的 O2中 18O 的比例受光合作用反应时间影响 D释放的 O2和水中 18O 的比例接近,推测氧气来自水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55 分。分。 21(12 分)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 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 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步 骤红粒管白粒管对照管 加样0.

14、5mL 提取液0.5mL 提取液C 加缓冲(mL)111 加淀粉溶液(mL)111 37C 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中加入 C 是_,步骤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显 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 _。若步骤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 (2)小麦淀粉酶包括:-淀粉酶和-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 设计了如下方案: I红粒管、白粒管各加入相应提取液 0.5mL,使-淀粉酶失活; II红粒管、白粒管各加入相应提取液 0

15、.5mL,X 处理。 如上法实验操作并显色测定 X 处理的作用是使_。若 I 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 II 中的显 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_白粒管(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 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22(12 分)下图表示苹果的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 CO2的释放量与 O2的吸收量变化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外界氧浓度为 5%时,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此时呼吸作用的终 产物除了 CO2外,还有。 (2)苹果果实 CO2的释放量与 O2的吸收量两条曲线在 P 点相交后重合,表明 P 点开始,苹果果 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判断的依据是。 (3)当外界

16、氧浓度为 6%时,CO2的释放量与 O2的吸收量之比是 43,此时苹果呼吸消耗的葡萄 糖为 0.2 摩尔,至少需要吸收摩尔的 O2。 (4)若需要较长时间储存苹果,则理论上氧浓度应控制在左右,这是因为 。 23(10 分)为研究适宜浓度的水杨酸(能使叶片的气孔张开程度变大)和不同光照强度对番 茄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番茄植株为实验材料,在适宜条件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 下: (l)当光照强度为 B 时,叶肉细胞中能合成 ATP 的细胞器是_。如果土壤中缺镁, B 点的位置将_(填“左移”、“右移”、“不变”),原因是_。 (2)当光照强度小于 C 时,由于光合作用的_阶段直接受到限制,使两组番茄植株的光合 速率相同。 (3)当光照强度在 D 至 E 的范围内增大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